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发奋图强 自力更生 记凰村大队由落后变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03
第3版()
专栏:

发奋图强 自力更生
记凰村大队由落后变先进
党委书记到落后队落户
今年春节的大年初三,节日的气氛还笼罩着广东乐昌县桂头公社,党委书记温则湘便到凰村大队落户去了。
凰村,从土地改革以来就以落后出了名。1956年合作化以来,虽然也是一年比一年增产,但是增产的幅度不大,单位面积产量几年来才增加了二十四斤,远远落在其他合作社的后面。
公社化后的第一个春天,桂头公社党委会就决定要改变凰村大队的落后面貌。解放前曾经在凰村给地主当过长工的温则湘,积极请求回到凰村大队去,决心和群众一道改变凰村的落后面貌。党委会考虑到他是凰村土生土长的干部,决心又大,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到凰村大队兼任党总支书记。
温则湘虽然深知凰村的落后状况,但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还摸不准。
温则湘挨户访问,这里谈谈,那里聊聊,和不少群众谈了心。他感到大家都有着一股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群众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谁个甘当落后啊!”,“人有面,树有皮,今年凰村再不能把尾了。”到底能不能够改变落后面貌呢?社员侯河养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讲起来,我们是不应该落后的。论条件,凰村水源比较充足,肥源丰富,土质也不算太差;讲耕作,凰村人耕田是有考究的,过去大企岭的人都说,我们耘田连脚迹也看不到。”但是,为什么老是落后呢?侯河养说:“我们田多劳动力少,每人耕有十亩田,而且土地大部分离村很远,动不动就要走七、八里甚至十来里路。一日吃三餐,来回走路耽误了多少工夫啊!凰村工作落后,产量低,就是给这些远田、落后田累着。”
温则湘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到党总支。总支开会作了研究,认为要改变凰村的落后面貌,必须动员全体干部和群众,发扬苦干、巧干、实干的精神,用田头扎寨的办法征服远田,改造落后田。同时提出了远田变近田、低产变高产、穷队变富队、落后变先进、担杆变车子的“五变”口号。党总支把这些决定交到社员代表大会讨论的时候,大家都高兴极了。群众说:“多少年来肥料都是走倒路:积肥的时候从外面把肥料挑回村里来,施肥的时候又从村里挑到田里去,辛苦的要死。党的主意好,田头扎寨,就地积肥就地施,增产就靠这个办法,要凰村不落后也靠这个办法。”第一小队长陈家彬和社员代表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全队的田平均离村七里的路程来计算,每人每天只能够送六担肥下田;搬出田头住,可以送肥三十多担,劳动效率提高多少倍呀!另外,社员出工、收工,一天要来回四次,共走三个钟头路,全队六十六个劳动力,一天就花去了二百个无效工时,等于少了二十五个劳动力。如果有一半人到田头扎寨,路程缩短到两三里,那么,劳动效率起码可以提高10%。这一笔账算得大家心都动起来了。侯河养还向大家提出“出工一担粪,回村一担草(垫畜栏的)”,做到走路不空肩、不空手。原来他以前耕远田就是这么做的;他妻子送饭到田头的时候,也这么做。这些意见,都被大家接受了。
沸腾的凰村
社员代表把大会的决定带到群众中去,“五变”激动着凰村人的心,全大队都沸腾起来了。大家挑着锅头、碗筷、行李,赶畜带禽,开往田头。全大队的劳动力,搬到田头扎寨的占了一大半。他们在各个田垌里,扎下十五处寮寨,一百二十多人从备耕起,一直住到禾熟弯腰的时候。
