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岳西十六万亩中稻亩产超千斤 扬中出现中稻千斤管理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11
第3版()
专栏:

  岳西十六万亩中稻亩产超千斤
扬中出现中稻千斤管理区
据新华社合肥讯 安徽岳西县中稻大丰收。全县二十一万亩中稻已经收割脱粒十六万亩,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其中平均亩产一千五百四十一斤以上的有七万九千零九十三亩。溪河人民公社三千亩连片中稻,平均亩产二千二百斤。  岳西县地处山区,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向有种中稻习惯。今年一开春,县委就认真地分析了新的形势和有利条件,坚定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实现今年继续大跃进的信心。接着又在全县范围内,对1958年大跃进的经验,进行了全民性总结,充分地集中和发挥了广大群众的智慧,进一步充实了增产措施。在领导生产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既注意具体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又注意抓思想、抓生活,积极组织参观评比、召开现场会议和开展增产竞赛,不断鼓舞广大群众的干劲,保证了各项增产措施的贯彻实现。
岳西县今年的春耕准备工作做得既早又充分。为防治稻苞虫、稻螟虫,去冬就进行了拾稻兜、犁冬板、和清除田埂垛草等工作。各人民公社在大办钢铁的同时,还安排劳力兴修了水利工程。在备耕前又调剂了良种,添修了工具;积造了大批肥料。因而争取了时间,使插秧季节比往年提早了十五至二十天,每亩施基肥八百到一千担,绿肥一千斤,普遍推行了三乘六寸合理密植。
在争取中稻丰收的斗争中,全县还战胜了百年少有的干旱,一般地区连续干旱六十多天,少数地区达八十余天,受旱面积占全县农作物面积的30%左右。在这严重旱情下,广大干部、群众以冲天干劲,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一方面合理调节用水;另方面开展劳力大协作。全县75%的劳力都投入抗旱斗争。在这一段时间,全县除动用原有的水利设施外,还开挖了一万二千多条水沟和一千多眼水井以及其他的大批水利工程,因而使全县中稻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有水灌溉,保证了普遍大丰收。
现在,全县人民在中稻大丰收的鼓舞下,正在积极加强晚秋作物的管理和加紧秋种,他们决心用更新更大的成绩,来响应党的增产节约号召。
新华社南京10日电 江苏扬中县兴隆人民公社福德管理区五百四十八点七六亩中稻平均亩产一千零八十三斤七两半,比大丰收的1958年增长47.2%。这样大面积的水稻高额丰收,是在党的领导下,反右倾、鼓干劲,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
今年当管理区领导上提出中稻亩产一千零五十斤指标时,有些人说:高级社以前,每亩只收三四百斤,去年大跃进,亩产七百多斤,增产已经到顶了。这时,党支部就领导干部和群众开展能不能再增产、敢不敢再跃进的大辩论。大家认为,解放几年来,产量虽然节节上升,但是,圩与圩、田与田之间产量高低悬殊很大,土地增产仍有很大潜力。并且,去年已经有几亩水稻每亩产量达到一千零五十六斤,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就能实现一千多斤的高产指标。通过大辩论,千斤指标开始在广大社员思想上扎根,人人想千斤,干千斤。接着,全管理区开展了一个干部带头,人人动手,户户积肥的声势浩大的积肥运动,在夏栽前就积了稻田基肥十六万多担,平均每亩二百六十担,加上绿肥大丰收,亩亩都上足了肥料。猛攻三类苗时,也有人信心不足,认为穗、粒已经形成,无需再追肥。后来经过算增产粮食账,大破“定局”论,社员们鼓足干劲,利用夏天遍地皆青的有利条件,大搞青草肥,五百四十八亩多水稻普遍追肥三、四次,终于消灭了三类苗。
福德管理区靠近江边,地势低洼,虽经多年兴修水利,仍有三个低洼圩的二百三十五亩田受涝不能高产。公社化后,大批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加上统一调配劳力,管理区开浚了两条支港,使水利条件大大改善,过去连下一百三十毫米雨就形成严重内涝,现在连下三百毫米雨也能及时排泄。同时,由于统一规划,因地种植,一百零四点五亩死黄土经过改良后产量也由公社化前的亩产五百斤提高到九百九十点一二斤,保证了大面积和大幅度的增产。
这个管理区在培育中稻中,自始至终因地制宜地全面贯彻了“八字宪法”。他们主要抓住以下几个主要措施:早播种、早栽秧,早追肥,早加工,早烤田,做到不误季节,坚持密植规格,深翻晒垡,施足基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