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合理安排劳力 统一规划生产 南糯山公社茶叶粮食双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9
第4版()
专栏:

合理安排劳力 统一规划生产
南糯山公社茶叶粮食双丰收
本报讯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人民公社,办社一年,克服了历史上种不好茶,种不好粮的矛盾,取得了茶粮双丰收。
南糯山是盛产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今年的春茶和夏茶得到了大丰收,现在社员们又开始采摘秋茶。估计今年茶叶的总产量将比历史上最高年产量二十二万斤增加一倍多。现在,南糯山上的稻子已经孕穗,爱尼族社员正在薅草施肥。往年这时候,爱尼人一面薅秧,一面为吃粮问题发愁;现在公社食堂的锅里煮的还是去年的大米。去年粮食总产量比1957年增产35%。
南糯山人民公社种着八千多亩普洱茶和二千七百多亩水田。过去,每当春茶猛发时,正是紧张的春播时节;夏茶抽芽,又值栽插和夏锄的时候;茶叶和粮食生产在节令上有很大矛盾。加以那时国民党把茶价压得很低,一斤茶只换一斤米,爱尼人只好丢了茶园种粮食。1950年整个茶山只采摘了三万多斤。
几年来,党和人民政府合理地提高了茶价,无偿地发放了许多农具,并供应了大量的粮食,1956年土改,又使茶园回到了爱尼农民手里。因此,爱尼人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在生产大发展中组成了八个农业社。茶园大部分都垦复了,茶叶产量逐年上升。但是由于农业社的规模小、人手不够,粮食生产和茶叶生产的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当地平均每人只有一亩多水田,而且无力细致加工,平均亩产只有三百多斤。茶园虽然已经基本垦复,也因抽不出人来中耕施肥,平均每亩只产茶几十斤。去年春天,八个农业社的爱尼人自动实行大协作,破除了许多落后的习俗,修了八十多件水利工程,开垦了一千多亩水田,春夏茶的产量都比1957年高得多。
去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后,统一安排了茶粮生产,调配了各小社的人力物力,指定靠近壩区的寨子专门生产粮食棉花,其他的几个寨子则以经营茶园为主,适当安排粮食生产。从单干到合作社没有解决的茶粮矛盾,在公社化以后基本上解决了。由于公社社大、人多、资金厚,还建立了公社自己的茶叶初制厂,用水力和畜力揉捻机代替了手搓脚踩,既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又提高了制茶工效。去年共产茶三十八万多斤,突破了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茶叶初制厂还试制成功了质量很高级的茶叶。也由于抽调了较多的劳动力从事田间管理,粮食也得到了大丰收。
去冬今春,南糯山人民公社动员社员们清除了八千亩茶园的寄生植物,头一次全面地进行了中耕,并施了两千多万斤追肥。因此,今年的茶叶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发得茂盛。由于公社统一安排劳动力,使绝大多数春茶夏茶及时地下了树,现在已经采摘的茶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左右。
茶叶年年增产,爱尼人的收入逐年上升。1958年全社社员平均工资比办公社前的1957年增加了10%以上。今年全社的茶叶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公社每两个月发一次工资,平均每个劳动力每次可以得到十五元左右。
现在,南糯山人民公社的爱尼社员响应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掀起了新的生产高潮。这两天,爱尼人正日夜忙着采茶。人们在誓师大会上表示:在国庆节前一定要生产出五十万斤茶叶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