住到田头以后,社员们发扬了艰苦互助的精神。被子不够,大家就互相调剂借用,或者是挤着同被共盖,度过许多春寒之夜。仲夏来临,蚊帐不够,有的社员就躲进夹被套子里去——防蚊又御寒。生活虽然有许多不便,但是大家为着改变落后面貌,都不怕吃苦。
半年的田头鏖战,干部们实现了党总支提出的“共同苦战”的号召,始终和社员们在田头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且在劳动战线上成为突破最高定额的尖兵。备耕积肥的时候,每日割草的定额是九百斤、一千二百斤、一千四百斤三种。但是,从公社下放来当副大队长的宋维强,却总是超过一千四百斤。春耕的时候,温则湘书记听到往常最落后的第四小队反映,没有人突破日插一亩半这个最高定额,他便到这个小队来,向小队长侯丁财提出插秧竞赛的挑战。侯丁财劲头一起来,第二天从清晨五时起便和温则湘较量开了,一直插到傍晚七时,温则湘插了一亩五分五厘田,突破了最高定额,而侯丁财插得更多,达到二亩零二厘。书记和小队长比赛插秧突破定额的消息,传遍田野,鼓舞了社员的干劲。第二天,全小队六十二个劳动力中,超过了日插一亩半定额的就有十八个人。
三次夺得红旗
还没到丰收的时候,干部和群众就早已经分享着共同苦战所获得的胜利愉快了。早造生产期间,公社组织了三次田间评比,流动红旗三次都插在凰村大队里。当红旗第一次插在过去被认为老落后的凰村田头上时,群众兴高采烈的情景是莫可名状的。那天,评得红旗以后,党总支部副书记莫德才到田间去和社员插植中造禾,并且把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告诉大家。在场的五、六个社员听了,一齐笑起来,都说莫书记会开玩笑,红旗怎么会插到凰村来呢?社员黄贤才说:“凰村不把尾就算第一了,凰村生产哪一年不受批评啊!”莫德才说:“不骗你们,红旗真的扛来了,插在遥前那里!”社员何春福见莫德才说得认真,心动了,放下秧苗跑到高地上去看,远远望见遥前茅寮的田头上,插着一面迎风飘忽的耀眼的红旗!“啊!红旗!快上来看呀!”一招呼,大家都直起腰来奔过去。看过红旗,大家心里都亮堂堂的,插秧越插越起劲。到吃晚饭的时候,大家还不住手。晚上大队开了一个保红旗的誓师大会,党总支部号召社员们不要自满,坚决把红旗保住,并且提出“突击五天,把肥料酿到田里去”的战斗任务。酿肥,是凰村原有的先进施肥经验,办法是把精肥埋到禾科间的泥土中,既节省肥料,又提高肥效。虽然今年密植增加了酿肥工作的一些困难,但是今年酿肥的面积和用肥量都大大增加,全部田酿了第一次肥,第二次酿肥的面积占30%,每亩酿肥量由过去二十担增加到二十八担,使得禾苗整个生长期保持浓绿粗壮,不会中期黄弱和早期倒伏。因为禾苗长得好,所以第二次评比的时候,红旗仍然稳插在凰村。第三次评比是以积集晚造肥为中心内容的,凰村大队在公社党委提出号召的当天,就掀起全民性的积肥高潮,比其他大队搞得快。评比时,各大队每亩积肥三十担左右,而凰村大队却以四十九担的成绩再次夺得红旗。流动红旗不流动,稳固地插在凰村田头,迎风招展。
特大丰收
今年特大丰收啦!在夏收的日子里,金黄的谷子像山一样堆满田头,挤掉了社员睡觉的地方,人们干脆睡在谷堆上。这一造收割的结果:亩产量三百八十六斤,比去年增长46%;总产量五十九万四千零一十斤,比去年增长41%。苦战了半年的凰村,生产获得了特大跃进!
今天的凰村,已经成为各大队的学习榜样。在夏种的日子里,凰村的干部和群众为了实现晚造亩产六百斤、全年亩产一千斤的目标,日夜在田间苦战着。晚造超早造的信念,亩产千斤的信念,已经牢固地掌握了群众,群众爆发出充分自觉的劳动热情。夏种里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干部和群众是一起住在田头寮寨的,晚上干部收工回来,常常不见社员回来睡,原来他们是在开夜工。这样的事情,事前干部是一点也不知道的。又比如,队里定出耕作的规格是一犁两耙一辘轴,但是群众唯恐达不到六百斤的产量,自动再加了两耙一辘轴。这样超额加工的田,大约有70%。质量如此,季节呢?去年在别人支援三千个工的情况下,仍然拖到“立秋”以后十一天才插完秧,而今年不用别地支援,在“立秋”前五天就结束夏种了。
·南方日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