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凤阳新歌(图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03
第3版()
专栏:

凤阳新歌
亲爱的读者,你还回忆得起那有名的“凤阳花鼓”吗?“大户人家买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是安徽凤阳县人民对旧时代悲惨生活的控诉。
解放以后,在共产党领导下,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和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凤阳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凤阳县小溪河公社燃灯大队几个生产小队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文礼摄
为了根绝灾害,争取更大丰收,燃灯大队群众继续兴修水利。凤阳人民到处流浪卖唱的日子永远结束了。姑娘们正在排练新的“凤阳花鼓”,新唱词是“卖余粮”。
水库生产队社员欧老奶奶,解放前携儿带女到处流浪,如今伴着儿孙欢度晚年。
今年,燃灯生产大队建立了养鸭场,养了一千多只北京鸭。
在过去十年九荒的土地上,今年夏季粮食平均亩产量比解放前1948年增长将近三倍。凤阳人民不仅做到了粮食自给,而且还出售余粮给国家。这是街西生产队社员准备把小麦送到粮站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