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跋山涉水架铁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05
第4版()
专栏:

跋山涉水架铁龙
本报记者 高庆琪
兰青铁路通车西宁了。作为这条线路建设过程的一个目睹者,对于曾经转战巴山蜀水之间的筑路英雄们创造的这一重大成就怎能不满腹激情?是他们,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用最快的速度添补起了地图上的这条虚线;是他们,和青海各族人民一起,战胜了重重困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
搏战黄河
兰青铁路通向青海的第一座门户,就是距离兰新铁路河口车站九公里的黄河大桥。能不能及时架起黄河大桥,是能否提前通车西宁的关键。去年6月份大桥一动工,碰上了洪水期。黄河大桥施工点正处在黄河和湟水的汇合点,水流湍急,施工中有许多困难。当时有人认为,在洪水期不能施工,理由是多少年来没有过这种先例。而广大职工却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敲开这座大门。
要黄河让路!指挥这座大桥施工的西宁铁路局第二工程处党组织下定决心,领导广大职工同洪水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开工以后,连续遭到了十余次数十年来少有的洪峰的袭击。几十吨重的木笼下沉以后就被冲走了,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但是,天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英雄的人们。第一桥梁工程队的工程师和工人在摸清洪水规律以后,共同研究出“围囹筑岛钢板桩围堰加木笼防护”和从两峰向中间推进、先修浅水墩后修深水墩的施工方法,巧妙地避过了黄河洪峰。
在修筑最后的一座桥墩——五号桥墩的时候,沉井下沉时要穿过七、八米厚的河床大孤石层。快到达岩层的时候,汹涌的河水向沉井里涌进。工人们把仅有的十三部抽水机都开动了,也抽不干沉井里的水。用土袋、棉花填堵,也抵抗不住沉井外十三米深的水的压力。最后经过工程师和工人研究,采取了在沉井外水中灌浆法,才制服了洪水,使沉井迅速下到岩层。
五号桥墩筑出水面是在今年5月份。全长二百四十米的七墩八孔黄河大桥,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完工。
各族人民的心
为了使兰青铁路早日修到西宁,在去年冬季,人民公社、部队、机关、学校有数以万计的人群赶赴铁路沿线,安营下寨;其中有回、土、藏、汉等各族青年男女。他们在铁路工人指导下,从一个山头奔向另一个山头,开山凿石,运土打夯。在整个冬季,民工们共完成了三百多万土石方工程。
在西宁枢纽站,青海省的广大干部、学校师生、部队官兵拉着小木车,顶着凛冽的西北风涌向工地。他们用铁镐敲破冻土,垫平车站的路基,到处是欢快的劳动的人群。
青海各族人民盼望铁路已经不是一天了!今天,许多人都为这条幸福之路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快步进西宁
越过一座座桥梁,跨过一重重山峦,铺轨架桥机迅速向西宁挺进。青海省各族人民多少只眼睛在注视着筑路英雄们!
9月16日上午,架桥分队到达了湟水上的最后一座大桥——湟水八号大桥,距离西宁还有二十八公里。队部党组织把提前在10月1日通车西宁的计划交给工人讨论,四十几个架桥工人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号召的鼓舞下,一致保证在9月25日提前实现计划。
顾不得秋夜的寒风,工人们日夜忙碌着。稳梁组做好桥头准备工作以后,紧接着就在组长吴德新带领下,从桥头跑到岸上,帮助捆梁组捆绑桥梁。个个工序衔接得十分严密。架设第二孔梁只用了三小时十七分钟,创造了惊人的纪录。最后,湟水八号大桥比原计划提前架完,兰青铁路河口、西宁段的铺轨工程在9月22日胜利结束,火车提前开进了西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