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东棚公社资金足力量大 全部稻田实现电力排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7
第9版()
专栏:

东棚公社资金足力量大
全部稻田实现电力排灌
本报讯 浙江省嘉兴县东棚人民公社依靠公社的巨大力量,使全社近三千亩水田全部实现了电力灌溉,做到了连日暴雨不受涝,一年无雨保丰收。
东棚公社在杭嘉湖平原上,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但是过去河不成系,田地低洼,不是旱,就是涝。有几年旱涝面积占总农田的70%以上。
去年冬天,这里原有的十个高级社建立了东棚人民公社。群众看到公社资金足、劳力多,所有水田又统一使用,就纷纷要求解决旱涝灾害问题。公社领导干部经过仔细研究讨论,决定发动群众苦战半年,实现全社水田渠网化、排灌电气化。
公社拨出了五万三千多元购买了九台电动机和水泵、皮带等材料,建筑了七处电力灌溉机埠。公社所办的石灰厂、砖瓦厂赶制出大量石灰、砖瓦等原料,解决了原料不足的困难。同时国家也投资三万五千元帮助购买铜丝、变压器等材料,电气工人们日夜出工架设了输电线路。
实现电力灌溉化除了需要大量资金外,其次就是要有足够的劳力和连片的田地开设渠道网。公社统一安排了全社劳力抽调了一千三百多人组成水利大军,奋战四个月,挖修了共长三百里的干支渠道。同时在全社范围内进行了平整土地,把分散的田地连成大片。这样,四通八达的渠道,像血管一样遍布在近三千亩农田上,日夜把水输送到每一丘田;当积水过多时,渠道又把田里的积水排入河流,一年四季做到排灌畅通。
东棚公社实现电力灌溉化以后,今年春花作物和早稻增产两成以上,连作稻面积也扩大很多。同时由于排灌代替了人力、牛力车水,全社比1958年节省了近二十万个工。公社把去年用于车水的一千四百多个劳力,分别加强了农业、工业、副业等方面的生产,因而使今年抢收抢种提前完成,速度在全县占第一。
由于实行电力灌溉,还大大减轻水费负担,降低农业成本。今年和去年比较,灌溉费用可节省七万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