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书记上前线 生产大高涨 岭西矿领导干部长期深入基层十四个月月月全面完成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19
第3版()
专栏:

  书记上前线 生产大高涨
岭西矿领导干部长期深入基层十四个月月月全面完成计划
本报讯 黑龙江双鸭山岭西煤矿的领导干部,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随时解决职工群众在思想上、生产上、生活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使领导方法更加生动活泼,从而使全矿生产经常轰轰烈烈、不断跃进。从去年8月以来,这个矿已经连续十四个月全面地完成了国家计划。今年,迄至10月上旬,已生产原煤一百零一万吨,完成全年计划的87%。
这个矿的党委紧紧抓住了改进作风,深入实际,加强队组领导的这一关键。三位党委书记有两名书记带领各部部长长期在队组工作。
为了保证全矿干部有充足的时间深入生产第一线,矿党委首先减少了会议。过去一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使干部没有时间深入生产第一线。精简会议之后,每次都做到了会前有准备。会议虽然减少了,但整个工作却做到了月月有计划,事事有安排,件件有着落,月中有检查,月末有总结。这样就保证了干部有充足的时间深入生产第一线。
在深入生产第一线中,他们摸索到了抓先进,抓薄弱环节,加强对落后队组的领导,帮助落后队组掀起赶先进的热潮,是实现大面积丰产的有效途径。这个矿的三十余名干部,分别深入到各生产队组中去,他们在深入中采取了“参、观、问、听、商、联”的方法(即参加生产,观察生产情况,经常询问、了解每个队的情况,听取工人意见,不断改进作风,克服缺点,有问题同群众商量解决,建立联系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矿党委书记施国良和副矿长赵同利在深入七井时,发现各采煤队(组)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挪溜子时间长,工序衔接不上,不能三班出煤,因而产量上不来。但是全矿的采煤标兵——连续八个月月产万吨的六二○采煤队,却能为下班准备条件,班班出煤。针对这一情况,矿党委就在全矿掀起了一个“学六二○,赶六二○”的高潮。
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大抓先进,大抓薄弱环节的结果,使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赶先进,群众劲上加劲,全面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不断跃进。由于领导干部大抓薄弱环节,许多长期落后的队组,一跃成为先进。六一二掘进队在领导帮助下,切实解决问题以后,已经由原来月进三十米上升到七十米以上。(附图片)
重庆中梁山煤矿领导干部深入现场和工人一起跟班劳动。这是北井总支书记何玉清(右)和掘进工人一起研究问题。 新华社记者 刘诗临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