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革命的干劲万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9
第11版()
专栏:

革命的干劲万岁
关锋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污蔑我们的大跃进为“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运动”。这句恶毒的话,也从反面道着了一条真理,这就是:我们所以能够大跃进、获得巨大成绩,就是因为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全国人民热了起来。这热,不是什么“小资产阶级的狂热”,而是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革命热,要求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状况,把我国建成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热。这种高度的革命热情,化成了冲天干劲,所以“河水也得让路”,“高山也得低头”,所以我们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可能在两年之内完成。没有这样一股子革命热情和革命干劲,是不行的。没有革命热情和革命干劲,再好的计划,也不能实现。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咒骂,也从反面证明了我们作得对,热得好,干劲鼓得千正确、万正确。我们要把革命热情提高提高再提高,干劲一鼓再鼓。
革命的热情越高越好,革命的干劲越大越好。这也有过度吗?没有。不错,我们提倡又热又冷。但是,这并不是说对社会主义事业要半条心肠热、半条心肠冷,或忽冷忽热;而是说心要热,头要冷——即冷静地科学分析。这就是说,要把革命热情、革命干劲同冷静地科学分析结合起来,以便把力量使到最当劲的地方上去,争取最大的效果。在一定的时机,多强调一些冷静的科学分析,是必要的。但一般而论,革命的热情和革命的干劲却更加重要。它是主导的一面。因为革命热情和革命干劲是冷静的科学分析的前提;心冷,没劲,就谈不上什么科学分析。没有革命热情,还会对于革命工作进行冷静的科学分析吗?根本不想力争上游,还会对如何充分利用客观条件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可能争取到的最大成绩进行冷静的科学分析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干就是实践,不干还能分析出什么“名堂”来?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所以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的心太冷了。其中有些人,在民主革命时期也曾经热过,但那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热。他们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一直没有得到改造,所以到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就热不起来了。他们正因为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心冷,所以头脑就发了昏,疯狂地攻击大跃进。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装作强调“冷静地科学分析”,像寻找宝贝似地到处寻找缺点,找到在全部工作中不过是一个指头的缺点,找到个别没有办好的事情,就拿出贵族老爷的态度教训群众:“你看,不是没有做到吗?不是没有办好吗?可见你们不尊重客观规律!可见你们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法是主观主义的!”于是向群众掼下两顶大帽子:一曰“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二曰“主观唯心主义”。这是瞎说。这恰好表明了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革命,表明他们自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
请问右倾机会主义者,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运动,还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运动”?大概今天的右倾机会主义者,总得承认十月革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吧!可是,当时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也攻击十月革命是“盲动主义”、“共产党人纵容自发性”哩!前后相隔四十多年,右倾机会主义者们的嘴脸竟是如此相同,好像一个模子里塑出来的。列宁回击那些诽谤十月革命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写道:这班“庸人先生们,大概正在幻想着一种把群众一下子十分有组织地发动起来的革命(如果一般说来他们头脑中还有一点点革命思想的话)。这样的革命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这些庸人不能了解为什么共产党人认为——而且十分正确地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同斗争着的被压迫群众在一起,而不是同那站在一旁、胆小地期待着的市侩英雄在一起。群众既然进行斗争,在斗争中就不免要犯错误,共产党人始终同群众在一起,发现错误,向群众进行解释,加以改正,不断地使自觉性战胜自发性。”(“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第三百五十八页—三百五十九页)今天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照照镜子吧:你们是列宁所说的共产党人的态度呢?还是“庸人先生”、“站在一旁、胆小地期待着的”“英维们”的态度呢?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革命运动过程中有缺点、错误,就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按照这条逻辑,就要否定历史上的一切革命运动,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一概污蔑为“小资产阶级狂热性运动”。那样一来,他们站到了那一边去,不是很明白了吗?
我们的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开始就在党的总路线领导下进行的。群众,经过了经济战线和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有了很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因此,它的缺点也最小,这些缺点被纠正得也极快。它是非常健康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群众运动。
“发生了缺点,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这条逻辑也是极其荒谬的。工作中发生的不过是一个指头的缺点,个别事情暂时没有办到,可能是由于想法和做法不符合或不尽符合某一个特殊规律;但是,也可能是由于别的原因,例如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在那里散布了右倾思想、群众暂时的受了影响就是一个。说“没做到的就一定是客观条件不许可做到的”,这是黑格尔的“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唯心主义公式的翻版。就是说这是由于不符合甚至根本违背了某个特殊规律吧,这也是和“主观唯心主义”不相干的。他们的方向对,他们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他们的行动符合总的规律,因此取得了巨大成绩;而且,他们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冷静地分析了和及时地纠正了不过是一个指头的缺点,对没有做到的事,检讨原因,再接再厉地根据客观情况研究办法努力去做。难道这不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唯物论和辩证法吗?
请问,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就是否认在头脑以外存在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规律。这是常识。可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把这个常识问题也弄错了。请问在那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上说过:凡是主观不符合客观就一定是由于主观唯心主义?不错,主观唯心主义者,其主观认识和行动一定是不符合客观;可是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主观认识和行动不符合客观一定是主观唯心主义作怪。因为主观和客观统一,即认识客观规律是一个过程,它的基础是实践。人们是通过实践、总结实践经验认识客观规律的。当着一件新的工作要做,由于缺乏这种实践经验,事前不可能把它的全部规律性摸清楚,所以工作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当然,马克思主义者由于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作指导,就是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条件下,也可以不犯大错误,而且能够及时地纠正个别错误。如果说,既然没有把它的全部规律性摸清楚就不要干,等到坐在房子里全部研究清楚以后再干,这才是真正的主观唯心主义。要离开实践,凭着天才的脑袋去认识客观规律,还不是主观唯心主义?不干,确确实实可以不犯错误;然而,犯“不干”这一条错误就到了家了。他还有什么资格冒充事后的“诸葛亮”来指手划脚呢?
工作过程中的某些个别缺点,就对于整个过程的掌握和领导来说,根本就不是违背了什么客观规律。因为客观规律即事物的本质联系,即事物发展过程的方向、基本路线。科学预见,只能预见规律性、必然性,而不能知道所有的偶然的次要的细节。科学预见,并不是刘伯温的“推背图”那种神话,可以计算出某年某月某时某刻发生某一件具体事情。所以在清楚地预见到规律性的情况下掌握运动,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应该说必然碰到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由于客观条件,临时措置上发生了暂时性的缺点,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违背客观规律。
景阳岗打虎的武松,在打虎上总是没有违背客观规律吧?他把吃人的老虎打死了。那时如果有一个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场,恐怕要躲在远远的大树后边,暗暗地记录武松那几拳没有打在老虎的身上,那几拳没有击中老虎的要害,等老虎被打死以后出来和武松算账,斥责武松:你为什么不一拳打在老虎的眼睛上。如果他是位“哲学家”,大概就要责备武松狂热、违背了客观规律;如果他是位“经济学家”,大概要责备武松违背了“化费少量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经济原则。老虎,不是打死了吗?如果他不是别有用心,还要求些什么呢?
广大群众的革命干劲,在党的正确、伟大的总路线照耀下,创造了大跃进,创造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他们是集体的打虎英雄武松,他们是集体的诸葛亮。大跃进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鼓足干劲”的重要性。干劲不但出钢铁、出粮食,而且出认识。干,是胜利的决定性的物质力量;干,是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永远永远需要革命的干劲,而且越大越好。革命的干劲万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