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红旗插上小高炉——记马鞍山钢铁公司红旗二号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9
第3版()
专栏:

红旗插上小高炉
——记马鞍山钢铁公司红旗二号炉
王东曙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高炉群中,红旗二号小高炉是一个装备简陋、容积最小(有效容积只有八立方米),是去年11月8日才投入生产的年纪最轻的小弟弟。但是“有志不在年高”,它在出世不久,就大露头角,主要生产指标飞跃上升,很快就成了全国小高炉的一面红旗。它的成长过程,是充分地显示了小高炉旺盛的生命力。
红旗二号高炉投入生产虽然不到十个月,生产却蒸蒸日上。它接二连三地创造了优质、高产、低成本的优异成绩。投入生产的八个月当中,平均利用系数是一点八七八吨,5月至8月的平均利用系数都在二吨以上,最高纪录达到二点六吨。生铁合格率已有八个月是百分之百。平均焦比是一千零四公斤,最低时只有七百四十公斤。每吨生铁单位成本以1到8月平均计算为一百五十六元九角一分。人工消耗也少,生产一吨生铁只需三点七个劳动力。投入生产十个月内,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事故。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党的总路线的胜利,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的胜利。它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得不偿失”论是一个最有力的驳斥。
或许有人以为红旗二号小高炉一定是得天独厚,具有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其实它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高炉:用的是管式热风炉,起初风温也很低,只有350℃;人工上料,用土焦做燃料,入炉矿石品位55%;五十七个生产工人中有五十一个是农民,根本没有炼过铁。但是,创造生产奇迹,却不单纯决定于物质条件,最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那些为总路线所鼓舞的人。
红旗二号炉是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铁厂党委的试验炉,党委对它的每一个改进都给予支持和关怀。在党的教育下,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生产中坚持政治挂帅,力争上游,人人都有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炉为家”的思想,因而能够无微不至地爱护炉子,千方百计地设法提高生产。有时,他们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愿炉子稍受影响。去年腊月,雨雪交加,天寒地冻,矿石上沾满泥巴,工人们怕高炉吃坏肚子,憋风挂料,就一箩一箩地淘洗。工人们发扬了艰苦朴素的传统,尽量节省可以节省的每一元钱。例如,当他们知道了每发生一次出铁口打不开的事故,需要耗用二、三十元氧气费用的时候,便勤学苦练,掌握操作技术。这样,就保证杜绝了出铁口事故。不仅如此,对掉落在地上的矿石和焦炭,也都耐心地把它拣起来;一个箩、一根钎子坏了,都自己动手修好再用。为了搞好生产,工人们下了班也不肯离开炉子,利用空闲时间练习打锤,勤学苦练,提高技术。现在,所有的工人都能独立地操作了。
生产节节上升,并不是丝毫没有困难的。红旗二号炉的成长过程,正是一段与困难进行艰苦斗争的过程。首先碰到的是原料关。当时矿石块度大,供矿地点常变,有时上午和下午用料都不一样,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搞不清,矿石夹杂着泥巴。但是他们很快地度过了这一关。当时,厂的领导一方面争取固定矿源,一方面放手发动工人,集中70%的精力从事原料管理,教育工人懂得原料对高炉生产的作用,认真执行操作制度,做到“四不入炉”(即没有成份化验单不入炉,矿石焦炭不过筛不入炉,原料粒度超过二十五公厘的不入炉,泥巴矿不入炉)。结果,成效显著,仅由于把矿石洗净,减少渣量,每小时就可以多加一批料,每天就能增产二点二吨,焦比也降低了千分之五。
红旗二号高炉已有的成绩,并没有使工人们放慢前进的步伐,如今年1月份利用系数已达到一点二吨,厂领导和全体职工就提出要执行“提高冶炼强度和降低焦比双管齐下的操作方针”,向更高的目标进军。当时,有人认为小高炉不可能像大高炉一样地实现这一方针,说什么“冶炼强度已经提高了”,“风量再增,炉子就会垮”,“风温提高会把风管烧毁”。总之,他们对日产九吨已是心满意足。但是党委坚决批判了这种右倾保守思想,坚决支持广大群众的敢想敢干精神,采取措施,加大风量,扩大风口,将每立方米容积的受风量由二点五立方米提高到六立方米。随着风量的增大,风温也需要提高。职工们又自己动手改造热风炉,拆掉烟道墙,把燃烧室反火墙由二米高降为一点二五米,并采用了多嘴燃烧,风温升高到550℃。这样,冶炼强度提高并稳定在二左右,不仅炉况正常,焦比还由一点一降到零点九。提高冶炼强度与降低焦比双管齐下的操作方针,终于在小高炉上也发挥了它的威力,使利用系数突破了二吨大关,提高到二点二吨,在全国小高炉中首先树起了红旗。
认真推广先进经验和不断革新技术是他们推动生产的基本方法之一。仅在今年上半年,他们就已作出八项重大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革新。如产量提高,上料次数增加后,原来的手提上料方法就成为薄弱环节,他们就发动工人利用旧料改制成了简易的机械化提升机,使上料工作紧紧跟了上去。他们对先进经验是抱着踏实认真的态度,坚持试验到底,决心使它开花结果。工长周德祥和一批工人试验多嘴燃烧时,由于通风铸管质量不好,风温猛增到750℃时被烧坏了。但大家并不泄气,领导上也坚定不移的支持继续试验,终于使风温稳定在500—600℃。以生石灰代替石灰石做熔剂的经验传播后,他们立即组织全部使用石灰,结果增产了17%,降低焦比15%。
在争夺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斗争中,他们一手抓技术措施,一手抓企业管理。根据具体条件,制定了高炉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交接班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现在每一个高炉工人都已懂得了操作要点的基本道理。如矿石过筛是保证炉温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订入规程后,工人就自觉的执行,一直没发生过炉冷事故。由于高炉是连续性生产,三班操作技术统一非常重要,因而规定在交接班时详细介绍生产和设备操作情况,做到交得清、接得明。三班工长碰头会上也对炉况进行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统一思想、统一操作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抓了质量和作业计划,既搞月、周计划,又建立日、班计划。这就使生产逐步走上了正常的轨道,把群众的劳动热情有效地组织起来。
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决议公布后,全体职工精神振奋,热情更加高涨,坚决响应党的战斗号召,决心大干8、9月,以更大的成就,迎接光辉伟大的建国十周年。现在他们给自己确定了9月份的奋斗目标:高炉利用系数二点八吨;一级品达到80%;焦比不超过零点九;生铁单位成本不超过一百三十元。这一面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诞生和成长的小高炉红旗,正在努力创造更新的成绩,争取继续走在全国成百上千的小高炉的前列,为国家增产生铁作出更大的贡献。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所谓“得不偿失”的谬论,在这样活生生的现实面前,必将彻底地破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