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水瓶、大褂及其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13
第8版()
专栏:

  水瓶、大褂及其他
  云飞扬
同志,看了文末这张粗略的统计表,你有什么感想呢?也许你要问:解放前安徽省涡阳县纪伦寨村农民的购买力,究竟低到怎样的程度?如果真要统计,那只有交白卷。从下面几个小故事里,你会找到真正的答案。

1947年秋后的一天,村上一个名叫蛮子的农民,到村南拾粪无意中拣到了一个热水瓶。水瓶是一支国民党残匪,在我军紧紧追击下,仓惶逃窜时丢掉的。当时,蛮子以及全村群众,都不晓得它是个啥东西。蛮子暗暗地把水瓶带回家,关起门来把水瓶胆弄坏了,怀着十分惋惜的心情,拿个空壳出来叫大家看,全村人都轰动起来,说“蛮子把个什么宝贝弄坏了”。青年人不信邪,听说是国民党军队丢掉的,认定它是个不祥之物——炸弹,或是什么有毒的家伙,因此都为蛮子捏把汗:把它弄炸了,还没被炸死!
这个谜,一直到解放以后才揭开,解放前城市里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没有农民的份,水瓶就不说了,甚至连块洋布头都很稀罕。
一件大褂穿了三十多个新郎
这里过去有个风俗,新郎婚后拜岳丈的那一天,要穿洋布大褂。在这个特别穷困的纪伦寨,洋布大褂简直是个“无价宝”,除了地主、富农,连中农也难得制一件,因此那时纪伦寨的青年人结婚时,为借洋布大褂伤透了脑筋。纪保初父亲婚后,只好硬着头皮,穿件粗布大褂去见老丈人。纪明新父亲结婚时,特意跑到邻村,向中农贾宗耀去借,贾宗耀这件半旧不新的洋布大褂,一共借给了三十多个新郎穿过。那时候,穷人家的闺女出嫁,想穿件洋布的衣裳,更是难上难,纪伦寨甭说了,邻村的光景也差不多。张庄张王氏结婚时穿的件洋布褂,是她母亲的嫁妆,她穿了几天又藏起来留给女儿出嫁时穿,一件衣服婆孙三代穿了六十年。
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了。解放十年来,纪伦寨群众,在积极存款储蓄的同时(现在存款达两千二百元),根据需要添置自己心爱的生活日用品。全村八十四户就有一百零五个水瓶,至于洋布衣服已是家家有,人人穿,很难一一统计出来。听说纪保初是今年春天结婚的,我去访问他。他笑着说:“俺和爹爹结婚时的晨光不同了。”他自己缝了一身新,给新娘缝了七件衣服,还扯了两件衣裳里子,棉衣、夹衣、单衣,四季衣服俱全。新娘穿的那条红棉裤,还是灯芯绒的呢。
小云十岁
建国十年,小云也健康地成长十个年头了。看她那样天真活泼,谁想到她这条命,还是从荒地里拾来的呢?
小云的家过去贫如水洗,奶奶成年累月地领着爹在外逃荒要饭,全家六口人只有一床破棉絮;爹还被国民党抓去当了两年兵。解放初期全家生活还是很苦。这时小云出世了,爹娘当时看不清未来的好光景,只觉又多了一张嘴,眼前日子不好熬,想起过去逃荒在外,见到人家卖女的事,心中不寒而栗,于是心一横,噙着眼泪,连夜把刚生下来的小云,丢到村南的荒地里。
幸亏当时县里下来搞生产救灾的干部发现的早,把她从一堆苍蝇里救回家。村农会又拿出衣服、白面和钱,小云才算留在人世上。
小云一岁一岁地长大了,家里的日子一天好似一天,自从办起人民公社后,全家生活更美好了。五口人就有三床好棉被,除了洋布的衣服不算,还有卫生衣、毛衣、胶鞋、球鞋和两支钢笔;存款二十多元;家里还养了两头猪、一只羊、九只鸡和鸭。公社实行吃饭不要钱,还常常分到水果吃。
小云放羊回来,吃着水果亲切地叫声“爹”,她爹——公社饲养员纪保章,无限感慨,常常摸着八岁小儿子的头,对人说:要不是共产党,甭说小云啦,连这孩子也是活不成的啊!
〔原载“安徽日报”〕(附图表)
  纪伦寨村(84户)生活用品增长统计表
  年度 卫生褂裤(件) 毛线衣(件) 棉被 被单 水瓶 胶鞋 雨伞 瓷盆 钢笔 手电筒
  1949 60 6 3 3 3
  1958 72 51 372 64 58 101 39 28 125 31
  1959 154 93 478 128 105 212 78 49 219 69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