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王崇伦不断革新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1
第2版()
专栏:

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
王崇伦不断革新技术
新华社鞍山20日电 将要出席全国“群英会”的著名的生产革新者王崇伦,最近又同工人一起实现了两项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两倍半到五倍。由于他和全体职工不断地发扬了革新精神,他所在的鞍钢青年工具车间,已经在18日早晨提前十三天多完成了10月份生产计划,实现了他们提出的向全国“群英会”献礼的保证。
王崇伦从今年1月开始担任青年工具车间的第一副主任。虽然行政工作很繁重,但是在党支部领导下,他经常深入现场,同工人一起研究和革新技术,不断地改进生产。今年1月到8月,全车间每月都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并且月月被评为先进车间。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伟大号召鼓舞下,8月下旬以来,他和职工们更进一步鼓足革命干劲,提前七天全面超额完成了9月份计划。
全车间职工为了向全国“群英会”献礼,10月初提出提前五天完成全月计划的战斗口号。王崇伦亲自带领干部和工人去第三炼钢厂学习技术表演赛的经验,回来后就在全车间迅速掀起了一个技术表演赛的高潮。经过十几天的技术表演,全车间就出现技术革新五十六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原来生产较差的铣工组工人,在技术表演中改进操作方法,加大进刀量和加快机床转数,在表演的第一天就提高生产效率二点二倍。从那时以来,铣工组的工人天天都能超额完成计划。锻工组工人在表演中改进锻造方法,制造了“一胎双孔锻造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选矿上用的滚珠粒,比过去采用的“一胎一孔锻造法”提高效率一倍以上。车工组工人魏春易在表演中制造了一种新工具,使加工台车架的效率提高两倍,并且解决了过去加工这种部件经常损坏钻头的关键问题。
王崇伦在这十几天来的技术表演中,一方面积极加强行政管理工作,一方面继续深入现场同工人一起革新技术。9月底和10月初,他到现场去帮助一些生产较差的小组改进工作,发现铣床组工人铣扳管用的牙板的效率太低,就同铣工崔成福等人在床子上研究起来,决定做一个能多卡活的胎具,并且亲自划了草图。接着,他就同工人一起到废铁堆里找旧材料,当天晚上又同工人一起加工制造。经过三个晚上的加工和试验,效果很好,铣牙板的效率提高了两倍半到三倍。后来,他又同划线工孟庆林等人一起,革新了加工台车的卡具,效率提高五倍以上。
王崇伦经常到现场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积极支持工人们的技术革新。车工高成山要改进一个钻眼的胎具,已经有了改进的方案,但是缺少一台小马达;同时,按照方案,要把马达安在铁板上,技术上也有困难。王崇伦知道这一情况后,就亲自走遍车间给高成山找马达,并且帮助研究安装马达的方法。结果,高成山这项革新终于实现了。为了鼓舞工人革新技术的热情,王崇伦经常亲自敲锣打鼓地给工人送光荣花、编快板和大鼓书,亲自到现场演唱,来表扬那些技术革新的积极人物。
从今年1月到9月,王崇伦已经实现了九件技术革新,提高效率一倍到十五倍。同时,在党支部领导下,他在工作中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使工具车间今年以来不但月月提前超额完成产量计划,而且出色地完成质量和成本的计划,做到了安全生产。由于他不断地高举技术革新的红旗,不久前被选为出席全国“群英会”的代表,再次去北京接受党和人民所给予的荣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