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在重庆大阳沟菜市场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18
第8版()
专栏:

  在重庆大阳沟菜市场里
  李素
到过重庆的人,都知道大阳沟菜市场。这是重庆最大最老的菜市场之一。这里货色齐全,蔬菜、干菜、水果、鲜花等应有尽有,还有许多便利顾客的经济小吃店。但是在我这重庆人的印象里,过去却是个不愉快的地方:烂鱼陈菜的气味弥漫着,苍蝇嗡嗡地飞来飞去,下雨天,地下的烂稀泥有半脚深;菜场里到处是争吵、叫嚷的声音……。
今天,在我离开重庆好几年后回来再看到大阳沟菜市场时,它的面貌却完全变了——前后门扎起了美丽壮观的牌坊,街顶上搭起了篾棚,地下铺起了石板,路边上陈列着新闻图片,纸牌上张贴着激动人心的标语……特别使人振奋的是几百家小商贩组织起来以后,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和市场内的卫生环境同往年比起来,更是大不相同了!
我去的时候,正是热闹的早市。菜市场内挤满了人。拄着拐杖的老头子,老太婆,携儿带女的家庭主妇,系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都挎着篮子,到这里来买菜。一个带着孩子的年青妇女正在买鲜菜,她一面把中意的拣到秤盘里去,一面又把差一些的从秤盘里挑出来。这样挑挑选选,要在过去,营业员早就会扳着脸说:“你要不买就算了!”但是今天,那个营业员却反而帮助她挑。临去时,他们互相微笑点头道别,孩子也摇着小手说:“叔叔,再见!”
许多人走来走去走累了,便到群众服务台去休息。群众服务台是大跃进以来,菜市场的工作人员开动脑筋为顾客着想的创举。五个群众服务台分布在市场内的空隙处。顾客们送给它一个美号,“雅座”。“雅座”的陈设很简单,只有几张长木椅供顾客憩坐;但是那带着红臂章的服务员对人却是殷勤而又亲切的。老年人或者孕妇来休息,他便问他们要不要他帮忙买菜。菜买好了以后,他又问他们要不要他帮忙送回家去。我去的时候,正看见一个顾客抱着一个老南瓜请服务员刨皮,原来这里还可以代买主加工,如像切菜、掐菜、刨瓜等等。菜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市场还经常派人们去访问病人、产妇、残废人等,了解他们的需要,把东西给他们送上门去。
菜市场内收拾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亮堂堂的,木板洗得白生生的,苍蝇也几乎绝迹了。这是市场内卫生管理委员会的功绩。有专人做清扫工作,营业员们也不断收拾着自己的小摊子。卖水产的营业员正细心地在清理那制成一格一格的石盆,把脏水舀出去,把清水灌进来。那里面缩着头的小乌龟和蜷成一团的螺蛳怡然自得地蠕动,显然它们也很满意这干净爽利的处境。
十点钟,菜市场的顾客逐渐稀少了。营业员们便卷起袖子,拿起扫帚,开始了定期的冲洗和清扫。明丽的阳光从篾棚上透射进来,照得四处闪闪发亮,显得菜市场的面貌更加光彩,更加有生气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