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大跃进行列中的铁姑娘——影片“江山多娇”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2
第8版()
专栏:

大跃进行列中的铁姑娘
——影片“江山多娇”观后
夏川
看完艺术片“江山多娇”,心情相当激动。就好像在战斗间隙、休整之后,忽然又传来了撩人心弦的冲锋号声,又看到了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胜利旗帜。
在影片中,由田华同志扮演的这位十八岁的治山姑娘、女共青团员岳仙,她是一个普通的姑娘,也是一个普通的共青团员,但是她也是当前大跃进时代中,全国各地无数具有崇高品德和共产主义风格的男女青年英雄的象征。
影片作者在创造岳仙这一艺术形象的时候,突破了一般化的处理,对她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和刻划,她的热情、纯真、敢说、敢干,公正的性格,给人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
影片一开始,便为我们展示出几个性格全然不同的人物。——岳仙的父亲,根本不相信治山会成功,用旧眼光看新事物的岳老信;脱离群众,夸大困难,处处给群众泼冷水、泄气的方社长;还有岳仙的爱人,认为“治山就是不简单”,畏难、苟安的高国林。
岳仙就是在这样一个障碍重重的环境中进行斗争的。
首先是岳老信不同意女儿参加基建队治山。上了山,在十冬腊月的荒山上搬石头,修鱼鳞坑、水平沟,对普通青年人来说,也是一个困难。“十七八岁的大闺女,和半大小子住在一块”又在群众中引起种种流言蜚语。但这一切,岳仙却比较顺利地解决了。
比较大的难关,是上山安家。这使父女之间展开了一场无法调和的冲突;不屈服的岳仙被迫离开了家。经过无数挫折后,终于毅然决然地独自奔上了荒山,志气昂扬地迎接了最严重的考验。
显然,一个仅只十八岁的姑娘,决不是生就的砸不扁,打不烂的钢铁一样的英雄。她所以能够顽强地坚持下去,不仅由于对党指出的奋斗目标,充满无限信心和决心,还由于刘胡兰这样不朽的英雄,经常伴随着她,并不断坚定着她的斗争意志,使她有“胡兰为党献生命,我为治山献青春”的伟大抱负。县委文书记所体现的党的关怀、教育,更是岳仙遇难不退,临危不惧的力量的重要源泉。这些在影片中是处理得比较真实自然的。
虽然岳仙的性格是这样可爱,但是影片并没有把她塑造成理想化了的人物,而是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岳仙身上存在的、一般缺少锻炼的青年人不可避免的缺点:“爱生气,一看到谁思想落后,就想揍他几下子。”但她一旦受到党的教育,懂得了不能团结群众的危害之后,她更愿意依照党的教导,成为在修堰打坝中“最粘的粘土”,而能迅速改正自己的缺点。
雨过之后,曾在光绪三年,民国五年因为下大雨,山洪暴发,上山逃过难的老人,给经受了考验的治山工程作出了结论!给岳仙这一代青年人的英雄业绩作出了结论!实质上也正是给大跃进本身作出了结论!在穷山恶水被征服的事实面前,岳老信和方社长再也不能不开嘴了,而老洪头却用更为嘹亮的“童子音”唱起了“东风吹散千重雾,江山多娇万年春。”
不足的是,从许支书摔伤之后,影片中有助于人物性格丰富发展的戏剧冲突就少了,也不再看见岳仙那种火热、泼辣的性格和感人的形象。虽然,扮演岳老信的刘磊,扮演老奶奶的凌文,和扮演凤儿的陶玉铃等同志在表演上继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无法使这一重大缺点得到有效的改善。(附图片)
〔“江山多娇”中的一个镜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