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生活的花朵最馨香——海军美展版画作品观后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2
第8版()
专栏:

生活的花朵最馨香
——海军美展版画作品观后记
李桦
海军美展中有许多好作品,但版画部分的作品有更可贵的成就。它们给我最大的感染是由于有无限浓厚的生活气息。每幅作品都反映了某一生活的情节,那些情节既包括了海军生活各方面的丰富内容,又都经过作者细致的选择,是那么富有积极意义,那么充满感情,因而都能打动观众的心。
海军的版画都不是专业作者作的,但是他们的作品这样动人,原因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由于他们所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作者所选择的创作题材是他所最熟悉的,便易于在生活的广度中发现最值得表现的每个情节,也易于在生活的深度中挖掘最富有活力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易于透过生活的真实来进行合情合理的形象刻划。这里又一次证明了: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源泉,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投身到生活的斗争中去接受深刻的锻炼,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些专家们的专业知识不论怎样高明,他们的作品比起群众的来,往往显得逊色的主要原因,也就在这里。
展出的版画作品,在专业技巧和艺术修养方面,尽管还存在着弱点,但是在它们中间普遍地流露着一种健康的、质朴的感情,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也许由于他们还少懂得些当前流行于美术创作中的清规戒律,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似乎更感自由,纯真,胆大而活泼。如果把这一现象理解为作者们尚缺乏技巧,我是不能完全同意的。把艺术的技巧简单地看作技术,又把技术简单地认作是精工的雕琢,那就会把艺术的生命窒息了。艺术固然需要相应的技术来表达,但是借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的部分就更为重要,看过海军版画后,使我再一次认识这个真理。
海军版画尽管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却有许多作品是充沛着艺术生命力而且激动人心的。羊争的“小憩”是描写解放军和西藏人民亲如家人,在休息时舞蹈取乐的生动的写照。这样题材的作品我们看过不少了,难得像这幅黑白木刻把主题毫不借助于复杂的情节,而表现得那么真切而又丰富,朴素而又活泼的。陈松春、西玲合作的“支援运粮”在表现上是相当豪迈的作品。靠在岸边的船身几乎占着整个画面,运粮的人影成行地掩映在衬着亮色的晚霞的天空中,显得非常突出。这种鲜明对比的处理手法,显然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以捕鱼为题材的二幅木刻,各有优点;牛茗桂的“起网”把捕满鲜鱼的网,放在前景最显目的位置,然后利用鱼网所造成的倾斜对角线,把观众的眼睛很自然地引到在船舷协力拉网的几个渔民。构图巧妙,主题突出,刀法单纯,色彩和谐,技巧已达到了熟练之境了。第二幅是张征众的“撒网”,表现撒下了网的几艘渔船,拖着浮在海面的鱼网,正扬帆顺风前进。海水刻划得非常生动,而在近处的海面加上在鱼网上几只徘徊低飞的水鸟,由此不仅加强了海景的情调,更有意思的是,通过这些水鸟,刻划出虽然还看不见,而实在已经存在的鱼群,同时也就巧妙地表现了主题。黄飞迅的“放映队来了”是一幅非常富于生活情调的作品。月在当空,银幕已经高高地张开在涯岸上了,水兵们坐着小艇将放映的道具沿小坡路送上涯岸,全画用极其单纯的表现手法,将浓厚的生活情调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幅优秀的作品。周行的“潜艇浮起”,廖罗平的“我们的潜艇胜蛟龙”和陈辛一的“怒海轻骑”,把两种迅速变化的对象——潜艇和激动的波涛表现得那么好,不是有了实际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单凭画技是无能为力的。周行的几幅小黑白木刻如“跳伞”与“机械员”,不仅刻划出了人物鲜明的动作,而且刻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都是可爱的作品。
我除了由于看到这些海军官兵们的作品而兴奋外,受到更大感动的是:我们的人民部队是由全国最优秀的儿女们组成的。当战争时,他们站在我们的最前线,为捍卫祖国而奋不顾身。当和平时,他们向各条战线上进军。在生产战线和运输战线上,他们已经建立殊勋了,现在,在文化艺术战线上,他们又大显身手,真可以说是文武全才。海军版画未来的更大的成就是可以预期的。(附图片)
海军美术展览会
作品:上图:“饭前” 魏瑞珍
左图:“小憩” 羊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