• 33阅读
  • 0回复

人民公社力量大 旱年长出好庄稼 谷里公社经过百日顽强斗争,三万多亩受旱水稻长势胜过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20
第3版()
专栏:

人民公社力量大 旱年长出好庄稼
  谷里公社经过百日顽强斗争,三万多亩受旱水稻长势胜过往年
据新华社南京19日电 江苏省江宁县谷里人民公社经过一百天英勇顽强的抗旱斗争,大片大片受旱的水稻生长旺盛,长势胜过以往任何一年。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像春天的朝霞一样,发出一片光辉。社员们夸耀说:
“人民公社力量大,旱年长出了好庄稼!”
谷里人民公社处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半丘半山地区,大部分是“楼梯”田,人们过去形容这里是:“三天不雨小旱,七天不雨大旱”。去冬今春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以后,灌溉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终因三个多月只下几次小雨,降雨量只有三十多毫米,旱情发展得相当严重。旱得早,旱的时间长,受旱面积大,这是这个地区百年来所未有的。尽管如此,英雄的谷里公社人民,在长期的抗旱斗争中却取得了十分振奋人心的成绩。全公社栽插的四万四千亩水稻中,有三万八千亩生长得比哪一年都好。这些水稻都是成片的大田,大部分已经抽穗,有的已经灌浆和正在灌浆,风吹稻花,十里飘香。有三千五百亩不成片的水稻,因为水源十分困难,长势稍次于去年。只有二千五百亩山岗上的零星小块“山膀子”田的水稻,因水源断绝而干枯。
在这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抗旱斗争中,谷里人民公社干部和群众提出了“抗旱抗到天低头,保苗保到谷进仓”的响亮口号。全公社出动了七千多劳动力,十六部抽水机,八百二十五部水车,以人定胜天的坚强意志,冒着酷热,披星戴月,歇人不歇车,夜以继日地车水抗旱。士气越战越旺,干劲越鼓越足。社员们采取“塘里无水坝里盘,坝里无水河里盘,河里无水车长江”的节节盘水办法,先车干了二百七十个小塘,又车干了三百个大塘。大塘、小塘车干以后,就架起一、二十道水车,绵长两三公里,从坝渠和大河里筑坝盘水灌溉。有一部分坝渠是从长江进水的,7月下旬长江水位突然下降到五点九米,河底比长江水面高了一米,江水引不进,水源发生极大困难。但是社员们提出了“只要长江水不干,定叫江水搬上山”、“拿起长江当水瓢,哪里有旱哪里浇”、“车干长江水,也要保丰收”的口号,以翻江倒海的英雄气概,降龙伏虎的劲头,盘引江水上山。他们同临近江边的板桥人民公社通力协作,筑坝盘水,架起三十多道水车,盘过十五公里长的大河和坝渠,翻过三十多条坝头和十多个山岗,滚滚东流的江水,在英雄们的驾驶下,顺着十几台抽水机水泵的“喇叭”口,通过一道道水车,一段段坝头,翻山越岭,顺从地流进受旱的稻田,使两万多亩水稻得到了灌溉。
在公社的统一领导下,各个生产队都在等价互利的原则下,在劳力、工具、水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协作。有效地保证了抗旱斗争的顺利开展。淡庄生产队有一百八十五亩水稻在山里面,从山下盘水上去需要一百三十六个劳动力,架十一道水车,翻两个山岗,而这个生产队全部劳动力却只有八十个。这时,公社从小圩、白粉墙两个生产队调来了四十多个劳力、四部水车,协作盘水,克服了这个生产队劳力、工具不足的困难。在长江水位迅速下降时,为了抢蓄潮水,公社统一组织了六百多人,经过六小时突击打坝,就拦蓄了十万立方米的潮水。
人民公社化,给人们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的变化。社员们在抗旱斗争中患难相扶,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表现出了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花岗大队和新明大队原来都合用张家上坝蓄的水,新明大队水源困难大,花岗大队取水比较方便。花岗大队经过社员讨论,主动将张家上坝的蓄水全部让给新明大队,自己组织三百多个劳动力,架起两三道水车,到张家下坝盘水灌溉。这种新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激励了广大社员抗灾必胜的斗争情绪。
谷里人民公社在车水抗旱的同时,并注意了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他们采取整劳力车水抗旱,辅助劳力治虫、锄草等方法,稻田管理得很好。全公社四万多亩水稻普遍追肥两次到三次,每亩追施人粪尿二十担到三十五担,普遍锄草三次到四次,治虫两次,保证了稻苗的正常生长。
最近,谷里人民公社党委又进一步发动群众讨论和制订了从现在起到稻谷登场为止的长期抗旱计划。各级干部和群众经过排留苗、排水源、排条件,都充满了信心,以百倍干劲确保生长好的三万八千亩水稻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两成,争取保住受旱严重的三千五百亩水稻有收成,力争今年秋季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