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从曹雪芹和契呵夫想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28
第7版()
专栏:

从曹雪芹和契呵夫想起的
田奇
苏联诗人特瓦尔朵夫斯基在一篇发言里说道:一个作家创作一百篇作品,其中有一篇是好的,读者只愿看这一篇作品,而不看其它九十九篇。为了说明质量的严重意义,这是对的。有些年青人由此便觉得:只看典范作品,便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就偏激了一些。
从而,我自然的想到了曹雪芹与契呵夫。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是伟大作家;契呵夫创作了一千多篇小说与剧本,同样是伟大作家。假若一个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篇失败的作品,读者不爱看它。另一个作家,写了一百篇成功的作品,读者会全部细读。读者不研究作家写得多寡,只看作品的好坏;好的,多读,不好,则不读。
1889年3月6日契呵夫给谢尔盖延科的信里写道:“……莱蒙托夫是在二十八岁去世的,可是写出来的东西比你我的东西加在一起还要多。才能的被人认识不仅要靠它的质量,而且也要靠它所完成的数量。……”契呵夫就是按照他自己的话创作的,短短的一生给我们留下那么多杰出的小说与剧本。他的理论,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用废寝忘食的劳动成果,证实了自己的理论。
因此,我们应该这样说:我们需要新曹雪芹,需要新契呵夫。花十年工夫,创作杰出的长篇,读者热烈欢迎;每年能创作几篇杰出的短篇,读者同样的热烈欢迎!那么,我们在读“春草国”同时,读一读同一作者的“社会主义之路”、“序曲”,了解特瓦尔朵夫斯基的创作成长过程,大有好处。同样的,我们看契呵夫的小说“草原”,也看看他的早期的“怪癖的人”等,是会学到不少东西。
作品要好的。曹雪芹、契呵夫都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