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小高炉有强大的生命力——记麻城凤凰窝钢铁厂的作用和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4
第9版()
专栏:

小高炉有强大的生命力
——记麻城凤凰窝钢铁厂的作用和成长
中共麻城县委第一书记 吴德简

去年11月麻城县人民在公社化的基础上苦战七天,建立了一座土洋结合的小型钢铁联合企业,这就是凤凰窝钢铁厂。
这个厂的设备绝大部分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土办法制造出来的,炼铁是用黄泥喇叭炉,炼钢是用低温炒钢,制钢锭是用红炉锻打,拔丝制钉都是用手工操作,就连轧钢机也是我县机械厂的工人根据武钢试制的“公社号万能简易轧钢机”的样子,用土钢、土铁铸造的。
凤凰窝钢铁厂虽然规模小、设备简陋,然而它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像春天的白杨一样,充满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冲破重重困难,沿着由小到大、由土到洋的道路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凤凰窝钢铁厂是人民公社化的产物,同时它的壮大和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大发展,促进了人民公社的巩固。它的辉煌战果,巨大的作用,一天比一天更为显著。群众赞美说:“这是我们的命根子。”是的,它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怎么不是命根子呢?
九个月来,这个厂共生产生铁二百一十二点六五吨、钢三百二十九点五吨、钢材一百九十四点一八吨、元钉、元丝十五点五八吨、小五金四十二种五万多件。这些产品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县各地,用于工农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邮电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过去,我县农村在工具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缺乏钢材。现在,自己能生产钢材,工具改革运动就大规模的开展起来。各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水稻直播机、花生剥壳机、锯板机、切菜机、土车床等工农业机械八百多种,还用土钢锭锻打了板车轴,用钢厂的钢丝、钢材安装了三万多部板车。今春,明山水库改良工具需要一些小钢材,要一些薄铁板做木轨上的包皮,跑了很多地方买不到,最后,还是钢厂给水库解决了。赶制一百二十个斗车,铺上了木轨,使原来每人每天运土四十担提高到一百二十担。全县仅工具改革一项,每天即可节省十二万个劳动日。
今春大生产迫近的时候,全县需要新制和修配中小型农具达七十多万件,一下子哪里能供应这许多农具呢?最后,还是依靠自己的钢铁厂日夜不停地为农村生产了五十六吨钢材,解决了缺材的困难。在棉花播种的季节,各公社还缺大批的制钵器(制营养钵用),而赶做制钵器又缺乏黑铁皮和元条。我们曾派人到处去采购都落了空。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候,钢铁厂的工人们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依靠集体智慧,采用叠轧法,轧制了零点五厘米的薄钢板来代替黑铁皮。他们突击五天五夜,轧出八吨薄钢板和元条。全县也就在五天内赶制了八千多个合乎规格的新制钵器,抢住了季节,完成了棉花播种的任务。
有了大批的钢材、铁丝、钢丝、铁钉,基本建设也可以搞了,人民生活也方便了。今年市场上有一段时间小五金供应比较紧张,钢铁厂根据群众要求,千方百计扩大了小五金的生产,很快生产出大量的铁铲、铁瓢、元钉、电焊条、锯条、大小锉、斧头、剪刀、发卡等等,满足了市场需要。
以前我县所需要的钢材,全靠上级调拨,在数量、规格、时间上往往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有了钢铁厂,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生产,在规格上也能尽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这就方便得多。从1958年年底以来的八个月中,全县实用钢材三百八十多吨,其中50%以上是自己的钢铁厂生产的。各地不仅从钢厂购去大批适用的钢材,而且还送钢锭到钢厂加工轧制。县邮电局用钢厂加工的铜丝、铜板制成了五十门的总机载波机和各种电讯器材,并在钢厂的协助下建成了电讯器材厂。县农具修造厂利用钢厂轧出的矽钢片和拔出的钢丝,大力生产电动机和发电设备。龟山人民公社用这种电动机在丁家河、铺头?、牛占鼻等山区建设了三座小型水力发电站。他们用电力带动小钢磨和轧花机,加工农产品,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同时还在电站附近的集镇和乡村里,为社员家家户户安装了电灯。

