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增产保收 思想先行 周家公社东宁管理区大破“秋收损失粮食不可避免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26
第8版()
专栏:

增产保收 思想先行
周家公社东宁管理区大破“秋收损失粮食不可避免论”
据黑龙江日报消息 黑龙江双城县周家人民公社东宁管理区,针对历年秋收工作中的最大思想问题——秋收损失粮食不可避免论,最近开展了一次全民性的大辩论,从思想上为搞好秋收作了准备。
东宁管理区大田作物生育良好,群众说:“我们管理区今年的庄稼是:豆荚肥大秸没脚(从根部就分杈),高粱穗大压弯腰,谷子长的粗又壮,苞米多是两个棒。”看到这样的丰收景象,前些天,社员就议论如何收秋。珍惜粮食的人们在计划着如何防止损失粮食,他们说:“由春到夏,一棵庄稼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遍手,一个穗、一个粒都是用汗珠换来的,绝对不能让它白白地丢掉。”可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东粮西舍”,“大收之年,损失一些不算什么。”甚至有些管理区和生产队干部,也附和着这种说法,认为秋收中损失浪费粮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管理区党支部根据这些思想情况,立即提出了在秋收中能不能做到避免糟踏粮食这样一个问题,组织群众展开辩论。问题一经提出,人们便在打麦场上、在田间、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纷纷地辩论起来了。持有陈旧观点的人认为:今年的庄稼好,就是人心不齐,秋收的时候糟损一些是免不了的。特别是今年庄稼长的好,成熟时间前后差不多,收割工作既催手又费工,怎样也干不过来。想细也细不了。他们还举例说:“过去小农经济的时候,那一公顷地到秋天不得糟损个三斗、五斗的!”那么,人心究竟齐不齐?粮食损失是不是一定不可避免?现在的人民公社和过去的小农经济是否相同?对这些问题另外一些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刘宝和说:“若说人的觉悟有高有低这我同意,可是也得看到,几年来群众觉悟都有提高。去年大跃进以来,咱们管理区光十好社员就有一半;人民公社成立后,实行了三级核算,大家对政策摸了底,干的就更有劲;就是有个别人差一些,大家也能把他带起来了。”党员李之接着说:“要把现在咱们的人民公社和过去的小农经济相比,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过去的小农经济是一家一户,人少力弱,秋收期间的活计是又多又急,想细收也细不了;人民公社是人多力大,只要组织得好,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不能总是用旧眼光看现在。”第一生产队长崔洪福在辩论中说:“还要看我们干劲足不足,事在人为。我们干劲足,就能克服困难,又快又好地完成秋收任务。就拿去年咱们公社的秋收工作来说,那时大家干劲冲天,苦干巧干,结果不但比前年提前半个多月收完了庄稼,还抽出二十个劳动力深翻地。今年要再继续这样干,一定会把秋收工作搞的更好。”结果还是这些新看法说倒了前面的旧看法。
鼠雀和牲畜祸害庄稼,在过去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认为秋收中损失粮食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又抓住这一点发言了。他们说:“丰收丰收,必有一丢”,“鼠咬雀吃免不了,收到囤里才算粮”。秋收中能不能避免鼠、雀、牲畜祸害庄稼呢?第四生产队老农袁有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收庄稼一个是快,一个是细。今年咱公社人手多、力量足,高粱随割随拉;大豆拉打结合。生产队都挖场院壕,垛底用草垫、垛尖用草盖;再执行好牲畜看管制度,就一定能做到猪吃不着,马啃不着,保证十成年景十成收,一粒也不丢。”
持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还认为:“收割庄稼是‘毛楞’活(大手大足的意思),计划挺好,干起来就什么都不顾了。”这反映着如何坚持制度、坚持认真检查和领导上如何全面合理安排活计,做到快收细收的问题。第四生产队队长李海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我们队计划在今年秋收中把九十个辅助劳动力都发动起来,可折成六十五个整劳动力。这样每个劳动力平均不到四公顷地,可做到随熟随收;然后再用10%的辅助劳动力拣庄稼,用一个人看场院;做到事事有计划,处处安排好,坚持执行检查制度,发动群众互相监督,教育大家都知道细收快收、增产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这样,你就叫他‘毛楞’他也不再‘毛楞’了。”
那么,秋收中因为作业粗糙、收获不适时等原因会损失多少粮食呢?一部分人把这比喻为吃饭掉几个饭粒,没什么了不起,用不着大惊小怪!可是大家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全管理区今年的大田作物是六百二十九公顷,如果做到细致收割,和常年的秋收比较,每公顷大豆约可多收三百六十斤,高粱多收一百五十斤,谷子、苞米各可多收一百斤,这样平均每公顷即可多收近二百斤,总计起来就是十二万多斤,等于三十多公顷地的总产量,平均每个劳动日可多分一斤七两。社员姜天德说:“算了这笔大账,再也别认为损失粮食是小事了。今年说什么也得细点收,把粮食全部收到家。”
经过几天来的辩论,群众的思想认识逐渐明确,都认为只要细收细打,看护好场院,避免牲畜、家禽祸害,秋收完全可以做到不糟踏粮食。在这个基础上,党支部领导群众制订了秋收增产保收计划,提出了“一早”“三快”“四净”的措施。“一早”是要适时早割,大豆秸和谷子脖上没水、高粱粒没有白根的时候就要动手割,防止晚割掉粒;“三快”是快割、快拉、快打,提倡就地建场院,做到割拉打结合;但是快中必须有细,反对因快就粗糙以致损失粮食的作法。为保证做到快收细收,要求全管理区占人口50%以上的人参加秋收。同时把食堂办好,将托儿所、幼儿园等福利事业办好,适应秋收需要。“四净”是要作到地净、场净、道路净、秸棵打净。为了保证这些措施的兑现,必须注意技术训练,提倡老社员带好徒弟,交流收割经验;同时建立验收制度,互相监督、互相检查、及时验收。与此相适应地建立牲畜看管、防火等公约,以防止损失粮食和确保秋收安全。
目前,这个管理区已经将全部大车修理好,准备好了收割工具,平出了四个大场院,修好了田间道路,打好了绳套,准备了食粮,已着手整顿托儿所等组织,秋收大战已经揭开。(附图片)
为夺取晚稻超产多收,广东花县花山公社永乐大队社员在田间追肥,大攻穗粒关。新华社记者 郭伟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