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魏高厚提前实现对手赛保证条件 十三天完成四个月工作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8
第3版()
专栏:

魏高厚提前实现对手赛保证条件
十三天完成四个月工作量
据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市出色的技术革新能手、重庆长安机器厂青年铣工魏高厚,从8月29日到9月11日,以十三天工作时间完成了相当于四个月零七天的工作量。至此,他已提前实现了同本市著名革新能手廖世刚开展对手竞赛的保证条件:用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今年最后四个月的工作任务。
魏高厚由于大闹技术革新,在9月1日至4日,就完成了相当于一个月以上的工作量。之后,他又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前进。他围绕自己车床的任务和本小组、本工段当前的生产任务,千方百计寻找窍门,不断提出革新建议。因此,魏高厚所在的机床,到9月7日就提前二十三天按工时按品种完成了9月份生产任务。
他所在的工段和小组,9月份计划解决几个主要的困难问题。其中的两个困难是,加工元车大齿条和加工元车牙箱盖速度太慢;如果按原有办法加工,大齿条要下个月8日才能完成,并且还缺少加工这种零件的机床两台,缺少六个工人;牙箱盖按老办法加工要经过五道工序,本月份的任务又大,本月也不能完成。魏高厚左思右想,想到自己过去在革新建议中曾遇到过类似情形,目前遇到的问题不过是更复杂一些。他跑去请教老工人向天贵,研究加工大齿条能否用电钢车锯的办法代替铣车铣。向师傅认为可以,只是现有锯车的设备不符合要求。两人便共同研究改进了锯车的夹头。另一个姓袁的老工人见到这种情形,也拿出自己视若珍宝的电锯,借给魏高厚使用。这样,每一件十二公斤重的大齿条,只需用两分钟便加工好一件,比起原来用铣车加工提高效率二十倍,并且节约了一道工序。魏高厚在大家的帮助下,只用十二个小时便加工完了本小组接受的这项加工任务,加工的活的质量达到100%。加工牙箱盖的关键,在老工人的帮助下,也被魏高厚很快突破了。他改用精密铸造的方法代替原来需经过五道工序的加工方法,只以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生产任务,质量达到100%。
到9月11日为止,魏高厚实现了三十二项革新建议,按品种、按数量、按质量,提前实现了原订用二十天时间完成今年后四个月工作任务的计划。此外,魏高厚在这十多天的时间之内,还帮助本小组别的工人实现了十七项革新建议,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
魏高厚新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9月月底,要再提五十项革新建议,实现四十项;并且在这段时间之内,再完成相当于两个月的工作量。(附图片)
洛阳矿山机器厂二金工车间刘玉华小组的姑娘们,提前十五天超额完成了8月份的生产计划。她们又修订了9月份的计划,保证把生产提高一倍,向国庆节献礼。图为刘玉华(左一)和小组工人在研究生产翻一番的措施。   新华社记者 徐振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