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十年教育大革命大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9
第1版()
专栏:

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生力军
十年教育大革命大丰收
1958年小学中学大学学生超过旧中国最多一年的二点六倍到四点七倍
工农学生成份大增。一千多万毕业生已成为各项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
据新华社18日讯 我国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教育事业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比旧中国有显著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从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更加明确和系统地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以后,展开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大革命,教育事业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我国自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同文馆”,到1949年全国大陆解放,已有八十七年学校教育的历史。可是新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在短短十年中却成倍地超过了旧中国八十七年中最高发展数字。1958年我国幼儿园儿童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人数是:幼儿园儿童三千万,超过旧中国幼儿园人数最多的1946年十三万人的二百三十倍;小学生八千六百万人,超过旧中国小学在校人数最多的1946年二千三百六十八万人的二点六倍;普通中学学生八百五十二万人,超过旧中国中学在校人数最多的1946年一百四十九万六千人的四点七倍,比1949年增长了七点二倍;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一百四十七万人,超过旧中国职业教育最发达的1946年学生人数的二点八倍;高等学校学生六十六万人,超过旧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人数最多的1947年十五万五千人的三点三倍,比1949年增长了四点七倍。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已经建立起一套包括理工、农、医、师范和综合大学的高等教育体系,过去没有一所高等学校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去年也开始建立了农学院、医学院和师范学院。十年中,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也在党的关怀与重视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1958年全国少数民族中,已有小学生四百二十四万人,比1951年增加了三点五倍,中学生三十九万余人,比1951年增加了八点八倍;高等学校学生二万二千人,比1951年增加了九点六倍。在这同一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发展情况是怎样呢?美国从1948到1958年十年间,高等学校的学生只增加了29%,中学生只增加了59%。英国高等学校学生,从1921到1956年三十五年间,也只增加了75%。这些国家即使学生增长速度如此缓慢,每年仍然有大批高等学校毕业生因找不到职业而踯躅街头。
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1958年进一步贯彻执行的结果,使得这一年的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1958年,全国许多市、县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的达到85%以上,小学生比1957年增加了34%;中学生增加了41%;高等学校学生增加了50%。同时还在六千万人口中进行了扫除文盲的工作,工矿企业和人民公社办了各级各类业余学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学习。各地一年来都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各级学校除了和工厂、公社建立密切联系以外,还自办工厂、农场,使教学和研究工作密切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收到了伟大的成果。
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教育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广大工农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之后,迫切要求学习文化和送子女入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和政府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继续采用革命根据地和老解放区一贯执行的教育工作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多快好省地发展了人民教育事业。十年中,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增加23.6%。1959年国家教育经费的支出,等于1950年的六点七四倍,其中高等教育经费支出,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每年高等教育经费的十六倍以上。1950到1958年,国家新修建的校舍有三千五百多万平方米,其中高等学校新修建的校舍一千一百多万平方米,等于旧中国五十年修建的高等学校校舍总面积(三百四十万平方米)的三倍多。全国高等学校还新建立了上千个拥有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的试验室,工科院校建立了上千个实习工厂和车间,拥有上万台新式车床和机器。即以今天中等专业学校的实习工厂和实验设备的水平来说,也远远超过旧中国高等学校的实验设备,旧的职业学校更无法相比了。十年来,除了政府办学外,党还十分重视发动群众、帮助群众自己办学。群众办学主要是厂矿企业的职工和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的群众集体办学。它既能帮助国家解决教育经费、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不足,又能够使教育和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二万八千九百所普通中学中,民办中学就有一万四千多所;全国七十七万六千八百所小学中,民办小学就有三十一万二千八百多所。1958年,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光辉的照耀下,和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鼓舞下,各地更是普遍地掀起了群众办学的高潮。在短短几个月中,许多县、市通过民办小学普及了小学教育。同时,各地风起云涌地大办半日制的农业中学和其它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达到二百万人,大大促进了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农村高小毕业生升学和广大农村青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要求。
建国十年来,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更是空前地蓬勃发展。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全国工矿企业和农村,结合生产的特点,普遍建立了识字班、民校、红专学校、业余文化技术学校等业余学习组织。每年都有成千万的工农群众摆脱文盲状态,向高一级的文化堡垒进军。去年,党向全国人民提出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历史任务后,工农群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全民学、万人教”的扫盲新高潮,一年的扫盲工作超过了过去八年的扫盲成绩。到去年年底,全国参加各类各级业余学校学习的工农群众,达三千万人之多。现在,从全国来说,工矿企业的职工中文盲比例一般已下降到30%左右。
新中国的十年教育事业,不但数量上得到巨大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性质起了根本的变化。新中国的学校教育一开始就贯彻了党的阶级路线,学生成份起了重大的改变。1958年,工农成份的学生,在普通中学中已占75%,中等专业学校中占77%,高等学校的工农成份的学生,也已占48%左右。这就保证了学生的政治质量。同时,学校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在培养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青少年共产主义思想品质方面,也都获得了很大的成绩。1949到1958年中,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一百七十多万毕业生,已经成为全国各项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力量。许多优秀的毕业生独立担负了重要的工作。如全国第一个现代化鞍钢巨型无缝钢管厂中,从电气、机械、生产技术等方面维护这个世界第一流的机器正常运转的九个助理工程师,就都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党的关怀下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已能独立工作。十年中,有一千多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工农业生产劳动,他们是工农业生产战线上一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知识的强大的生力军,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优秀的劳动能手。
建国十年来,新中国教育事业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向前迈进。特别是在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中,党对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确定了领导权。党在学校不仅在政治上起领导作用,而且在教学、科学研究工作上也起领导作用。去年,各类学校坚决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普遍开展了勤工俭学,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大炼钢铁运动,养成了热爱劳动和尊敬劳动人民的风气。许多学校师生由于解放思想和生产劳动的推动,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大开展。各学校建立了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在学生中形成了既热爱劳动,又认真读书的风气。师生通过生产劳动,联系生产实际,掌握了工农业生产知识技能,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如去年以来,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遍结合当前国家建设项目和科学研究任务来进行毕业设计,质量一般都胜过往年。许多毕业设计解决了当前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或长远必须解决的问题,并已为国家采用施工,如最近竣工的密云水库,就是按照去年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施工的。在全国人民热烈迎接伟大的建国十周年前夕,全国广大师生都纷纷表示决心,要鼓足更大的干劲,巩固和发展去年大跃进中教育大革命的成果,在党的领导下,把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向更新的高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