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驳“先进吃亏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0
第4版()
专栏:

  驳“先进吃亏论”
  本报评论员
在我国,到处都响着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千百万支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大军,英姿焕发地向着伟大的目标你追我赶地奔驰起来。哪里前锋的红旗举得高,哪里就出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局面。这是党的总路线的伟大胜利。
正当绝大多数人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猛追先进、争当先进的时候,在极少的地区和极少数人中间,却出现了一种什么“先进吃亏论”。所谓“先进吃亏”也者,内容大致如下:“先进了,工作任务重,太紧张”、“先进了,要多卖余粮”、“先进了,参观取经的人多,要耽误生产”、“先进了,样样工作要带头”……如此等等。
“工作任务重”“紧张”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毫无疑问是大好事。这正是多、快、好、省的具体表现。生活比较富裕的人,满足于安逸的“小康”的生活的人,才会把任务多、进度快看成可怕的事情;而生活比较贫困、迫切要求进一步改善生活的人们,总是把任务多、进度快看作可喜的事情。对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来说,松松散散,慢慢腾腾,让贫困长期缠着自己,才是最可怕的紧张局面。先进单位更多更快地增加生产,更快地提高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怎能说是“吃亏”呢?
“多卖余粮”,就是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有更多的支援,使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得更多更好。反过来,国家和工业对农民和农业就能有更多的支援。对公社、生产队和社员来说,多卖余粮可以直接增加资金、增加收入,更说不上“吃亏”。
帮助别人,事事带头,也是对社会、对本单位、对人对己都大大有利的。刘少奇同志曾经说:“在任何时代,在任何生产部门中,总是有少数比较先进的生产者,他们采用着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着比较先进的生产定额。随后,就有愈来愈多的生产者学会了他们的技术,达到了他们的定额,直至最后,原来是少数先进分子的生产水平,就成为全社会的生产水平,社会生产就提高了。……因此,先进生产者是人类经济生活向前发展的先驱,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先驱。”(1956年4月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所作的祝词)作为“先驱”,责任当然要比一般和后进大一些、重一些。最大的责任,就是要带动和帮助一般和后进也达到先进的水平。即使因此而花费了自己一些时间,但比起使一般和后进达到先进水平而给整体、国家、社会带来的好处,那点“损失”只不过是九牛之一毛,微不足道。而且,在“带”和“帮”的过程中,先进的也并非一无所获,因为一般和后进之中也可能有先进的因素存在,只要先进的不自满不骄傲,还是可以从一般和后进的生产、工作中学到东西的。这样的事实,到处都存在。陕西省的植棉能手张秋香毫无保留地帮助薛俊秀提高务棉技术,又虚心向薛俊秀学到棉花迟打顶促使棉桃个多个大的新措施,就是其中之一例。
“先进吃亏论”者认为吃了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在作怪(这种个人主义有时表现为本位主义)。如果他们不放弃自己渺小的打算,他们倒真要吃亏。这也是有事实为证的。请看这段报道:浙江黄岩县澄江公社的下曹生产队,由于去年增产,多卖了四万斤余粮,就认为“吃亏”了,就不听党的话,不接受先进技术措施,结果今年早稻单位产量比去年减少6%,上半年分配中,社员每户收入减少二十元。对比以后,支部书记掉下眼泪检讨说:“我怕先进‘吃亏’,上不相信党的领导,下不相信群众的觉悟,先进经验不学习,生产干劲不足,真正吃了大亏。”(见10月10日本报第四版)“先进吃亏论”者,醒过来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