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喜看跃进新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1
第3版()
专栏:

喜看跃进新高潮
本报记者 孙世恺
天刚眼咋黑,爆豆似的锣鼓声传进了北京永定机械厂。长辛店通信工厂的团委书记带领一群提前跨入1960年生产的英雄,高举战表来挑战。一场“兵对兵、将对将”的飞跨1960年的比武竞赛展开了。在上千人的热烈掌声中,两厂著名的高产优质英雄刘雅君和石俊玉会了面。她俩称姐唤妹,当场叫阵比武,提前跨进1963年生产的刘雅君决心大战三个月,三天干完五天活;石俊玉也拿出她一个月完成五个月活的干劲,要奋战四季度。……
从国庆节后上班开门红这天起,“追小石,赶雅君,大战红十月,誓夺高产跨过1960年”,这个响亮的战斗口号,在永定机械厂里震荡起来了。两个月来的大跃进高潮从此进入新的阶段。当我访问这个工厂时,看见到处是生气勃勃、热气腾腾。厂门口矗立的“跨进1960年的英雄”榜和标兵台上添了成批的新人,各车间各工段的日标兵牌上天天更换新的纪录。工厂广播员不断地播出令人振奋的消息:一车间喷漆组一马当先,全组跨过60年,在第四季度决心完成61年的工作量;十一车间明确战斗方向,大抓生产管理,10月上旬获得满堂红。截至10月初的统计,全厂跨进1960年生产的青年工人猛增到六百多名。
谁也没有想到进厂刚一年的徒工石俊玉,跑在大家的前面。正是党的号召鼓舞了所有人。去年的大跃进又锤炼了所有的人。石俊玉这个年纪才十六岁的小姑娘,有一颗火热的跃进心。5月间,当厂部交下来赶制矿山设备皮带运输机的生产任务时,她看到工段里完不成定额,心里可急坏了。她想:去年大跃进时,一进厂就看到老师傅们发挥敢想敢干的风格,天天创造新纪录。今年的活落到自己肩上就完不成任务,多丢人。再想到党的号召和鼓励,便打消了自卑心理,浑身充满了干劲。在一次技术表演会上,她看到周焕玉师傅用定位刻度的先进操作方法加工轴承座,每班生产比自己多两倍。这下子可使她的心里开窍了。她想,要生产翻番,首先要巧干,一定得虚心学习、掌握师傅们的先进经验。回去后她马上进行试验,生产效率猛翻了一番多,第二、三天的产量又继续增加,完成了生产定额262%,上了工段的标兵台。后来,在刘雪梅师傅的帮助下,她试验成功了手摇进刀、自动退刀的办法,生产效率又猛翻了一番。接着,许多车间出现了“赶小石高产小组”、“青年火箭跨小石队”,全厂很快卷入热火朝天的竞赛里。
10月前后,汹涌澎湃的竞赛运动进入新的高峰。由个人飞跃,迅速推向全组、全班、全车间的集体跨进60年的大飞跃。各车间工人大算生产细账,制订“飞跨60年”的跃进计划。这时,在车间内外,到处都可看到工人下班后,三五成群的找出派工单,拿着算盘在计算每个人全年的实际工作量,看是否能提前完成今年全年的定额?还差多少才能跨进60年?
工人们自动组成了许多“三帮”互助小组,展开快手帮慢手、老手帮新手、熟手帮生手的活动。章玉明生产小组一算账,发现六个徒工的工作量还没跨进1960年。这六个青年商量一下就组成了“三帮”火箭小组。全组生产效率最差的王维成上班干活时,前班许多工友下班都不肯走,帮助他准备图纸、运料,老师傅章玉明帮助改进刀具、卡具,亲手教他强力切削的技术。第二天,王维成做大轴活时,由过去每班车两根一跃提高到六根。这个小伙子也有信心跨进1960年生产了。七车间的“一条龙”竞赛也闹的欢。全车间高产优质标兵杜宏颖小组第一天热处理小轴一百七十五个,第二天上升到二百五十一个,几天后又跃进到三百三十六个小轴,打破了这个车间热处理产量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竞赛的高潮像热浪奔腾。技术革新风起云涌,先进经验遍地开花。许多工人针对生产上的关键问题,纷纷组织巧攻突击队,大闹技术革命围攻生产关键。十一车间职工过国庆节都憋足了干劲想大干一场,偏偏在生产上遇到试制新产品的难关。新产品技术要求严格,必须有专用工具作保证,可是要等工具车间作出工具再生产,非得停工待料个把月不成,这就得眼瞧着影响新产品的总装日期。怎样办呢?车间党支部召开了紧急会议,立刻提出新的战斗口号:“乘9月之胜,攻10月新产品之关。”把生产任务交到小组,放手发动工人想办法。车间里马上由冷冷清清变得热热闹闹。大家谈论来议论去,找出的一条妙计是接受去年大跃进的经验,自己动手大造土工具、土设备。党支部支持群众的建议,掀起了以土洋并举的办法围攻生产关键的热潮。工人们下班也不走,吃过饭又自动回来,大家动脑筋造工具。不到一星期,全车间提出一百五十多项大大小小的技术革新项目。在去年大跃进中试制拖拉机时,用混凝土制成压模而闻名的劳动模范陈文才,这回又大显身手,赶制出油箱压筋工具,把生产效率提高了四倍多。车间主任刘守忠谈起技术革新的事儿,眉毛一扬,手指着窗外“叮叮当当”乱响的现场,笑着说:“群众运动搞起来,全厂的气候就大变,工人们下班时没干完当天的活,你撵都撵不走。现在生产上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怕了,群众就自动找办法去解决,再不是单向领导要办法。”
在去年大跃进时我曾访问过这个工厂,今年又看到这里继续大跃进的好形势。尽管我两次都只住了暂短的几天,但使我深深感到,总路线大跃进一旦深入人心,那就会掀起拍天浪涛,奔腾向前。(附图片)
(苗地插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