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加以”是没有生命的字眼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20
第8版()
专栏:文风杂谈

  “加以”是没有生命的字眼吗?
  王学作
7月10日人民日报第8版东明同志写的“‘加以’‘予以’及其他”一文,对滥用“加以”“予以”等词语的通病提出了批评,这对改进文风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文中有些提法,我认为值得商榷。
文章开头说:“有一些没有生命的字眼,应当从我们文章里彻底消灭。特别触目的是“加以”这个字眼……”。无疑,作者是把“加以”看成是个没有生命,而且应该彻底消灭的字眼儿了。我们认为一个字眼儿有无生命,要看它在语言表达上有无作用;这个作用是否还有更好的字眼儿能代替它。“加以”这个字眼儿,常常用在提宾句的主要动词前边表示“施加动作于对象”的意思并含有强调的意味。例如:
“在这次大会上,需要把我们工作中的主要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经验,加以总结。”
如果把句中的“加以”去掉,句子不但失去了“施加动作于对象”的强调意味,而且读起来很不上口。这是因为它违反了汉语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是:用“把”“对于”提宾,主要动词的前边或者后边一般要加些辅助成分的补语意之不足。单个动词往往是力不胜任的。对此,东明同志提供了一个把宾语还原的办法,他举例说:“‘要把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加以消除’,意思不就是‘要消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么?”但是,宾语还原,前后两句话的基本意思虽然一样,但其修辞色彩却有明显的区别。带“加以”的提宾句不但有强调宾语的意味,而且有强调主要动词的意味,这些修辞色彩在还原后的句子里全部消失了。再说,有些句子之所以把宾语提到主要动词前边,除了强调宾语和主要动词外,还有更复杂的原因,请看下例:“现在我们党的中央做了决定,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这句话里,“对每一问题”是顺承“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说下来的,如果把“每一问题”退还到
“分析”的后边,说成:“现在我们党的中央做了决定,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根据详细的材料具体地分析每一问题,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读起来就有文气中断之感。这说明,“还原”也不是到处可用的好办法。那么,我们能不能保留原来的提宾句式,而在主要动词之前改用个其他的更恰当的字眼儿呢?从上面的句子看来,改换字面也是不易的。由此可见,“加以”这个字眼儿在语言表达上有其特殊的作用,而这个作用有时候不容易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字眼儿来代替它。因此,应该承认,它还是个有生命的字眼儿。要肯定它正确运用时的积极作用,不要轻易宣判它的“死刑”,因为那样作将是无益而有害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