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精细地收摘棉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4
第6版()
专栏:

精细地收摘棉花
本报评论员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向全国人民提出1959年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的战斗任务,其中要求棉花产量在1958年核实产量的基础上,增产10%左右,即达到四千六百二十万担左右。这个任务,经过努力,是可以超额完成的。全国产棉区的广大社员群众和干部,正以坚定的信心和实际行动,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今年棉花产量提前三年达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生产指标——年产四千八百万担,来响应党的号召。
现在正是棉花收获季节。由于今年伏前桃和伏桃结得好,棉花成熟期比往年有所提早,不少棉区于8月中下旬即开始采摘棉花。加强棉田后期管理,争取多结秋桃,也获得了良好成绩。成熟早、结桃多,这就给争取今年棉花丰收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要把丰产的果实全部拿到手,还须要打好确保棉花丰产丰收的最后一个战役。目前全国各个产棉区都已进入了棉花收获盛期。从现在起到棉花收获完了,还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这正是采摘棉花的紧张阶段,也是确保棉花丰产丰收的关键时期。必须抓紧时机,及时采摘棉花,做到精收细摘,朵朵归仓;并且把棉花尽快地卖给国家。这样,才算是取得了今年棉花大丰收的完全胜利。
做好棉花收获工作的要诀,是及时采摘,做到“四净”、“四分”。棉花的成熟期不同于其他作物,它从下部棉桃开始吐絮,陆续到最上部棉桃吐絮完了,要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需要分批多次收获。根据吐絮情况,一般地说每隔一个星期左右,最多十天就要采摘一次。采摘时间不能间隔太长,以免风吹雨打,使棉絮掉落地上,污染泥沙、碎叶,降低棉花质量。“四净”就是把“眼睫毛”(残留在棉桃壳上没有摘净的棉花)、僵瓣棉、落地棉、青桃棉都摘净、扣净、收净、剥净,为的是增加棉花产量。河南省汤阴县城关人民公社五里村大队,最近向社员进行丰产丰收精收细摘的教育时,算了这样一笔账:全队今年种棉二千三百五十三亩,做到落地棉拾净、“眼睫毛”扣净、僵瓣棉摘净,每亩就可多摘五斤籽棉,全队共可多收一万一千七百六十多斤籽棉,平均每户就可增加收入十四元多。以这推算,全国就可以多收获一百五十多万担皮棉,可纺三十八万件纱,织一千四百万匹布。把霜后青桃棉剥采干净,也能大量增产棉花;这些棉花质量虽差,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四分”就是分摘、分晒、分存、分售,为的是提高棉花质量。由于棉株上棉桃着生的部位不同,吐絮时间不同,不同时期采摘的棉花,质量也各不相同,必须分期分批采摘,分晒、分存、分售,不可混淆。对僵瓣棉、污染棉,更要分摘分存。这样做,不仅便于纺织工业应用,而且在出售棉花时可以得到优质优价的好处,增加公社和社员的收入。在收摘棉花的劳动竞赛中,也要把“四净”“四分”列为竞赛条件。
结合棉花收获,还必须做好选种留种工作。要组织有经验的农民,在采摘棉花的同时,进行块选、株选、铃选、瓣选,并注意留种籽棉的分存、分轧,妥善保管。有的生产队嫌选种留种麻烦,怕费劳力,依赖国家和公社供应棉种。这样想法是不对的。这不仅增加国家轧花厂的负担,浪费调拨运输力量,而且不能保证棉籽质量。解放以来,历年开展群众性的选种运动,对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起了显著作用,今后还需要大力加强。
做好劳动力的安排,是做好棉花收获工作的保证。人民公社经过整顿以后,执行了分级管理、分级核算、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队干部的责任心加强了,社员劳动积极性更加高涨;公社和生产队的干部,对于劳动力的组织安排,也都有了一些经验。这些,都是今年做好棉花收获工作的有利条件。但是,棉花的收获时期较长,操作的质量要求较高,又正赶上粮食作物秋收秋种的农忙季节,因此,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就显得更为重要。必须按采摘、保管、运输等不同工作性质,固定劳力,固定工具,固定地块,专人负责到底;并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以及保质保量的要求,以提高劳动效率,做到精收细摘。汤阴县城关人民公社五里村大队,把全队收获棉花的劳力组成了收摘专业组、保管专业组、运输交售专业组三套人马;收摘专业组并实行“组包方,人包块,按斤计算工分”的制度。这样,各有专责,任务分明,是个好办法。公社与公社之间,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必要时也可以按照互助互利的原则进行大协作。当然,在协作中也要同样地执行责任制度,保证摘棉的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