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问题不在“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19
第12版()
专栏:文风杂谈

问题不在“我”
王毅
7月18日人民日报八版登了一篇题为“架子”的文风杂谈,读后有些感想。
报刊上某些文章,确实有副架势,不是那么平易近人。毛主席在1942年“反对党八股”中指出过的歪风表现之一——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看来今天还有它的市场。孙元凡同志提出写文章要平易朴素、不摆架子,我举双手拥护。
可是,孙元凡同志以有些作者在通讯特写中好用“我”字,来说明这些作者有架子,就未必妥当。
正像小说既允许第一人称又允许第三人称方式描述一样,为什么通讯特写作者就不可以在文章中出场呢?为什么作者一用自己的身份跟读者直接交谈,就要遭到非议,被看成为在自我表现呢?其实,以第一人称写通讯特写,通过作者“我”的眼睛,来向读者描述、评介他的所见所闻,有时倒有它的独特的长处,这种形式,决不是在任何场合都毫无可取。至于说用这种方式写作,就是“以‘我’为中心”,“处处不忘将作者本人‘我’放在关键地位”,来证明作者的自高自大,个人突出,更难令人信服。有的文章不用第一人称写,它仍旧可以是有架子的;有的文章,虽则以第一人称写,倒未必就有架子。魏巍同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公认出色的通讯,而这篇通讯的写法恰恰是用第一人称,通过作者的“我”来叙事抒情。你能说这篇通讯有架子吗?单凭报道中有作者的“我”出场,就判定报道作者有架子,实际上就会否定在一切报道中运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了。
孙元凡同志在文章里举了一篇全文共有四十多个“我”字报道作例子。这个例子是比较突出的。不过孙元凡同志没有注明这篇报道的篇名,我们就不能过早地替这篇报道下结论,这篇报道有没有架子。但是,即使报纸上确实有这么篇报道,它有架子,而且还用了许多“我”字,是不是由此可以推论,凡是用第一人称的报道都是有架子的文章呢?不能。因为“人称”与“架子”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从缺乏必然联系的例子中,难以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