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比翼高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20
第9版()
专栏:

比翼高飞
李何
比翼高飞,这是战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年来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
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普遍规律。当世界上还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时候,它就从有计划、高速度发展的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经济树立了对立面。在战前十一年(1930—1940)中,苏联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6.5%,而美国仅增长1.2%,英国仅增长2.1%,法国反而下降2.2%。这已经初次显出了两个制度的优劣,使资本主义世界大吃一惊。到了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欧亚两洲的地平线出现了,它们和苏联一起构成了雄伟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各国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蓬勃地进行着和平建设。高速度发展规律像阳光一样普照社会主义各国的大地。社会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不仅都以平均每年增长10%到15%甚至20%、30%的高速度发展(见表),而且都是逐年递增,扶摇直上的。值得指出的,现在苏联的生产量已经占世界第二位,它的工业生产每增长1%所包含的绝对量之大,为社会主义阵营之冠,如钢产量每增长1%就等于增加五十五万吨。最近五年(1954—1958)中,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1%,而资本主义世界只增长3%。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比较缓慢的,而且是极不平衡的和起落不定的,因此形成了曲线式爬行的姿态。在战争中经济基础破坏较大的西德、法国、日本,在战后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比较高,但在1958年也开始减缓和降低,而美国、英国增长的速度一直比较低。英国经济在最近三年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美国、加拿大、日本在战后已经经历三次经济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在1949、1954、1958年分别比上一年降低了6.73%、6.72%、6.52%。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比较
(1950—1958)
平均每年增长百分比 平均每年增长百分比
苏联13.1 美国3.7
中国28.1 英国2.9
波兰15 法国7.2
捷克斯洛伐克 11.3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3
匈牙利 12.5
罗马尼亚 11.5
保加利亚 14.4
阿尔巴尼亚 20.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5.6
蒙古人民共和国12.2(注一)
越南民主共和国51.6(注二)
(注一)1953—1958年的平均每年增长率
(注二)1955—1958年的平均每年增长率
不单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高速度的,而且历史条件各不相同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它们的原来经济是发达的还是落后的,都毫无例外地飞跃前进。在欧洲,当捷克斯洛伐克还处在资本主义时代,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尽管它的工业很发达,但它的工业产量平均每年增长不过1%—2%,而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平均每年增长10%—12%。罗马尼亚曾经是资产阶级和地主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解放以后才建立了本国的工业,在1948—1957年中,它的工业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7.3%。在亚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几乎是在战争留下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在1953—1958年中,它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2.46%。人多地广而又“一穷二白”的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8%,在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66%。
友好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比翼高飞。这种比翼高飞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想像的,因为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只有剧烈的竞争和排挤,只有几个所谓“先进”国对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国家的欺凌和压迫。这种比翼高飞,使帝国主义大伤脑筋,因为具有起码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两个体系所进行的经济竞赛中,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以更高速度跑在前面的一方;双方速度的差别越大,胜负的时刻就越早到来。
在两个体系的经济竞赛中,曲线式爬行的资本主义国家,将被比翼高飞的社会主义国家抛到后面,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人民向来满怀胜利的信心,参加这场竞赛,力争早日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的态度是一贯坚决的,因为在和平比赛中,我们就能够比垮帝国主义。相反的,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这一场摆脱不开的和平竞赛,总是心境暗淡、情绪低落、态度动摇的。他们不仅对于在竞赛后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败北的结局忧虑重重,而且对于在竞赛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更加扩大的情景坐卧不安。所以美帝国主义长期不肯改变冷战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的政策。它妄图以对世界或某一地区的和平的威胁,以建立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基地网,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抵制和封锁,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造谣污蔑和破坏活动,来阻碍社会主义各国建设的进展,来贬低这种大规模和平建设及其跃进的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中正在发生的巨大影响。然而,社会主义国家高速度前进的历史车轮是阻挡不住的,年青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是削弱不了的。
