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家大业大勤俭为上 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新建大队勤劳节俭蔚然成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0
第6版()
专栏:

家大业大勤俭为上 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新建大队勤劳节俭蔚然成风
本报讯 湖南南县长厚公社新建大队,克勤克俭,发挥实干、苦干、巧干精神,处处精打细算,事事讲究勤俭,注意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取得很大的成绩。
这个大队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今年3月底,除了种子和一些固定资产外,没有现金。但是在人民公社的统一领导和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广辟财源,不仅解决了全部生产费用,而且还按月发放工资六千一百多元。
人人勤劳 处处节俭
这个大队开始制订千斤丰产计划和“三包”方案的时候,有部分干部和社员对公社化后继续坚持勤俭办社的意义认识不足。他们说:“公社家大业大,多花点钱不算什么。”“白手不能生财,本少就干不出千斤来”。但是,多数社员却认为公社家大业大,更应克勤克俭,一个钱要当两个钱用,要量入为出。他们说:“成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好比水推沙,不勤不俭不能成家。”这两种不同的思想针锋相对,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大队总支研究了这一情况后,在全大队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为什么要勤俭办社?怎样勤俭办社?”的讨论。首先举出去年勤俭与浪费的典型事实算账对比。去年新安一队平均亩产粮食七百三十斤,比往年大大的增产了。但是由于生产不计成本,生产费支出占总收入的43.5%。同样生产条件的新安十一队,水田亩产七百四十一斤,由于非生产费用开支少,生产费只占总收入的16.8%,保证了增产增收。通过事实的对比教育,普遍认识到了勤俭办社的重要。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千斤生产计划和“三包”方案。全大队“三包”粮食总产量五百二十八万斤,比去年亩产增加46.3%。农副业总收入五十五万元,比去年增加85%。农副业生产费总支出七万六千元,占总收入13.72%,比去年减少了17.3%。为了保证生产计划和“三包”的实现,大队成立了增产节约委员会,提出了“人人勤,日日勤,处处俭,事事俭,不夺千斤不罢休”的口号。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火热地开展起来了。
因陋就简 以旧代新
非生产开支严格压缩,生产要精打细算,花少量的钱办更多的事。这个大队从干部到社员共同遵守了这一原则。他们广泛地采用了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以旧代新、以土代洋、以废物代新品、一物数用等方法,节省大批物资。
人们从大队部就可以看出一种勤俭朴素的风格。纸张用了一面翻过来又用反面;会计账簿,除公社统一发了几本新账外,他们利用了一千多页旧账空页和十四个旧账夹;每十天公布工分、财务账目时,用门板代替纸榜。在积肥方面,提倡勤积、勤拾、勤扫、勤锄、勤种、勤沤、勤制,经常收集家肥,尽量少买商品肥。他们除自造土化肥十六万多斤外,每个食堂都设有氨水灶,每月能产氨水二千多斤,烟熏土一万多斤。同时,对社员家肥采取了按质论价的办法,使点滴家肥都为生产服务。目前全大队平均每亩商品肥料开支只一元二角八分。全大队到目前止,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二万二千多元,只占总计划支出的32%。
因地制宜 广辟财源
为了增加产量,增加收入,这个大队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发动社员勤劳生产,把有利于增加收入的窍门都挖掘出来。首先,本着多种多收的精神,大力扩种粮食,除扩种了一千亩湖田,还组织了三十人的远征队,到二十里外的益丰垸,围湖堵口、排水移苗,扩种粮食四百亩,预计共可增产粮食九十五万斤。其次,根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找增产门路,查技术人员,组织了捕鱼专业队,三个月收入现金三千二百元。第三,利用大通湖天然水藻饲料和湖坪牧场,组织两个牧业队,养猪一百八十头,牧湖鸭三千八百只。目前已收入现金七千三百多元。第四,利用村头岸旁、路边田塍等空闲地,种植向日葵、瓜菜和豆类等。第五,运用专业技术人员抓现金,大队组织木篾联合工厂、缝纫、织蓑衣、编斗笠、运输等共收入现金一万一千元。全大队共收入现金四万二千六百元,平均每人收入十三元七角,一季就完成了全年工业和副业收入计划。
建立制度 民主管理
“钢火上在刀口上,该花钱的不吝惜”。他们正确认识到了节约为了增产、增产必须节约的关系。因此,在生产上当用的钱不吝惜。全大队三个月来添购耕牛十五头;购买六百四十元的捕鱼工具;兴建一座节制闸,使四千亩稻田增加自流排灌能力。这些都为生产大跃进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在用钱时却又把一个钱当两个钱用,如购耕牛是派人到产区购子牛,比在本地购牛便宜一半;捕鱼工具只买原料,自己制造比买成品要节省得多;修水闸用自产水泥和三合土。
除了对干部和社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外,这个大队还有一条经验是:充分发动群众,民主管理财政,逐级建立和健全了财务制度。在开支上严格审批手续,在各项生产费用上,逐层实行了节余留用、超过不补的财务包干。农具实行了“三包”(包损耗、油洗、使用年限),工业、副业实行了按月成本核算等制度。在现金管理上贯彻执行了生产队不存钱,大队少存钱的原则。为了把勤俭办社方针经常坚持下去,在建立和健全财务制度的同时,发动小队和社员订立增产节约计划,并在队、组之间开展了比勤俭办社、比节约开支、比爱护公共财物、比遵守财务制度的“四比”竞赛。
现在,一种可贵的勤俭风气已在全队形成。(附图片)
广东花县新华公社毕村大队的社员们为了节约开支,自己动手修补旧谷箩。   新华社记者 罗淼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