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中印边界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1
第2版()
专栏:资料

中印边界问题
新华社
中印边界共长约二千公里,全部未经划定。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是英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英国对中国西藏地方抱有侵略野心,极力制造西藏的“独立”或者半“独立”状态,以便把西藏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与此同时,英国还以印度为基地,广泛地向中国的西藏地方甚至新疆地方进行领土扩张。英国并不断篡改地图,致使中国和英、印出版的地图对中印疆界画法的出入越来越大。
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坚持继承英国片面宣布的疆界线,坚持印度出版的地图对于中印边界传统的画法所作的片面修改,并且强要中国加以接受。印度政府这种不合理态度使中印边界问题非但不能得到解决,反而导致许多新的纠纷,并使中印友好关系受到损害。
现将中印边界自西向东分为三段说明边界的历史背景和现存问题如下:
(一)关于中国的新疆地方和西藏地方同印度的拉达克一段边界。这段边界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中国出版的地图对这段边界的一贯画法是根据实际存在的传统习惯线,这符合于中国历来行政管辖所到达的范围。印度现行出版的地图对这段边界的画法却深入中国境内约三万八千平方公里,印度把这些地方硬算作印度领土。但是,无论过去和现在,英国和印度的行政管辖都从来没有到达过这些地方。印度政府坚持,印度地图对这段边界的画法是根据1842年西藏和克什米尔的一项条约,而且1847年中国政府确认过这段边界线。但是,这完全是牵强附会的说法。1842年,中国西藏地方当局同克什米尔当局在双方发生了一场武装冲突之后,签订过一项和约,但是,和约中只泛泛提到双方将恪守各自的疆界,而并没有具体规定和说明这段边界的位置。1847年两广总督耆英在答复英国驻广东代表要求划定这一段界址的时候,也只表示既有传统的边界可循,无用勘定。答复中既未提到什么边界条约,也未同意英方的任何边界主张。由此可见,所谓这段边界曾由条约确定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最近,尼赫鲁总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旧克什米尔邦同西藏和中国土耳其斯坦的疆界。没有谁划定过这条疆界。”
还须指出,印度地图对这段边界的画法也同早期英国出版的许多地图(例如,1854年英国人约翰·瓦克根据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命令所画的“旁遮普、喜马拉雅山西部以及同西藏接壤部分”图)极不一致。这些地图对边界的标法是更接近于中国地图,不是更接近于现行的印度地图。因此,印度只是继承英国后期为进行领土扩张而凭空臆造出来的边界线,英国的边界主张既无法理根据又不符合边界的历来实际情况。
印度政府为了侵占印度片面划入自己版图的中国领土,近年来竟多次派遣武装人员非法窜入我国境内进行侦察和勘查活动。1958年9月和1959年7月,印军两批,第一批十五人,第二批六人,分别在南疆大红柳滩和西藏班公湖地区为我边防部队捕获,并且被遣送出境。事后印方反诬我非法侵占印度领土,并且说我新疆—西藏公路修筑在印度境内,向我提出抗议。我当即严加驳斥,并且警告印军不得再行侵入。
(二)关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旁遮普省、北方省接壤的一段边界。这一段边界也是未经两国正式划定的,印度政府承认这一事实,但是有习惯线可循。我国地图对这段边界线一向是按习惯线画的,而印度目前出版的地图对这段界线的画法同我国地图画法在许多地点有不同程度的出入。双方对许多地点的归属问题历来就有争执。例如,在西藏扎布兰宗西南、历来属于中国的桑、葱莎地区,三四十年以前就为英印方面侵占,西藏地方当局几度同英方交涉均无结果,成为历史悬案。和平解放西藏后,印军又先后侵占我国境内的巴里加斯、巨哇、曲惹、什普奇山口、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等地,至今未退。另乌热一地,也是我国领土,历来受我行政管辖,1954年后,印军两次侵入并同我军形成尖锐对峙。为避免冲突,双方曾达成互不驻军的临时协议,以便通过谈判解决。但由于印方的阻挠,谈判迄无结果。而印方于1958、1959两年仍以“民政人员”侵入。为了维护中印友谊,对印方上述侵占我领土的事件,我过去尽量采取克制态度,从未向外披露。
(三)关于不丹以东的中印边界。这段边界也是未经正式划定,但是有传统疆界可循的。我国地图所画的这段边界线是沿喜马拉雅山南麓为界,南麓以北地区,过去一直由西藏地方政府行使行政管辖权,这样画法是完全符合两国的传统边界线的。三十年以前,英、印出版的地图一般也采取这种画法。后来英国和印度出版的地图却以喜马拉雅山山脊为界,竟把大约九万平方公里,即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中国领土,画入印度版图之内。