这个厂开始有三百二十七个工人,其中只有十四个铁匠、两个五金工人,其余都是农民和市民。他们不仅不懂技术,初见机器时还有些害怕,可是他们苦学苦钻、边做边学,很快就有一批人成长为技术工人。共青团员傅国屏原来是一个学做篾器的学徒,大办钢铁中调到钢厂的轧钢车间,初见这个机器,心里蹦蹦乱跳。一天他学习喂钢,不小心,轧辊一下子把铁钳吞下去了,幸亏站在旁边指导他们学习的武钢来的技工韩师傅猛的把他拉过来,才没有发生危险。但是他干劲冲天,勤学苦练,一天到黑跟着韩师傅团团转,下了班还站在轧钢机旁边看别人是怎样操作,别人休息了,他又到轧钢机旁细心研究,领导劝他休息,他说:“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才能学到真正的技术。”果然前后只经过十来天,傅国屏学会了压下量计算法和轧机修理等复杂技术,接着他就带了六个徒弟。一个星期后,这六个人也都能单独操作了。
全体职工还在厂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了多面手、万能人运动,改进操作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共产党员万家宽,技术学得最好,他经过细心观察,觉得轧钢车间产量低,主要是锻打供应不上,经常使轧机饿肚子。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实地研究,他便提出改进轧辊,用低碳钢直接轧制钢材的新计划,这个革新计划受到党支部和一部分先进工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当轧辊改好后,毛铁直接轧钢材也很快试验成功,减少了锻打、加温两道工序,日产量由一百多斤提高到二千多斤。仅这一项改革一年即为国家创造了二十七万元财富,节省了一万三千多个人工。这一个铁匠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在学会轧钢技术以后的八个月中,就有十大改革,成为精通业务的师傅。
炼钢又炼人,农民、市民都学会了技术,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技术队伍不断壮大起来。据统计全厂学会两门以上技术的有一百二十六人,还有二十六人成了多面手、万能人。由于“小土联”的迅速发展和技术革新的逐步深入,原来需要三百多人干的活,现在只要一百四十九人就够了,这就可以抽出一批人支援农村。现在,人减少了而生产水平不断上升。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铁砂的纯度由60%提高到80%,生铁含磷量由0.2%降到0.06%,含硫量也下降到0.016%—0.021%。最近,全厂响应党的号召,掀起增产节约的新高潮,除产量进一步提高外,正品率也由7月中旬的60%提高到90%以上。轧出的钢材清秀光滑,无炸无裂。产品的成本也不断降低,今年7月每吨钢材的成本已降到八百三十三元。

目前,凤凰窝这座小型的土洋结合的钢铁厂,正沿着由小到大、由土到洋的道路奋勇前进。职工们千方百计改进操作方法和生产设备,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武装工厂。老工人杨焕发和其他工人在废铁堆里找出一部不完整的电动制钉机,利用休息时间把它修好,并将人力拔丝改为电动拔丝,大大提高了工效。全厂用改良、装配、添置等办法,逐渐将工厂武装起来,机械设备由建厂时的十一部增加到七十八部,使各项主要产品的生产都由手工操作改为机械生产。从夏天起,这里又开始了扩建工程——新建一个转炉车间和扩建轧钢、五金车间,安装一个小转炉,增加一台二百五十毫米的轧钢机。五金车间的电焊、电镀已搞起来了,产品不断的增加,已达到四十二种,将来还可增加的更多。待新建的转炉车间、扩建的轧钢车间建成投入生产以后,钢材的年产量就可以比现在增加一倍,而且质量更好、规格种类更多,元钢将由十二个毫米扩大到五十个毫米,还可轧制五百个毫米宽的薄钢板、直径五十到一百五十毫米的有缝钢管。那时县里所需要的钢材,在规格质量上70%以上都可以自己解决了。
面对这日新月异的事实和火一般的建设高潮,人们高兴地唱着这样一首赞歌:
凤凰窝,钢铁厂, 机器土生又土长。
小土联群方针好, 河里沙子变成宝。
庄稼汉,轧钢忙, 方圆扁角都是钢。
大家再鼓一把劲, 将来定成“小武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