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解放军积极参加祖国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24
第5版()
专栏:

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解放军积极参加祖国建设
新华社23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从战争年代转向和平建设的十年中,发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了祖国建设事业。他们在巩固国防、加强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突击力量,出现在祖国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生产建设战线上,为祖国修下了四千六百多公里铁路,一万三千九百多公里公路和数万项水利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一直担负着打仗、做群众工作、进行生产的三大任务。十年来,他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949年,全国大陆刚刚解放的时候,他们在剿灭武装匪特安定社会秩序的同时,以十万大军开赴陇海铁路西段,迅速修复了天水——宝鸡、天水——兰州间的铁路。又派出十万人到鞍山钢铁厂、云南锡矿、青海淘金场等地,和工人一起铲荒草,修厂房,帮助恢复生产。接着,他们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在万山重叠的成渝路上,在黄河上游和昆仑山腰,在金沙江畔和雀儿山上,风餐露宿,修建铁路和公路。在治淮工地、官厅水库、荆江分洪等处,十万多名官兵披星戴月,挖河筑堤,参加抢修水利工程。以后,他们还参加了鹰厦铁路、包兰铁路、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汽车制造厂、浑沙渠道、十三陵水库等全国有名的重大工程的修建工作。几年来,有七百多万名干部和战士,转业、复员到工农业战线上。其中有三十多个成建制的师,近十万名技术人员开赴到祖国的边疆,垦荒地,建农场,为国家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
十年来,这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久经战争锻炼的人民军队,在国家建设中,一直担负着艰巨的工程任务。哪里最需要劳动力,他们就到哪里安营扎寨;哪里最艰险,他们就在哪里奋勇突击。康藏公路修建在“世界屋脊”上,全线工程平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施工中要穿过人迹稀少、空气稀薄的十四座大山和怒江、金沙江等十多条激流。战士们以往日南征北战的英雄气概,征服了冰川、流沙、冻土、悬崖、激流和严寒多变的气候,战斗了整整五年,使全长二千二百五十五公里的公路全线通车。险峻的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面,当地人民多年就盼望有一条阳关大道穿行其间。过去流传着:“千年冰峰无人开,要等仙女下凡来”的神话,今天被人民战士实现了。在修建这条乌鲁木齐到库尔勒公路的时候,战士们用钢绳攀过削壁千仞、无路可登的冰峰,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与冻土、铁岩搏斗。在“斩断天山腰,砍掉天山头”的豪迈口号下,计划三年完工的工程,一年半完成了。
铁道兵是一支有战斗作风的部队,当年在炮火底下抢修过许多条铁路。津浦路上的淮河大桥,被敌人炸得支离破碎,他们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修好了。修复陇海路上被称为“插翅难飞”的八号桥,他们也仅用了五十九天。在建国初期的一年中,他们在陇海、京汉、粤汉三大干线和浙赣、同蒲等铁路线上,修复的桥梁有二百六十七座,铁路一百四十六公里,通信线路九千多公里。近几年来,他们所担负的铁路修建工程也异常艰巨。他们修建的鹰厦铁路,穿行在丛山峻岭间,所开凿的大禾山隧道是我国最长的隧道之一,他们和民工一起修成的厦门海堤被称为
“移山填海”的奇迹。他们包修的包兰铁路的包头——银川段,要两跨黄河,七过河套四大干渠,还要穿过额尔多斯高原和沙漠瀚海。沿线终年黄尘漫天,水源奇缺,加上天气寒冷,修路条件十分恶劣。他们征服了沙漠,战胜奇寒水缺,使大西北的第二条铁路干线提前完工。
参加边疆建设的部队,克服了种种困难,也作出了优异成绩。最初到新疆的战士,宿地窝,吃煮麦,在亘古的荒原上挖开冰雪,抡起砍土馒,日复一日,开荒筑渠,使七百多万亩荒地、沼泽变成了良田。北大荒的转业军人在那大雁成群,虎狼栖身的地方,开出了五百多万亩耕地。甘肃河西走廊和渤海湾旁的军垦农场,也都开垦了大片的土地。他们生产的棉花、大豆和粮食,已供应着民食军用。在内蒙古自治区,哈里查布湖一直沉睡在草原上,战士们冒着狂风大雪,探得了宝藏,在三九隆冬发起了向“冰湖要碱”的战斗。在长城内外,还有一批战士长年居住在荒山秃岭上,植树造林,绿化着祖国的山河。
在水利建设工地上,官兵们都是以战斗姿态,与人民群众并肩劳动。十三陵水库要在洪水到来前完工,部队投入了整个工程所需人力的一半,严冬破土,昼夜奋战,使这一工程按时完成。密云水库有万余官兵参加修建,他们担负的是劈坡、开隧道等最艰巨的工程,由于他们每天都超额完成任务,十个军工支队荣获了十面冠军红旗。在这些工地上,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和青年战士一起担土运石;战功累累的独臂英雄和民工并肩作战;刘锦等烈士为堵住被洪水冲破的大坝决口,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成了鼓舞人们奋发建设祖国的力量。
各个军种、兵种还以大量的现代化装备和技术力量,支援了工农业建设事业。几年来,人民空军不断派出飞机,为武钢、包钢等工业基地运送材料,到灾区空投物资,往黄河上游轰炸冰坝,给遭受虫害的农田撒放灭虫药粉,为大雪围困的羊群空投饲料等。人民海军在祖国的海洋上,对渔民、船员亲如兄弟,遇险抢险,遇难救难。有一次,东海上遇到狂风暴雨,海军的舰艇星夜出动,在渔场上巡行了三天三夜,找回了遇险的四百十一只渔船,救出了九百多名落水渔民。他们还派出舰艇,帮助地方航运部门运送物品和旅客,千方百计支援着国家建设。在通信兵部队里,广大官兵正在积极为农村架电话线,安广播器。装甲兵、工程兵、炮兵和后勤部门等,也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拖拉机手、汽车驾驶员、工程技术员、医务人员和各种技术工人。有的部队还协助人民公社建工厂,开医院,兴办了不少福利事业。
军队参加国家建设是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劳动中,官兵们常常和人民群众共甘苦、同劳动,这就大大密切了军政关系和军民关系。近年来,许多部队和地方党组织在相互支援的基础上,从生产建设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文化生活、民兵训练等进行全面协作。农忙季节,军民一起抢种抢收;遇到自然灾害,军民并肩抗旱防洪。沿海有些地方,军队和人民还一起歼灭敌人,一起下海捕鱼,一起上夜校学文化。有一次,渔山列岛海面刮了四十多天大风,交通断绝,渔民断了粮,战士们拿出自己的粮食,同渔民一起喝稀饭,共度风灾。在这同时,部队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部队要盖营房,人民群众帮助运送砖瓦木料;部队进行农副业生产,人民公社派来了技术人员,有时部队外出执勤,驻地人民还主动帮助翻地、下种、浇菜、喂猪。在假日或休息时间,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常常提篮携罐来部队“串门”,战士们也常常到人民公社去走“亲戚”。人民群众编歌谣颂扬这种军民友情说:“军与民,骨肉亲,鱼水相处心连心;军帮民,民帮军,携手并肩齐跃进。”
军队在参加国家建设中,大大提高了官兵们的政治觉悟。许多人在劳动中说:我亲眼见到国家建设的规模和远景,看到人民的冲天干劲和雄伟力量之后,增强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和意志。十年来,官兵们深深体会到:在和平建设时期,军队参加国家建设是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并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重要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