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总结早稻丰收经验 改进晚稻增产措施 四川力促晚稻超早稻 湖南邵阳专区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增施优质底肥,提高耕作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28
第1版()
专栏:

总结早稻丰收经验 改进晚稻增产措施
四川力促晚稻超早稻
湖南邵阳专区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增施优质底肥,提高耕作质量
本报成都27日电 四川省在抢收早稻同时,广泛开展“晚稻超早稻”运动,大力发动群众总结早稻丰产经验,力争晚稻种多、种早、种好。
今年,四川省晚稻生产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全省早稻获得大丰收;“双抢”中劳力紧张;晚稻栽插季节十分短促;此外,各地原规划的晚稻面积不大。在这一情况下,怎样妥善安排当前晚稻生产,使晚稻种的多、种的早、种的好,是关系晚稻能否丰收的一个关键。因此,当有的地方提出了“晚稻超早稻”的口号后,很快就传遍全省,形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力争晚稻丰收的群众运动。
大力发动群众总结早稻丰收经验,用早稻促进晚稻是这个运动的突出特点。许多地方在抢收早稻前就层层布置开展群众性的总结经验活动,对晚稻生产的技术措施,特别是栽插的各种措施进行鉴定。各地群众在讨论中一致认为,抓合理密植,抓施肥,抓深耕是当前栽插晚稻的中心环节。江安、南溪等县根据早稻密植的经验,广泛地推广了适合当地的3×7和4×6条播密植规格。宜宾专区各地还把早稻生产中深耕、合理施肥、合理排灌三者结合的防倒伏措施及时用到晚稻栽插中去。其次是力争多种多收,千方百计扩大晚稻面积。泸州专区各地总结出群众把秧苗寄种在塘堰、河沟、空地中的经验,普遍采用这个办法把晚稻秧苗寄种起来,等中稻收后把晚稻移入,为扩大晚稻面积找到了一条又好又快的捷径。仅泸县、富顺等地一些公社现在就已寄秧一万多亩。江津县早稻面积原为十五万亩,经过广大群众献计献策,全县扩大晚稻面积达到二十万亩。
合理安排劳动力,全面加强领导,是四川各地保证在劳力紧张情况下种早、种好晚稻的一项主要措施。许多地方还在“双抢”开始前就大搞突击积肥运动,为晚稻准备肥料,以便把使用劳力的时间错开。“双抢”开始后,各地普遍采取了划分战线,组织犁田、栽秧等专业队伍的办法,按照社员技术特长分工,并大搞高工效运动,改进技术,改进工具。在领导方法方面,强调了抓早栽和保证技术规格两个环节。这样,大多数地区都做到了快栽、栽好。
在“双抢”中,许多地方遇到了程度不同的干旱。广大群众积极展开了抗旱抢栽的斗争,泸州专区在“双抢”时期中出动了四十万人向干旱作斗争,使受旱稻田由15%迅速下降到4%—5%,保证了晚稻及时栽插。
涪陵县北拱公社社员们组成了抗旱突击队,白天挑水、截水整田,晚上栽秧,五天就栽完了晚稻,有的管理区挑水栽秧的面积占将近一半。
据新湖南报消息 邵阳专区广大干部和群众总结往年晚稻增产经验,分析今年的有利条件,大鼓干劲,大加措施,大破晚稻“低产论”,发动群众具体算账、规划,将晚稻种植面积由原规划的一百四十三万亩扩大到一百六十五万亩,力争晚稻赛过早稻。
邵阳地区晚稻播种面积、密植规格和各项增产措施,都是经过群众广泛讨论的。开始,有部分干部和群众认为晚稻产量低,是“搭头货”,“油水”不大,不愿多种。各社、队党组织发动群众用总结、对比、算账的办法,围绕“要不要多种晚稻”、“晚稻能不能赛过早稻”、“怎样使晚稻赛过早稻”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洞口高沙公社南泥大队算了一笔得失账:全队原打算拿出一千四百亩田种秋荞,每亩约能收一百五十斤左右。但根据水利、阳光等条件,改种晚稻,以亩产四百斤计算,每亩要比秋荞多收二百五十斤,全队可多收稻谷三十五万斤。邵东毛荷殿公社发动社员讨论“晚稻到底是不是低产作物”时,和平生产队社员宁元卿说:“晚稻增产没有巧,肥多早插产量高。我们队去年种的荷公大丘三点二亩田,收干谷二千五百二十斤,平均亩产七百八十七斤,赛过早稻。”经过讨论,各地都决心争取晚稻赛过早稻。
紧接着,各地大抓肥料,为晚稻备足优质底肥。从6月下旬起,全区每天出动约八十万劳力,开展了大规模的突击积肥运动,目前已积制了火土灰、青肥、猪牛粪等各种肥料一亿一千多万担,平均每亩约六十担,其中有80%已运到田边。在耕作质量方面,除部分深泥田只采用蒲滚外,一般水田都要求作到一犁一耙,力求精耕细作。
“双抢”全面开始以后,全区从工矿、城镇居民、机关干部中共组织了五十万人下乡支援。各地为了提高工效,保证插秧质量,都注意了合理组织劳动力,训练插秧手。许多地方还组织了高工效竞赛。邵阳县金秤市公社石马大队开展高工效竞赛后,工效显著提高。
在“双抢”中,旱象露头,各级干部便领导群众日夜抗旱抢插,节约调剂用秧,坚决保证不缩减晚稻面积,并按密植规格插足本秧。隆回县旱灾较重,晚稻有一万四千三百五十八亩因缺水不能插下,全县出动二万多人堵水、车水,苦战七天,已抢插了七千多亩。
到22日止,全区已收割早稻一百二十二万亩,抢插晚稻三十多万亩,目前,全区人民正想一切办法,力争完成晚稻栽插计划。(附图片)
四川南溪县罗龙公社的社员一边抢收早稻,一边抢栽晚稻
本报记者 张齐才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