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爱国公社科学活动及时推动生产 培养了群众性的技术队伍 及时试验和推广农业技术 对群众起了示范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28
第6版()
专栏:

爱国公社科学活动及时推动生产
培养了群众性的技术队伍 及时试验和推广农业技术 对群众起了示范作用
本报讯 安徽省寿县爱国人民公社依靠群众,紧密结合生产,及时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解决了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生产。
爱国人民公社根据生产的需要,在去年成立了科学研究所。所内除技术员以外,还吸收生产能手和生产经验丰富的社员一百多人,共同进行各种农业科学研究活动。这个公社的各个生产大队设有技术推广站,生产队也设有技术推广组。
爱国人民公社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围绕当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生产进行的。如在春季就研究和传授棉花播种、水稻育秧管理和密植、麦田田间管理、山芋温床的技术;夏季就研究和传授山芋栽培、玉米和豆类的播种、水稻管理的技术;秋季就研究和传授选种和晚秋作物管理、麦类播种的技术;冬季就研究和传授麦田管理等技术。对没有季节性的,如制造土化肥、防治病虫害等,适当安排研究。这样,就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上的不少问题。例如,对麦锈病的防治工作,群众认为防治很困难,即使治疗也是等待发现了麦锈病以后才进行,往往很被动,使小麦减产。今年公社的科学研究所在清明节以前就用科学仪器预测空中麦锈病孢子活动情况和地下温度,预测出有麦锈病以后,就积极采取预防的措施,和老农一道研究制造土农药,及时进行防治,使全社的麦子没有发生麦锈病,获得了全面大丰收。科学研究所对水稻品种、密植和灌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和试验,今年决定推广“乌咀川”(早稻)、“桂花球”(中稻)等优良品种,决定推广三乘六寸或四乘六寸的密植。研究所被社员们亲切地称为“庄稼头”。
爱国公社的科学研究活动是采取和群众密切结合进行的。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经常定期与老农顾问、生产能手等座谈,并经常用访问的形式征求他们对研究题目的意见,了解生产中的问题,总结他们生产中的经验。尤其在研究中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更广泛地倾听老农、生产能手们的意见,吸收他们丰富的生产经验来解决困难。公社的爱国大队六万亩土地中,有二万亩地的土质很坏,为了改良土壤,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就同老农、生产能手一起研究。有个老农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用加砂土来改变粘性的方法,结果效果很好。经过初步改良的土地种上玉米等,有的产量增加了两倍。又如去年水稻发现螟虫的时候,根据研究所的意见,要用六六六粉喷撒,二万多亩稻田需要三十多万斤六六六粉,一时买不到这样多药粉,公社采纳老农介绍的毒性野生植物灭虫的经验,并发动群众制造了大量的土农药,结果捕灭二万多亩水稻的害虫。
爱国公社科学研究所特别注意同各生产队的技术研究小组的联系。他们采取了定期传授巡回辅导的方法,加强同技术研究小组的联系,而技术研究小组也及时向科学研究所反映生产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科学研究所通过老农顾问委员会、农业中学、群众性的技术研究小组的互相联系,形成了研究——试验——总结——宣传——推广这样一个过程,使各种农业技术能迅速在全社推广。
为了使科学研究活动与农民的丰富经验相结合,科学研究所还采取了“土洋结合”的办法,所内的技术干部和土专家组成研究组,并聘请所外有经验的老农当顾问,不断征求他们在技术研究活动和生产工作上的意见,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如去年早稻栽秧以后,普遍发生黄萎病,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是缺少肥料,当即追施速效肥,但是三天以后稻秧并没有转机。他们就同老农研究,老农们认为这不完全是因为缺肥,主要是因为早稻田多是冬灌田,没有经过晒烤,土壤寒性大,表层油泥没有凝结,秧苗不容易生根。老农们介绍了撒石膏粉使表层油泥凝结的经验。技术人员又根据增加土壤温度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原理,提出“放水轻烤”的办法来增加地温,促使作物生长发育,老农们也都认为这个意见有道理。公社采取了这些综合的措施以后,四、五天稻秧就全部返青,消灭了病害。
爱国人民公社科学研究所一年来,经过科学研究实践和生产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一,以科学研究所为核心,通过分批集训、分点传授、田头教学、会议宣传、观摩示范等不同形式,为公社培养了一支群众性的技术队伍,先后训练各种技术能手一千七百多人,建立了各种专业技术研究组一百九十五个,全社很多社员已经分别学会了棉花栽培管理、玉米人工授粉、山芋温床育苗、病虫害防治以及土农药配制、药械使用等技术。第二,及时试验和推广新的农业技术。他们试验和推广的项目,有早期作物追肥、玉米人工授粉、改良土壤、培养水稻、制造土农药、防治病虫害等二十多种。他们还经常向公社反映情况;提出有关农业技术措施的建议,促进了全社生产技术的提高。二万多亩土壤很坏的耕地已经全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第三,科学研究所试验场的四十三亩土地去年获得高额丰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全社平均单产高二点八三倍,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对广大群众起了示范作用。  (高文斌 董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