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公社给实现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7
第9版()
专栏:

公社给实现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江苏省江宁县长江人民公社党委书记 周友和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要求提前三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和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我们长江人民公社的全体干部和社员,坚决以实际行动来热烈响应党的号召。
我是一个农村干部,自从去年大跃进以来,我体会最深的是人民公社所显示出来的巨大优越性。拿我们长江人民公社来说吧,它在短短的一年里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今年夏季三麦(小麦、大麦、元麦)大丰收,是我们这里开洲二十年来的特大丰收。全公社四万三千八百余亩三麦,亩产量与总产量都比去年增加61.3%,更比解放前亩产量增加354.7%。一提起这个大丰收,社员们就歌唱道:“公社一枝花,花开麦穗大,活了六十九,没见这庄稼。若是问根由,全靠共产党,人民公社好,机器威力大。”的确,三麦大丰收,除了因为执行八字宪法,兴修农田水利,深翻密植外,在我们长江公社来说,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效能的充分发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这个方圆五十里的洲地,在长江边上,是二十年前从安徽、河南、山东等省逃荒来的灾民所开辟出来的一片荒洲柴滩。过去这里一直是土地多,畜力、劳力少,每个劳力要负担十五亩土地,耕作往往不能适时,影响了大面积的增产。1955年,国家在这里设立了一个马拉农具站,有三台拖拉机帮农民代耕。1956年高级合作化以后,根据依靠群众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方针,国家又把六部拖拉机和其他机器交给当时拥有二万四千六百四十二亩土地、二千二百一十二户社员的长江农业社经营。本社、外社的社员们看到这些“铁牛”一耕一大片,又深又快,心里着实喜欢。他们想:要是生产都使用这玩意,那该多好!他们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的美好远景,宁愿省吃俭用,多积累,争取早日实现机械化。但是在当时,由于社小力薄,不能大量积累和添购农业机械。如焦州农业社一年总收入只有四千五百块钱,半个拖拉机也买不起。即使现有的几部机器,也由于农村没有修配厂,一出了毛病,还必须运到附近的常州或南京去修理,成本高,也耽误时间,不能充分发挥机械潜在能力。社员反映:“拖拉机好是好,可是坏了就没办法。”
1958年大跃进和公社化后,这些困难一扫而光。原来十六个高级社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真是规模大,人力足,积累多,资金厚。1958年秋,我们集中各生产队积累的公共资金四十多万元,添购了一部拖拉机、两部收割机、一部大型脱粒机、二部六十马力的抽水机、八台小型抽水机。加上原来的各种机械,现在全公社已拥有八部拖拉机,九部播种机,元盘耙、丁齿耙五张,收割机二台,大型脱粒机一台,抽水机五十四部,拖车四辆。
这些农业机械在公社的统一调配下,充分发挥了威力。过去,有的高级社有拖拉机、抽水机,有的没有,因为高级社各自经营,不能统一调度使用。没有拖拉机的虽然劳畜力不足,也只能依靠本社力量慢慢解决,以致影响了生产。例如滨江大队有四千亩麦田,公社化前,每年由于畜力不足,以人力拉犁,季节抓不住,三麦单产只一百二十斤。公社化后,滨江大队使用五部拖拉机耕地,仅三昼夜的时间,就耕完了二千多亩。全公社一万五千亩三麦田,由于实行了机耕,余下的一万八千多亩也大多是用双轮双铧犁耕作,比1957年秋种提早了二十天。公社化后,我们认为自己有条件办一个机械修配厂了,便着手培养了八十多名驾驶和修理拖拉机的技术人才,又搜集了各大队有关机械方面的原材料、零件、人力、物力,开办了一个机械修配厂。这个厂购置了一个五十瓩的发电机,带动了三个车间的六部车床,做到了机器随坏随修。这一来,拖拉机手的干劲也更加足了。秋种时,全公社社员在公社化的高潮鼓舞下,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深翻运动。当时,虽然有三千五百多人外调支援钢铁战线,但大家夜以继日地抢耕抢种,八部拖拉机分班操作,人停机不停,充分发挥了机械潜在能力,每部拖拉机耕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一倍,一昼夜耕地二百亩,而且也达到了深翻的要求。全公社一万五千余亩三麦地,统统深翻八寸以上。
全公社有一半以上的地实行机耕,劳力紧张状态大大地缓和了,腾出了九十四万七千五百个劳动日来加强积肥工作和田间管理。1958年积肥量比1953年超过了十八倍,三麦每亩平均上肥一百六十担,比过去增加35%,追肥三次到四次。除草、治虫、壅土的工作也做得更细致了。
麦收的时候,由于有脱粒机,速度快,一部脱粒机一天可脱粒六万斤麦子。今年夏收中,用机器脱粒的就有一百五十万斤。过去运麦子、卖粮都是人挑、车推,很吃力,速度又慢。公社化后,自办的机械修配厂利用旧料改装了三部机动拖车和一只机帆船,这就节约了运输劳力三十万个。
过去,每逢大雨,都是用人力排水,麦田内涝问题还不能根本解决。公社化后,除了排灌系统经过全面整修外,还集体添置了五十四部抽水机,保证沟沟塘塘降低水位三尺,麦田地下水位也平均比1957年同期降低八寸到一尺,连下一百毫米的大雨也不至内涝,保障了三麦的正常生长。
在今年特大的旱灾威胁下,我们更充分发挥了公社和机器的巨大威力,使全公社80%的稻田、旱地得到了机器灌溉,庄稼生长特别旺盛、茁壮,又一个丰收已经在望。
一年来的事实雄辩地说明了,人民公社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效能方面,比农业社优越得多。实行机械耕作后,一部分劳动强度很大的农活,已经由机器代替了。每年栽秧之后,在炎热的太阳下用人力踏水,时间至少有三个月;现在用抽水机代替人力踏水了。尤其是妇女不大担负重活了,只是做些比较轻微的锄草、追肥、治虫等农活。每年春秋大忙时,花劳力最多的是耕地。以往这种农活,大多是用九个到十二个劳力拉犁,但一天只能耕八分地;现在全部用机器和双铧犁来代替人拉犁了。
由于劳动强度减轻,社员们到晚上就可以参加文化、技术学校。现在我们公社已办了一百五十个文化技术学校,有四千人参加学习,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另外,还经常开展文娱活动,剧团演戏,球类比赛,等等。
由于实行了机械耕作,使人少地多的地区耕作及时,而且加工管理也比较精细,产量大大提高。社员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今年夏季分配,除了实行粮草供给制以外,全社八千多户人家平均分到六十元,与去年夏季分配相比,增加了一倍。社员添置了很多日用品、家具和服装等。
社员们从公社添置农业机械上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大家决心鼓足干劲,大搞增产节约运动,把生产搞得更好,积累更多的资金,准备在1959年秋或1960年添置和购买脱粒机五台、拖拉机十台、播种机五台、扬场机五台、自动喷雾器二十台、联合收割机二台。
如果国家能按公社规划供应机器,到1961年,全社就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