印度政府坚持,它所主张的边界线是早经通过条约、正式、明确划定了的。它所提出的根据是,1913—1914年在印度西姆拉由中国政府、西藏地方当局和英国政府三方面代表所举行的会议上共同划定了这段边界线,即所谓麦克马洪线(按麦克马洪是英国代表的名字)。印度的这种说法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事实上,西姆拉会议是英国为胁迫中国承认西藏的半独立状态、把中国内地的许多地方划入西藏和加强英国在西藏的特殊地位而策划的一次会议,英国鉴于会议进行得并不顺利,没有敢把它的另一阴谋即划定印藏边界问题提到会议上讨论,其他两方也根本没有提过印藏边界问题。所谓麦克马洪线,是在西姆拉会议以外由英国政府代表同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瞒着中国中央政府的代表,于1914年3月,也就是在西姆拉条约签订前三个多月,在德里用秘密换文的方式所确定的。这个换文显然是非法的,无效的。西姆拉条约的约文也根本没有提到印藏边界问题。只是在条约的附图中,把这条麦克马洪线偷偷地作为西藏同中国其他部分之间的界线的一部分标在图上,根据这种标法,这条线也无论如何不能被解释为中国西藏地方同印度之间的国界线。而且就是这个西姆拉条约,中国政府的代表也没有签字,中国当时的以及以后的任何一个中央政府都始终拒绝承认,因此这个条约也是非法的,无效的。正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英国隔了十多年还迟迟不敢公布上述秘密换文和西姆拉条约的全文,英印地图也不敢采用“麦克马洪线”的画法。例如1917年印度测量局出版的“西藏及其邻国”图和1929年第十四版大英百科全书第二十四卷附图,对这段边界的画法,都仍然同中国出版的地图一致。“麦克马洪线”以南历来属于我国的地区基本上也还是由我国西藏地方政府控制着,直到1940年以后,英国军队才侵占这一地区的若干地点。中国人民自然对麦克马洪线感到极大愤慨,就是西藏地方政府后来也对此公开表示强烈不满。1947年印度独立前后,西藏地方当局先后同英印方交涉并曾致电尼赫鲁总理,要求归还“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历来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的全部地区。当时印度政府在答复中提出“在现存基础上维持双方关系,直到双方均愿接受的新协定达成为止。”这说明印度政府当时并没有排除达成新的协议的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51年中国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前后,印度军队大规模地向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推进。中国政府以后向印度政府说明,中国并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是,为了中印友谊和维持边境的和睦,中国军队也不越过这条线,以利于以后通过谈判谋求边界问题的合理解决。由于中国的这种友好态度,若干年来这一带边境基本相安无事。但是,自从今年西藏叛乱发生以后,大批西藏叛乱分子越过这条线逃入印度,印度军队就继续向北进逼。印军不仅超越了上述秘密换文附图中标明的所谓麦克马洪线,而且超越了印度现行出版的地图上标明的边界线(这条线据说就是所谓麦克马洪线。但是实际上在许多地方比所谓麦克马洪线更加深入中国境内)。印军在这两条线以北侵占了朗久,侵入了雅斜儿,并且仍然侵占着沙则、兼则马尼、塔马顿。印军还对我国为防止残余的西藏武装叛匪出入边境进行骚扰而派驻到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北的警戒部队进行挑衅。
1959年8月25日,侵入朗久的印军对我驻马及墩的部队无端开火,挑起了整个中印边界上的第一次武装冲突事件。8月26日该处印军再次向我军进行射击,我未置理,印军心虚,始退往“麦克马洪线”以南。
最近印度政府配合边境上的军事进逼,在外交和舆论方面就边界问题不断对我国施加压力,企图迫使我国接受印度政府从英帝国主义承袭下来的关于中印边界的非法界线。印度政府、国会和所谓公众舆论以及一部分政界人士利用边界问题大肆叫嚷,诽谤我国侵略了印度,诬蔑我国是帝国主义,并且在印度挑起一个新的反华高潮。帝国主义也正借机煽风点火,竭力挑拨中印关系。为了明辨是非和责任,周恩来总理代表我国政府已于1959年9月8日致函尼赫鲁总理,系统地说明中印边界的真实情况和我国为维护中印友好和公平合理地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所采取的一贯立场和主张。 (新华社10日讯)(附图片)
中印边界问题示意图1959年9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