苏联在经济发展上早已在战前就超过英国、德国、法国,现在进入了“赶美国”的决定性阶段。苏联人民正以旺盛的劳动热情争取提前完成宏伟的七年计划,争取在1970年以前完成党所提出的最近时期的经济任务,这就是:不仅要在工农业总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而且要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也赶上和超过它。苏美两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别预示:在这场和平竞赛中,苏联必定取得胜利。在过去四十年(1917—1957)中,苏联工业产量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0%,其中大工业为11.4%,而美国为3.2%;如果不算战争年份和恢复经济时期,在战前十一年(1930—1940)和战后十一年(1947—1957)中,苏联速度为16.2%,美国速度为2.9%。1958年苏联增长了10%,而美国由于经济危机下降了6.5%。以钢为例,苏联把钢产量从五千五百万吨左右提高到九千万吨左右,将只需要七年(1959—1965);而美国曾需要三十四年(1917—1951)。正是这种高低不同的速度越来越缩小着苏美两国在工业生产上的差距。在1913年沙皇俄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及美国的十四分之一,而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1953年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一,1957年达到美国的二分之一以上。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曾经以美国工农业生产量比苏联大得多而自慰,他们认为虽然苏联的生产速度超过美国,但是美国绝对增产量仍将高于苏联。这种自慰逐渐地失去了根据。苏联最近几年在钢、生铁、铁矿砂、煤、石油、水泥、毛织品等一系列主要产品的绝对增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了美国。现在苏联的工业产量等于美国的一半以上,农业产量等于美国的四分之三以上,而苏联七年计划规定工业产量将提高80%,农业产量将提高70%。因此,苏联在完成七年计划的时候,它的工业的某些最主要产品的绝对产量将超过美国现在的工业生产水平,而其他某些产品的产量将接近于美国现在的水平;它的最重要的农产品的总产量和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都将超过美国现在的水平。在和平条件下苏联工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美国工业发展最快时期也高二点五倍。何况苏联人民正在展开在六年甚至五年内完成七年计划的竞赛,正在通过生产过程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运动来革新技术,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使美国不可避免地将再次发生经济上的停滞和危机。因此在今后十年左右,苏联经济将取得压倒美国经济的胜利,这是可以拭目以待的。去年12月2日苏联“红星报”预计:以1958年苏联工业产量为一百,美国为一百八十,到1968年时,苏联将达到二百三十,美国将为二百二十;到1970年时,苏联将达到二百七十,美国将为二百三十。正是苏联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和这种高速度所预卜的日益明显的前景,使美国统治阶级焦灼不安。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今年5月在巴黎“快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无可奈何地承认苏联必然将在经济上超过美国,他说:“不管这个情况将发生在1970年或是再晚一些,肯定的是:假如两国继续保持目前的生产发展速度,我们一定被超过。经济发展虽然不像人造卫星或者火箭那样引人注目,它却更令人感到不安。”
当苏联人民挑起“赶美国”的光荣任务的时候,中国人民也开始了“赶英国”的壮举。旧中国留给人民非常落后的经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中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例如,在1957年中国的钢和煤的产量分别达到英国的产量的24.3%和57.2%。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十五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英国水平”的口号。1958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所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鼓舞下,掀起了一个工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运动。由于大跃进,提前四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原煤、原木、原盐、粮食的指标。煤产量由一亿三千万吨激增到二亿七千万吨,一举而超过了英国。处在继续跃进的形势中的中国人民,现在热烈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鼓干劲,反右倾,争取在钢、棉等主要工农业生产指标方面提前三年完成或接近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这样,中国就有可能在今后三年内使工农业生产跃进到比原定在1962年达到的更高得多的水平,从而使“十五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英国水平”的口号,可以争取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完成,并且使原定在1967年实现的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可以争取大大提前超额完成。从十年工农业发展的速度看来,这是完全有把握的。中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8%,而英国只增长4.1%;1958年中国又增长了66%,而英国下降了0.9%。拿钢来说,在1950—1958年间,中国的钢产量平均每年增长54.7%,而英国才增长2.6%;在1958年这一年中国的钢产量增长了107%(其中洋钢增长49.5%),而英国下降了9.8%。中国人民争取在1959年内把钢的产量再提高50%。这样,中国把钢产量从六十万吨左右提高到一千二百万吨左右只用十年(1949—1959),而英国用了六十七年(1869—1936),日本用了四十七年(1910—1957),美国用了二十九年(1872—1901)。拿粮食来说,从1949到195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一点三一倍,九年中平均每年增长9.75%,在1958年增长了35%,在1959年将再增长10%;而美国平均每年只增长2.34%,日本只增长2.02%,英国在这九年中还下降12.7%。中国以这样高的速度跃进再跃进,所以能够大大缩短赶上英国的时间。美英资产阶级宣传机器大肆散布所谓中国跃进“惨败”的谣言,然而“惨败”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远远赶过美英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也都在飞速地发展。捷克斯洛伐克有许多主要工业品产量,按人口平均计算,已经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如钢的产量超过了瑞典、法国,发电量超过了法国和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争取到1965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业生产要比1957年增加90%—95%,农业生产要增加约40%;到那时在主要工业产品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和消费量方面都将超过美国现在的水平。波兰1959——1965年计划规定,到1965年工业产量将比1958年增长约80%,农业增长约30%;到那时在最重要的工业产品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意大利、赶上和超过法国现在的水平。跨上千里马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经提前两年半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于今年在电力、煤、生铁、水泥、化学肥料等重要工业品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日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粮食、动物油脂、白糖、面粉、照相机、自行车、摩托车等产品,按人口平均计算,已经超过西德,它争取到1961年,在所有重要的食品和消费品的消费量方面,按人口平均计算,都超过西德。匈牙利提出要在今年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计划。保加利亚的计划规定,1965年工业生产将比1957年增加二倍至三倍。罗马尼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1960年)中工业总产值将增长60%—65%。阿尔巴尼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1960年)中工农业总产值将增长197%。越南民主共和国在三年计划(1958—1960年)中工农业总产值将增长78%。蒙古计划到1965年时工业总产值将为1957年的二点四倍。
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各国比翼高飞的形势和这种形势在国际上的巨大影响,使帝国主义者及其走卒瞠目咋舌。因此他们捕风捉影,用恶毒的谣言和污蔑,企图削弱这种影响。然而,这些谣言和污蔑越恶毒,就越显得社会主义国家高速度发展、跃进、比翼高飞的国际意义之重大,就越显得造谣污蔑分子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无可奈何。美国副国务卿狄龙今年6月11日在哈佛大学讲话时说:“不能否认苏联现在的经济发展快于美国”,他担心“如果国际共产主义成功地把苏维埃制度描绘成一种能够达到迅速进步的神奇方法,那么,国际共产主义将能对那些渴望使自己的人民上升到二十世纪水平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年来,国际反动分子同样胆战心惊地攻击中国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继续跃进。然而现实是抹煞不了的。英国“雷诺新闻”8月30日刊载了约瑟写的一篇文章,作者确认:“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指标大多数将在今年大大提前达到,这就意味着中国仍然大有希望在十年内实现‘在十五年内在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英国’的口号。冷酷的现实是:在粮食生产以及在工业发展方面,中国仍然遥遥领先。”
