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安徽建转炉 领导决心大 劳动组织好 四个月二十八座转炉投入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7
第10版()
专栏:

安徽建转炉 领导决心大 劳动组织好
四个月二十八座转炉投入生产
本报讯 安徽省吸取去年建设小洋高炉的经验,加快炼钢转炉建设。全省今年计划新建和改建三吨转炉四十二个,从5月到8月底,已经建成和改好二十八个,投入了生产。其余正加紧建设。这些转炉投入生产后,年产能力为六十三万吨,等于全省原有炼钢能力的六倍多。
今年5月,中共安徽省委就号召全省以去年建设小洋高炉的决心和干劲来建设转炉,力争超额完成今年钢的生产计划。去年安徽建设小洋高炉的重要经验是: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在优先保证完成国家分配产品制造前提下,集中全省机械力量,集中原材料,首先保证小高炉的设备生产。今年5月,省委便决定吸取这一经验,加快转炉的建设。省委工业书记亲自领导,并成立钢厂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全省的转炉设备配套和建设工作。各建设钢厂的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指挥部由冶金、机械制造、物资供应、建筑安装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省委书记领导,因此有关转炉建设的图纸审查、设备制造、材料供应、建筑安装等问题,都能很快解决。
在设备制造方面,四十二个转炉除少数主要设备由中央分配和与上海协作外,其余设备都由本省制造。根据转炉设备的大件多,加工量大,技术要求高,但批量少的情况,安徽省确定通用设备由全省安排,其他设备就地解决。转炉的通用设备如空气压缩机、电动机、高压水泵等,技术要求高,各地分散制造有困难,时间慢,便由全省统一安排,组织专业厂制造。其他设备如炉壳、化铁炉、钢水包等,不仅品种多,有些设备大而笨重,由全省安排,运输有困难,而且不能很快配套的,由地方包干制造。但这些设备也由省指挥部把任务直接分配到厂,图纸送到厂,材料分到厂,这就大大加快了设备的制造时间。全省各机械厂制造设备的先后次序是根据安装先后次序进行的,如安装转炉,先装倾动设备,机械厂首先制造倾动设备。全省机械力量比较薄弱,设备差,转炉的很多设备从未制造过,必须组织各厂协作。因此,指挥部专门成立调度室,加强设备的协作配套工作。
在建筑安装方面,安徽省本着“早建、早安、早生产,保证质量,节约、安全”的精神,采取了土建工程的主厂房与副厂房交错进行,土建与安装交错进行的办法。钢厂还实行了一元化领导。以钢厂为主,由建筑、安装部门参加,成立指挥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省委钢铁厂,从施工到安装完毕,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建成了有四个三吨转炉的炼钢车间。
安徽省还采取依靠群众清仓、节约,代用,制造和调剂的办法,解决原材料不足、规格品种要求多的困难。(附图片)
厦门炼钢厂新建的一号转炉在生产   李开聪摄(厦门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