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康金井公社粮食增产六成经济作物全面高产 有公社才有这样大丰收 社员用事实驳倒大丰收是“天赐”的论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15
第4版()
专栏:

  康金井公社粮食增产六成经济作物全面高产
有公社才有这样大丰收
社员用事实驳倒大丰收是“天赐”的论调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 今年的农业大丰收怎样来的?呼兰县康金井人民公社广大社员一致认为不是什么“老天爷睁了眼”,而是人民公社发挥了它组织大生产的优越性的结果。
全面的空前大丰收
今年康金井人民公社夏、秋作物的大丰收是空前的、全面的。全社种植的一万九千八百亩小麦,平均每亩产量比1958年提高22.2%;两万三千五百多亩亚麻,平均每亩产量比1958年提高72.4%;现在,大秋作物的收获工作进行得轰轰烈烈。今年的大秋作物长得也特别好,大豆每棵结荚六、七十个,大部分荚都有三、四个粒,顶梢上也都长得鼓溜溜的;农民用“高粱穗大赛油瓶,苞米棒长赛棒槌”来形容这两种庄稼;一万四千九百多亩甜菜预计亩产达到两千三百三十多斤。1958年因为甜菜高产获得国家奖励的永贵管理区,今年的五百一十亩甜菜预计每亩产量可达三千三百多斤。其它杂粮、小油料以及秋菜,也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好收成。据普查、典型地预测和打了一部分场的结果证明,今年的粮食作物(包括大豆)平均亩产可达三百三十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78.6%,谷物播种面积虽然比去年减少7%,总产量还将提高59.7%。社员们眼瞅着粮食心里笑,都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好收成!
不是“老天爷”的恩赐
有人说今年庄稼长得好是因为“风调雨顺”,康金井公社广大社员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反问道:像这样的年头早先也有过,庄稼怎么没长这么好呢?这里的老年人还记得,近几十年来,1932年和1952年算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头了,可是那时候好庄稼不仅赶不上现在,就是有好庄稼也是一疙瘩一块的,像今年这样全面大丰收,还从未见过。根据老社员李云阁回忆,1932年他给一个外号叫做张扒皮的富农扛活,那是头等地,平常年景一亩地也比别人多打几十斤,可是那年他种的九亩地每亩也只打一百五、六十斤;那些花不起工夫侍弄不上地的户,打的粮食更少了。1952年由于党领导的互助合作运动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可是粮食产量也还是比不上今年。社员沈玉廷说,他在1952年种六十七亩地,每亩粮豆平均产量只有一百六、七十斤,同时最好的土地亩产也只有二百多斤。为什么自然条件相差无几,甚至今年还遭到了三十多天的春旱,收成还这样好呢?农民用切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没有人民公社是办不到的。”
1958年的大跃进,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当时康金井乡的十二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为社小力薄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了,他们曾自动地联合起来组成了大社。附近的历井、许堡、刘家等乡也申请加入了这个大社。毛主席提出“人民公社好”以后,给了他们以极大的鼓舞,使他们找到了明确的方向,于是就在原来四个乡、三十六个高级社的基础上建成了现在的人民公社。由于公社这种形式为发展生产创造了优于高级社的条件,所以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充分发挥了它的巨大力量,使农业生产和副业、工业、畜牧业以及社员文化生活福利事业获得了全面的大发展。
统一规划因地种植
由于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这就便于统一领导和规划、安排全公社的生产。康金井人民公社建成之后,党委在规划公社的全面生产同时,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提高也进行了规划。首先是打破了高级社时期作物种植面积分布的局限性,根据各管理区的土质、自然资源等条件实行因地种植。西部九个管理区地势较洼,春季亢旱,公社在分配作物种植面积时确定他们多种小麦、亚麻和水稻;中部二十四个管理区是平川地,以种植粮、豆为主;三个位于丘陵地带、土质较差的管理区,除了种植粮食作物以外,还注意发展林业生产。这种全面安排的方法今年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西部的依兰管理区种小麦很合适,去年由于农业社的经营范围的限制,只种九百六十亩,今年公社分配给他们种两千一百多亩小麦,结果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一百九十多斤,比1958年提高30%多。东部各个管理区的平川地适合大豆生长,今年多种了大豆,结果亩产比去年全社平均产量提高85%左右。本着郊区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在土质较好、交通方便的康金井镇建立了专业的蔬菜生产队,蔬菜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倍多,因此今年蔬菜产量大大增加,及时地供应了城市的需要。公社还利用统一领导和规划生产这个有利条件,调整了各管理区的地块,改小面积种植为大面积种植。公社还充分地利用了土地,消灭了不少荒地格、空地头、茅道,全社因此增加的土地就约有两千亩。公社西部有几万亩荒地,多少年来想开垦而无力实现,公社建成后集中十五部拖拉机,在四十天内就开荒一万一千四百亩,今年在这些荒地上播种的亚麻和大豆获得了很好的收成。
“八字宪法”开花结果
今年的农业大丰收也是由于公社有可能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结果。公社人多力量大,在深耕土地、兴修水利、积肥等方面组织大生产,使工效大大提高。去年人民公社刚一成立,就遇到了炼铁、秋收和翻地三大任务,而且各项工作的时间都很紧迫。可是人民公社组织了专业队伍炼铁,发动妇女参加秋收,从而保证了全公社能够组织一万多人突击翻耕土地,使71%的土地得到了秋翻,等于过去秋翻地的三倍;公社统一组织了水利队伍,现已打机井四十眼,水库第一期工程在今年春天完工,已经浇灌两千五百多亩稻田,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收成;去冬今春的积肥运动,使三十万亩土地都施了一次肥(亩施四千斤左右),消灭了白茬地;全社组织种子串换,使全社实现了良种化;在耕作方面,实行缩垅增行,作到了合理密植,庄稼的株数比往年增加20%;工具改革、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妇女立下了巨大功劳
公社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使从事农业的男劳动力比过去减少了20%左右,“八字宪法”的贯彻又使农业生产工作量比过去大大增加,为什么农业生产和其它各项生产任务还完成得这样好呢?这是因为在成立人民公社之后由于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按劳分配”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社员们的觉悟和劳动积极性比过去大大提高了。公社化后,70%的社员达到月月满勤,劳动效率一般提高30%左右。公社化后办起来的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缝纫组等福利设施起了很大作用,许多过去为家务事所累的妇女,也有机会参加生产了。现在90%有劳动能力的妇女都参加了生产,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们为今年大丰产立下了大功劳。
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农业生产的大丰收,还因为公社是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组织,各行业对农业的支援也起了重大作用。公社化前这里只有八家手工业作坊,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公社化后建立了十三个工厂,这些工厂在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过去修理新式农具必须到六十里远的县城去,现在在本社农具厂就可以修理;过去使用笨碾子磨推米轧面,浪费很多人力畜力,现在各管理区绝大部分粮食由制米厂加工,仅这一项就节省了数以万计的人马工。商业工作也积极支援农业生产,今年春天蔬菜播种面积骤增,菜籽感到不足,商业部门就四出采购,终于保证了需要。中、小学生们在突击翻地、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