为了贬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高速度发展所发生的国际影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企图用所谓“生产效率递减规律”来说明社会主义国家不能经常保持高速度,而会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的提高,速度一年年降低。他们离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迥然不同的社会条件抽象地观察速度问题,因此他们看不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生产关系不断改进的巨大可能性,他们看不到人的政治觉悟的提高、生产热情的旺盛、劳动智慧的发挥、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合理分布等等,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起的重大作用。在把劳动力当作商品的国家里,怎能出现像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那种忘我劳动精神和冲天干劲呢?在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怎会容许技术革新风行无阻呢?然而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些都是可以实现和势必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四十多年来苏联经济基础扩大许多倍(例如现在一个月出产的钢,比1913年全年出产的还多),但至今工业生产仍能保持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的高速度。这就是为什么苏联农业总产值从1940年到1952年这么多年中总共只增加10%,在1950—1953年中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只有1.6%,而在1954—1957年,由于改进了对农业的领导,提高了集体农民增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农业的投资和开垦了大片荒地,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上升为7.1%,在七年计划期间还要上升为8%。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由于大跃进和继续跃进,1958、1959两年发展的速度,比以往任何年份都高得多。
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之所以无例外地高速度发展,并没有什么秘方,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就学不到,这是因为高速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经济规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的有计划发展,使从资本主义经济枷锁中解放出来的社会生产力充分地发挥它的生命力。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国家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上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而这是保证新社会胜利的最主要条件,因为劳动生产率增长得越快,社会主义国家按人口计算的工农业生产量就会越快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最近几年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大约比资本主义国家快一倍以上,其中苏联比美国快几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决定于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劳动者的技术装备,也就是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因素——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不是奴隶而是主人,他们的劳动不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且能够为实现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准备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的热情洋溢,干劲冲天,创造了和创造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想像不到的奇迹;例如:苏联在1954—1956年内开垦了三千五百九十万公顷的荒地;中国在十八个大型钢铁企业以外,在不到一年内又建设了容积达四万多立方米,现在能够年产生铁一千万吨的小高炉,和可以年产四百万吨钢、在达到设计能力后可以年产七百万吨钢的小转炉。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要比在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得多,广泛得多。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着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材,使科学技术人员具备有充分地发展才能的环境,而且使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成为全民的财富而不受资本家的垄断和封锁。所以苏联在宇宙火箭、原子能和其他许多尖端科学技术方面远远地走在美国前头。艾森豪威尔企求在苏联领先的那些科学和技术方面赶上苏联,然而至今只有一个比一个大的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宇宙行星上天,只有苏联的宇宙火箭精确地射中了月球,美国统治集团只好望空兴叹。社会主义各国的建设经验证明: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越大,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而生产的高速度发展就越有保证。尽管国际反动分子把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的忘我劳动和冲天干劲污蔑是什么“奴役”“强迫劳动”,尽管他们把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度发展和跃进诅咒成什么一瞬即逝的现象或者危机四伏的东西,但是几十年来苏联和十多年来其他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一直是扶摇直上、繁荣茂盛,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一直是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地建设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正是:癫狗尽管一旁狂吠,骏马照旧向前飞奔。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结果,不仅使社会主义各国面貌迅速地改观,而且使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对比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在,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口占人类的35%,而他们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粮食占将近一半,棉花占43%。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工业产量方面已经超过资本主义体系。七年以后,由于比翼高飞的社会主义各国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社会主义体系的工业产量将占全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粮食、棉花的比重也将增加。因此,今后十年左右将是一个有决定意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社会主义体系将在物质生产领域取得压倒资本主义体系的胜利,这个胜利也就是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进步的最可靠的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