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先进到底吃亏不吃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0
第4版()
专栏:

  先进到底吃亏不吃亏?
  斗门公社用算细账的办法,说明先进来自党的领导和国家支援;先进单位产量逐年提高,社员收入逐步增多,“吃亏”论毫无根据。
本报讯 中共浙江绍兴县斗门公社党委在组织生产队以上干部学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的基础上,用摆事实、讲道理、算细账、联系实际的方法,有力地批判了少数干部存在的“先进吃亏”的错误论调,使全体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
由于国家大力支援和发挥了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去年三江生产队和其他队一样,无论水稻、番薯等农作物均获得了大丰收。为了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这个队出售了一部分超产粮。从这开始,他们就说什么“先进吃亏”、“落后便宜”。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思想实质就是一部分富裕中农对社会主义革命动摇的思想反映,为了保卫党的总路线,必须和这种论调开展不调和的斗争。会上以摆事实、讲道理、算细账的办法,首先帮助三江生产队回忆对比了解放十年来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三江生产队地处三江海口,土质碱性瘠薄,常受潮水侵袭。解放前,平均水稻亩产只有二百零二斤,社员每年口粮只有二百斤上下,绝大部分农民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解放后,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走互助合作和人民公社的道路,从而保证产量年年提高:1955年平均亩产五百六十五斤,1957年七百九十六斤,到大跃进的1958年达一千零十三斤。由于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也随着不断增加:1956年每户平均二百七十七元,1958年不包括供给部分,每户达四百一十五元,今年除了实行粮食供给制以外,预计每户社员可分现金六百三十五元。
接着,大家以三江生产队为什么变化这样快,先进从哪里来为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总路线和大跃进的正确和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铁的事实证明:要不是党领导农民从政治上彻底翻身和千方百计大力领导农民发展生产,三江生产队的社员用再大的努力也不可能使产量年年增加,生活也不可能年年提高;要不是党的总路线,三江生产队也就不可能有去年的全面大跃进。大家还具体帮助三江队算了几笔大账:十年来,国家给三江生产队的贷款达三万九千多元。这些贷款都是用在刀口上,帮助他们发展了生产。解放以前,三江生产队根本无力整修年年闹灾的海塘,因而大片田地动不动就要遭到潮水冲击。解放后,有八个区的一万五千多个民工帮助他们抢修了海塘,这样就保证了近十年来海塘年年太平无事。由于该队过去各方面都处于较落后状态,几年来,上级党委经常派干部到该队发动群众、领导生产。特别是公社化以后,三江生产队原来分散在三个区五个乡的土地,全部进行了调整。由于远田变近田,土地连成片,就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投入了生产。根据公社全面发展经济的要求,三江生产队仅蔬菜种植面积就扩大了一倍以上,今年蔬菜总收入达七万五千元,平均每户分到二百二十元;最近收番薯时,三江生产队劳力不足,公社又从各方面调动了大批劳力来支援他们。今年国家还供应给他们三万九千多斤化学肥料。
“先进到底吃亏不吃亏?”在辩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三江生产队的产量逐年提高,社员的收入也逐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先进吃亏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再说,因为产量高,把多余的超产粮卖给国家,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很大的贡献,更不能算是吃亏。自1957年来,三江生产队由于产量高,接连被评为县和省的先进单位,仅受到的物质奖励就有抽水机一部、打稻机两部、喷雾器两架、深耕犁一张、双轮双铧犁一张、万能加工机一部。这不仅对社员精神上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对发展生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讨论中,跃进生产队的干部对所谓“先进吃亏”的问题,联系自己的领导思想和本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检查。在大跃进的1958年,该队由于干劲足,因而全年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七百多斤。但是,今年以来,由于少数干部也曾经一度产生了所谓“先进吃亏”的思想,在他们的影响下,部分群众也缺乏强烈的争上游的雄心大志,干劲始终鼓不高,这样,今年早稻平均产量就比去年有所降低,晚稻生长也比其他队差。他们深深体会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是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对自己也有着直接利益。
通过辩论,全体干部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大家表示坚决和一切软弱无力的消极落后情绪决裂,以更大的干劲带领群众勇往直前,争取更大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