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国外学术论文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17
第7版()
专栏:

  国外学术论文摘要
  编者按:1959年第十期“学术译丛”今日出版,下面是其中两篇译文的摘要。
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的增长
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物质资料生产者”这个概念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说原始社会制度的生产力是社会的全体成员,那么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一部分社会成员就不再是物质资料生产者了。脑力劳动者,不管是希腊的哲学家也好,中世纪的科学家或十七世纪的数学家也好,都不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内。只有体力劳动者才是社会生产力。但是,为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而花费体力,为看管机器而进行体力劳动,也不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人们的普遍特征。对于现代生产来说,特别是对于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来说,这条标准就不够了,因为在这里是用机器来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把原料进行加工和变成成品也不需要直接利用工人的双手。
在大工业中,由于采用机器和劳动社会化,生产过程必然产生一些需要主要是应用人的脑力的职能,如监督机器的工作,不断改进机器等等。
发达的大生产包括着科学劳动,这种劳动是工业生产过程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劳动同工人的直接的体力活动一道创造物质财富。在工业企业试验室和科学研究机关里工作的、为物质生产领域服务的科学工作者,也包括在全部的工人集体之内。
可以断定,目前科学劳动在某些新的工业部门就已具有直接生产劳动的意义。例如,控制和监督原子反应堆里的核子过程,就需要使用科学劳动。控制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劳动也是如此。在这种条件下,科学工作者就变成看管和监督机器工作的生产人员。
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的增长,同创造物质资料的人类劳动的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关。
起初,人的活劳动是主要的力源。人直接进行一切劳动操作,使用劳动工具和控制劳动过程。人们的体力是生产的基本因素。大机器工业给劳动职能带来很大变化。大机器工业用机器系统代替了直接使用手工工具的职能,从而使看管机器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活动成为直接劳动的主要形式。
现在,人力和畜力作为力源来说,只占世界动力生产的1%左右。手工工具的比重大大减少了。因此,在现代高度机械化的生产中,劳动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职能:看管机器(机床工人的工作)与控制机器和生产过程。其中第一种职能主要是体力职能,第二种职能主要是脑力职能。
共产主义提出的任务是使生产摆脱看管机器的繁重费力的直接体力劳动和部分地摆脱控制机器的劳动。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实现生产自动化。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工作者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由自动机系统来进行。自动工作的机器系统执行着各种各样的生产职能,不要人直接参加,只要工人进行修理和调整工作,此外,人还有一个职能,就是监督自动机,这实质上是脑力工作。
生产自动化使看管机器的手工劳动成为多余的事情。占主要地位的将是监督机器工作和调整仪器的劳动。监督和控制自动机,以及发明和改进自动机的创造性工作,就成为组织生产的脑力劳动的领域。同轻微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脑力劳动将是“直接的生产的”劳动。
当然,这种活动也将要求有直接劳动即原来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质),因为即使在完全自动化生产中也需要有人的一定的体力。但是,这种直接的活劳动将不再是生产的主要基础。
毫无疑问,摆脱了纯粹机械职能的、由创造性智力内容充实起来的体力劳动,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也会保存下来。我们谈的只是体力劳动的无比减轻。
生产中的脑力劳动要摆脱许多最累人的和单调的职能,主要是从事创造性的探求。代替或减轻脑力劳动的机器,使得有可能扩大发明事业和整个科学创造事业的规模。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智力方面的意义就越来越大,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力的劳动者将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他们要把自己的活动同某些体力劳动结合起来。
     (摘自叶里梅耶克〔苏联〕:“脑力劳动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增长”一文)
人的全面发展和分工的消灭问题
共产主义的使命,是要产生资本主义条件下所不能产生的新型工作者。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著名原理所要求的,这个原理就是:社会经济形态不是以生产什么来区分,而是以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劳动手段生产来区分的。
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什么新的特征呢?今天技术进步的特点是什么呢?现阶段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方向,是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电力化和化学化。
完全的完善的自动化只适合于共产主义制度的性质,而和资本主义绝不相容。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自动化的事业上能够一时超过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完全的完善的自动化终究只有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实行。完全的生产自动化也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最重要的前提。自动化必然会引起劳动性质和工作者类型的根本变化,因为它所要求的不是仅仅以对机械的一般经验知识为基础的单纯技术上的“适应”,而是要求通晓生产的科学原理。这就是说,一切从事物质生产的人都应该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因而也就应该消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分工。
自动化会产生更深远的后果。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仅仅是分工的一个方面。马克思曾谈到与社会生产的区分有关的分工,确定了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单一分工之间的区别。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家曾经多次地直截了当地谈到这几种分工的消灭。消灭现有的分工,不能理解为每个人都将同等程度地和同样有效地从事任何一种劳动,各种生产之间的区别将会消灭,而应当理解为人们将不再束缚于一种职业,能够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把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结合起来,把一种活动和另一种活动结合起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事情正向这方面发展。
完善的自动化将会创造出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因而会把现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大量时间腾出来。这样就有很多可能一面从事物质生产方面的工作,一面从事艺术、科学、教育等等方面的活动。这种现象现在就已经出现。
古代人的包罗万象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比较低的科学发展水平上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也分得愈来愈细,因而专业也增多和分细了。在这种情况下,包罗万象就变成了浅尝辄止。可是科学进一步的发展和科学在今天的继续分细,又发展了科学综合的趋势。对包罗万象的知识的需要又在新的基础上增长起来。
个人全面发展决不是说要人变成一个万能博士,而是说要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以便能够不仅从事物质生产方面的活动,而且从事精神生产方面的活动。自然,劳动变更的规律,职能的变动,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会同样有效地从事任何部门的劳动。(摘自加克〔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