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在华灯初放的天安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27
第12版()
专栏:十年颂歌

在华灯初放的天安门
张沛
像在桂冠上镶起一溜溜珍珠,崭新壮丽的天安门广场,竖起了一行行淡黄色浅灰色的美丽灯柱。当西山的晚霞消失,夜幕轻轻落下的时候,一片乳白色的灯光,给广场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在这纯洁的、柔和的、令人陶醉的灯光下,散布着一种安谧的肃穆气氛。广场上的每一块花岗石,每一行方砖;每一株油松,每一棵垂柳,似乎都在静静地、静静地等待着一个伟大的时刻——我们光荣的共和国的十周年。
近些日子,有多少人乘着黄昏来到这华灯初放的天安门呵,你是在这里度过几十个春秋的老北京?你是参加过1949年建国大典的转业战士?你是一个刚刚考进大学第一回来到北京的南方姑娘?你们似乎都在悠闲地散步,可是我知道在你们的心里,正翻腾着历史的风雨,正燃烧着征服未来的火焰……。
像许多首都的公民一样,这些天我常常来到天安门。每来一次,都增加一次喜悦: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子又拆除了一面,浅灰色的大理石圆柱露出来了;花岗石又铺好了一片;小树又栽上了一行;灯柱又安上了一个……。一个黄昏,我看见油漆工爬得高高的,在庞大的华盖似的灯架上涂上了最后一遍油。又一个黄昏,迎接我的是镶上了一串串珍珠的透明的广场,灯亮了!广场上的明灯,给每个过路人带来了欢乐,公共汽车里的乘客虽然互不认识,也都自然地交换一句赞美的语言。灯放出的不只是光明,还放出了我们国家飞速前进的脚步声。这洁白的、柔美的灯光呵,也把我的思考带回到一个艰难的年代。
1942年,陕甘宁边区的革命人民经历着一场严重的斗争。日本侵略者从黄河东面向我们炮击,国民党反动派从南面、西面、北面紧紧地包围着我们。他们怀着一个卑鄙的目的:把共产党困死在陕北高原。我们缺乏粮食也缺乏衣服,但我们丝毫不缺乏革命的必胜信心。我们开荒,我们纺线,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天黑下来了,高原上一片苍茫,我们从窑洞的木板架上,取下一个破碗,碗里装着最后的几钱灯油。从破棉裤里掏出一小撮发黑的棉絮,搓成一个灯捻,于是,我们的窑洞里有了光明。多么微弱的光呵,然而它帮助我们从用粗糙的马兰草纸印的书籍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小油灯的烟很快把我们的鼻孔熏黑了,但没有等我们读完最后一页,油尽了,灯灭了。“如果现在有一个五度的电灯多好呵。”黑暗中有人用俏皮的希望的声音说话。“电灯当然会有的,就像革命必然要胜利一样。”这是我们所有人的乐观的声音。黑夜过去就是黎明,我们怀着坚强的信念在土炕上躺下睡了。
今天,当我喜悦地在天安门广场的优美的电灯光下散步的时候,我怀念起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曾经和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作过侣伴的那些小油灯。小油灯呵,你微弱的光芒也为革命出过力,也为今天在天安门竖立那些高大的、庄严的、美丽的灯柱作过建设和施工的准备。
强烈的聚光灯从下往上把人民大会堂照得闪闪发光。我走近这个举国无比的伟大建筑,用手轻轻地摸摸那些光滑的大理石圆柱,再看看高高悬在屋檐上的红色的庄严的国徽,我听到在我旁边的几个过路人互相说着同样的话:“真好呀,真快呀!”这是首都公民们的共同的评语。仅仅十个月,我们的设计师、工程师和成万的建筑工人,造成了一座比故宫的全部有效面积还要大的建筑,像神话一样,突然从地面上长出一座新的人民的宫殿。那些胆怯的、对群众移山倒海的伟大力量抱着怀疑态度的、只善于指指划划的可悲的同志,现在你们看一眼这个高速度建成的雄伟建筑,脸上不觉得有些发烧吗?
在玉兰花形的婷婷玉立的灯柱下,我想起了另一条战线上高速度前进的人们——我们的钢铁工人。朋友,当我们赞美这座宏大的精美的建筑时,我们不会忘记在这个结构复杂的大建筑的顶上,有一个由十二榀钢梁组成的、六十米跨度的巨型钢屋架,没有它,就不可能建造起这个没有一根柱子的万人大厅。是我们的钢铁工人提供了这个巨大的钢屋架。也许你觉得这是一件平常的事,可是如果你知道仅仅十年以前,我国的工业,不仅不能为建筑业提供这样庞大复杂的钢屋架,就是造房子用的地板、瓷砖和门上的铜把子也都要从外国运来。官僚资产阶级,非但不以为这是一种羞耻,相反认为这是一种豪华和高贵的标志。
在现在,有许许多多看起来是平常的事,而在十年以前,是被认为中国人绝不可能办到的事。就在这华灯初放的天安门,我们找到了这种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的鲜明标记。
夜已深,秋风飒飒。远处,全新的同样宏伟的北京车站的钟声有节凑地敲打着,它像是庆贺北京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工人,在首都的十大建筑工程上取得了高速度的决定性胜利;它像是为披上新装的北京在欢乐歌唱。
我踏上了公共汽车,沿着灯光齐放的长安街回家了。我愉快地坐在柔软的皮椅上,注视着窗外一个个飞快后退的灯柱,旁边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正在甜睡的孩子,车前车后是一群谈笑着的充满着活力的男女青年。一个突然的思念又把我带回到一个遥远的年代。
1939年,一支几千人就像现在汽车上的这样年青的男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延安出发到敌人后方去。经过长途的行军,队伍过了汾河。接着就从太原附近的敌人据点中间穿过日本侵略者的封锁线,这一晚走了一百二十里。这是一个漆黑的秋夜,急行军使得人们两腿酸麻,过度的疲劳袭击着每一个人,如果躺下来,在几秒钟内就可呼呼入睡。可是斗争的意志比疲劳还要顽强,队伍胜利地突破了封锁。当人们跨过同蒲路的时候,有人弯下腰在黑暗中用手摸了摸冰凉的钢轨。他没有说话,可是每个人的心里都在说话:我们将来一定要有火车、要有汽车、要有飞机……。
公共汽车在夜晚的大道上急速奔驰,我的思念又从昨天回到了今天和明天。我们今天已经能自己制造火车头、制造汽车、制造飞机了,可是我们所达到的成就和我们将来所要达到的目标比较起来,还只是一个开头呵。路还长,斗争还要继续,但我们一定能用高速度的步伐,提前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
车子停了,服务员热情的声音告诉我:到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