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秋夜浮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16
第8版()
专栏:

  秋夜浮想
  谢逸
  灯下拆读侄儿从乡下寄来的信,里面有这么一段:“对门老和爷今天顶高兴,一次领了两个月的工资,就到供销部买了八尺蓝布,说是要做一件棉衣,还买了一张新棉被,一路上笑哈哈的,逢人就说:‘哪哪,你摸一摸看,试摸一摸看,多软熟的棉被哩’。人家不看,他硬拦着人家不给走。”
老和爷从前是个寡老汉,抬轿、打零工过日子,满脸皱纹,还有些驼背,土改以后才成家,那时生活还不怎么好,几十年没有买过新棉衣新棉被,如今却一下子都买起来了……读着信,真是说不出的高兴,现在正是中秋,夜凉如水,西风从窗外冷嗖嗖的吹进来,我只穿着一件单衣,但并不觉得寒冷,反之,心里却是热呼呼的。
买棉被做棉衣,并不只是老和爷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人。这样的事例,报上报道得很多,到处可以看见。前几天我到南宁郊区中苏友好公社麻村大队去走一趟,这个队是公社中比较差的一队,党支部黄书记对我说:“过去我们这个大队,只有30%的人家有棉被过冬,如今呢,嘿,是百分之百,过节放假,哪个又不穿上新衣裳,欢欢喜喜的?”
十年的辛勤耕耘,现在是开花结果了,人们基本上摆脱了饥寒的侵袭,跨进了饱温的欢乐境地。而十年以前,从1949年直追溯到唐宋或者更远一些,都未曾有过这种情景。那时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时是:“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寒衣未剪裁。”(黄仲则)那时是:“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白居易:村居苦寒)那时是:“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那时是:“路有冻死骨”(杜甫)够了,就是这些诗句,已画出了一幅凄凉痛苦的饥寒图,穷苦人家是在寒风里颤抖呻吟,他们是在雪地里倒了下来。尽管不断的改朝换代,姓张的做了皇帝后来又换了姓李的,从黎元洪一直到蒋介石,但穷人的挨饥受冻,却一点也没有改变,饿了几千年,也寒了几千年。
从1949年开始,就逐步的改变这一人间惨状,到今年,只不过经历了十年(其实不到十年)的时间,情况已经大变了。自古以来,吃饭是大事,穿衣也是大事,解决这一大事,并不是很容易的。你想,六亿五千万人,每人一件棉衣,该要多少棉,多少布?每户几张棉被,全国又该要多少斤棉花呢?十年来,一方面是生产发展了,棉花增产了,另方面是公社化和大跃进,人们觉悟提高,干劲足,收入也增加了。因此,几千年饥寒交迫的状态,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就基本上使它改观了。这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也显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强大威力。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主席:浪淘沙)从前,一张秋叶从树上落下来,人们就为寒衣的无着而发愁,因此,萧瑟的秋风给人间带来了凄凄惨惨戚戚,而现在呢?却是欢欢喜喜。你听,老和爷不是在裂着咀巴大笑么,麻村的农民兄弟不是心花怒放么?这是伟大的成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加以抹杀和污蔑的,人们爱护这一成果,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人们也懂得,今后只要遵循着党和毛主席所指出的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更加丰衣足食,其乐无穷的。现在又是秋风萧瑟的时候,但换了人间,即使真的风如利剑,雪似尖刀,那又岂奈我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