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食堂巧做千家饭 宾阳外甘村食堂实行“自放米、集体煮”办法,社员个个满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8
第4版()
专栏:

食堂巧做千家饭
宾阳外甘村食堂实行“自放米、集体煮”办法,社员个个满意
广西宾阳县新桥公社外甘村食堂,自夏收夏种开始贯彻了“积极办好、自愿参加”的办食堂方针,实行了“自放米、集体煮”的办法,社员个个满意。
以前这个食堂是用大锅作饭、大锅炒菜,由于吃饭人多,做好了又要分饭分菜,饭菜既容易凉,社员在同一个时间领取饭菜也容易发生拥挤现象。这样,有些社员就感到不方便。夏收以后,实行了粮食分配到户的政策,因此有一部分社员便回家自行煮饭。
社员自己煮饭还不到两个月,意见又来了,都说分散煮不如集体煮好。第六队的社员林世锡、苏竹标等几个社员,主动去找干部说:“你们想办法办好食堂吧!自己煮,早上起早影响睡觉;中午回家也不得休息;天黑收工,又得煮饭,想去参加一个会都不得空。”他们要求把食堂办起来,而且要菜饭清洁,手续简便。
党支部研究了社员的要求,决定贯彻“积极办好、自愿参加”的方针。支部根据社员的意见,采取一灶数锅、自放米、自取饭、集体煮的办法。蒸饭前,由社员自己把米和水放好,装在罐里,把饭罐拿到食堂统一煮;若是社员没有空,也可交待炊事员放水。洗米水由社员自己拿去喂鸡养猪。社员把罐装好后,插上一个号码签。社员生产回来,按照号码签对号取饭,随来随取。这样,饭既不容易凉,软硬又可适合口味;同时炊事员也减少了分饭的手续。现在两个炊事员煮二百多人的饭,有时还有时间去参加农活。以前不愿参加或已退出食堂的社员,又纷纷加入了。全村八十一户社员,已经有七十五户参加食堂。群众从切身体验中歌颂道:“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温暖万人心。”
(谢继铭)(附图片)
农村公共食堂  邓朝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