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一年巨变 时间仅仅过去一年,在应举生产大队这张“白纸”上,已经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06
第4版()
专栏:

一年巨变
时间仅仅过去一年,在应举生产大队这张“白纸”上,已经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 本报记者 陈健
去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期“红旗”杂志上,向全国人民介绍了河南省封丘县应举农业生产合作社,即现在的应举人民公社的应举生产大队。毛泽东同志的文章里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现在这个原先比较穷困的生产大队干得究竟如何呢?
这里地势低洼,土质盐碱,十年九涝,不涝就旱。解放前群众是“春夏秋三季一头汗,到了冬季去要饭”。解放后的几年中,仍然靠吃政府的救济粮。1957年,应举村的群众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大跃进的战鼓激励下,奋勇直追,提出:“摘掉灾区帽子,摘掉低产帽子”的英雄口号。应举村群众这时正面临着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特大水灾。但他们不再要国家的任何贷款和援助,而是群策群力,找出几十种副业生产的门路,生产自救。同时,在那样极端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在地冻不能入刃的严寒里,展开了雄伟的水利化运动。毛主席介绍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提早三个月完成一百多座大小水库和渠道,实现了水利化,为改变自然面貌创造了条件。一年多过去了,应举村和周围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立了应举人民公社,也一周年了。一年中,这张“白纸”上,已经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亲爱的读者,让我们打开这幅生活的画图吧!
第一笔色彩
记者到应举村访问时,正是阴历六月初一。按照当地群众的习俗,这是个节日。上午,妇女们放假,从饮食供应部领到揉好的白面和盘好的馅子。诱人的韭黄和蒜汁的鲜味,从家家户户飘出来。大队支部书记崔若谷说:“生活根本变啦!去年每亩产粮八百二十斤,全队收的粮食,按平均每人每年吃五百斤计算,可以吃四年。今年小麦增产75%以上,秋庄稼比去年长的更好,今年要争取成为亩产千斤队呢!”崔若谷口中的一堆数目字,立即在我眼前跳动起来。一个穷村,一年的时间在产量上跨越了黄河,赶过了长江,大大提前超额完成农业发展纲要十年的要求,实现了去年在领袖面前立下的亩产八百斤的宏伟誓愿,这是怎样的奇迹呀!在街的中央,毛主席的“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文章,醒目地写在墙上。它的周围新盖起了营业食堂、百货商店、理发店、成衣店、托儿所、幼儿园、红专学校等。一排新落成的一百二十间房屋的居民点,已经搬进了第一批社员;第二个居民点八十间,国庆节前也要落成。信用社和几个生产小队的“小银行”里,有几笔同样令人欣喜的数目字——社员的存款,每户多者一、二百元,少者三、五十元。
两年前,应举村在这个季节,不是无边无际的洪水,就是白茫茫一片龟裂的盐碱地。现在却是一番迷人的江南景象:渠道纵横,阡陌如画,池塘游鱼如织,荷花丛中飘出缕缕清香。妇女们卷起裤管在稻田里拔草,不时传出清脆悦耳的丰收小调——这一切就是应举人民公社应举大队今天的生活写照,也就是这个队的英雄们在公社化后的第一年中,在白纸上抹下的第一笔绚烂的色彩。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这是应举公社应举大队激励自己奋发苦干、勇猛直前的战斗号角。在过去的艰难日月中如此,现在,生活有了好转,也要苦干。因为人们有更高的理想和愿望。
7月上旬,正是秋田管理最紧张的日子。每天天不太亮,就听见社员下地的脚步声,欢笑声;夜色朦胧中,社员才陆续从地里回来。有一天夜里,记者和社员崔希真一道从地里回来。我问他:“你不觉得累吗?”他说:“累啥?人心里有了目标,有了奔头,上刀山也不怕!你没见俺村1957年兴修水利工程的情景,铁锹打在地上,当啷一响,手上裂了口子。下着大雪,脱下的棉袄不见了,原来是被大雪埋在地下了。那时,全村群众只有一个念头:要摘掉灾区帽子。……”
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人们奔赴自己的目的地。在这里,社里、县里、专区接二连三地在应举村召开稻田管理现场会议,人们一致称赞这里的水稻管理得出色。一年以前,这里没有栽过水稻。那时,插秧不成行,排水沟排不出水,有了虫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治。甚至于当稻子已经成熟要收割的时候,还不知把水先排出来。一句话:都要从头学。有些妇女平时站久了,就吃不住;可是,为了学会插秧,把脚泡在水里,她们也不叫苦,还保证“不学会插秧,不下火线。”现在,妇女的水稻试验田是全公社全大队最出色的一块。社里让崔希让看管二千多亩稻田的渠道排水工作,第二天,人们发现在稻田旁边新搭起了一间草屋,里面有一条破席和铺盖卷,那是崔希让一夜盖起来的。他说:“我要和第一季水稻一块生长。”从那时起,有三个月的时间,他没有回过家。清晨,社员们经常看见他歪在地头睡着了,有时两只脚还泡在水沟里。
齐头并进
人民公社一成立,应举生产大队像旱禾适逢喜雨,发展得更快了。许多过去使人连想也不敢想的事物,像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缝纫厂、鞋厂、磨面厂等,在一片锣鼓喧天声中,一一诞生了。三百多名有劳动能力的妇女,从锅台边,从琐碎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她们像出笼的鸟儿,抖擞着翅膀,飞奔向生产战线。几年来极端缺乏劳力的情况,得到了好转。整个生产活跃起来了。大队党支部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过去生产都是单打一,不是农业就是副业,为什么不能齐头并进呢?支委会讨论了几个晚上,在公社党委的统一安排和帮助下,提出了1959年农副业生产同时发展的计划。计划交给群众讨论了三天三夜,把社员的情绪推到新的高峰。根据这个计划,这个一千人口的生产大队,今年平均每人将有二百元的收入,比公社化前的高级农业社时,收入增加一倍多。在一次讨论会上,支部书记崔若谷说:“也许有人耽心:会不会两头抓瞎呢?不会。妇女都上了阵,又有很好的自然条件,我们要争取在两条战线上同传捷报。”从3月份到现在,仅盐碱一项收入即达四万多元,家畜家禽的饲养比公社化前增加四倍,社员的工资收入比公社化初期提高十倍,而且在农业生产上出现了连续跃进的局面。
在五十天紧张的夏收夏种中,副业生产一天也没有停止。
远大的理想
应举大队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他们是中国五亿农民精神面貌的缩影。他们在党的领导下,顽强地战胜困难,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今天的生活,但他们仍然是那么勤俭和节约。尽管每个家庭都有了一笔存款,但从没有人乱用分文。他们都说:离理想还远哪!工资发下的当天,百分之七、八十都存入信用社。这里所有食堂都存有大批的干菜,准备冬天食用。每个家庭,都在自己的定量用粮中,节余少许,以备个人急需,省得向国家买粮。有一个叫郭美兰的女社员,公社化后,她把四个孩子送到托儿所和幼儿园,自己和丈夫在食堂吃饭。去年她做了五百多个劳动日。现在,她和她的丈夫已经有三百多元的存款。可是她只有两件破布衫,她的孩子的衣服,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从不轻易添件新衣。为什么这样呢?她说:“毛主席为啥看中应举社?因为俺村人穷志不短,眼光看的远,知道眼前为啥吃苦。一年前,俺们盼有吃有穿的日子,如今盼的是社会主义人人幸福的生活。现在咬咬牙,加把劲,再苦干它十年八载,国家强了,公社富了,每个人的生活也就好了。”这种思想感情多么高尚,它的光辉绚丽灿烂!这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有了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