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文化革命中的闯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1
第4版()
专栏:

文化革命中的闯将
本报记者 鲍春光
从南京农学院附属兽医院牵出一头头健康牲畜的畜主,喜笑盈盈地夸赞说:“王院长真行,他就是有一手……!”他们夸奖的这个人,名叫王元林,他去年从南京农学院毕业,并当了附属兽医院的副院长。
在畜主心目中这样有名望的一位兽医,解放前还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的文盲,解放以后,在党的培养下,他以七年时间走完别人需要十六年才能走完的学习路程,闯进了文化科学技术的大门,成为一个新型的工农劳动人民知识化的标兵。
解放战争胜利了,王元林在支前部队里随着大军南下,他第一次乘上十轮大卡车,感到像飞一样地向前疾驶,他稀奇得很,心想:“这玩意儿真了不起,做个司机多有意思!”一路上,车一停,他就凑到司机旁边问长问短,他问司机“容易学吗?”司机告诉他要先学原理。可是,学原理是要有文化的。又一次,他和一些同志一起参观拖拉机,他围着这个大铁牛转了几个圈圈,东摸摸,西摸摸,嘴里不断地嘀咕:这个怪物,能抵上多少条牛啊!可是当他打听“是否容易学”的时候,给他的回答仍然是要“文化”。
文化,在王元林说来,却是最缺少的。他生在一个三代要饭的人家,在娘肚里要饭,出生以后,被背在娘背上还是要饭,一直要到参加革命。他参加革命工作时,才十四岁,那时候,他认为会打枪,就是最有本领的人,他看见一个背枪的人,就跟住人家转来转去的看,后来参加农民剧团,他还是很爱玩手枪。可是,现在,用手枪却不能开动拖拉机。他想起胜利前夕,敬爱的毛主席曾经讲过:“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既然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这样重要,那就学吧!王元林下了这个决心后,就积极学习方块字。在党支部蔡家驹同志的具体帮助下,到1951年,他已经识了不少字,并在同年,考进了工农速成中学。
一天学校门没有进过的王元林,虽然在文工团里识了一些字,但要应付学校的学习任务,还是困难很多的。在克服这些困难中,王元林创造了一整套的学习方法。
他首先碰到的困难是:识的字不够用。这时候,他见到字,就像饿汉见食一样见到一个字就学一个字。这样学法很不好记忆,也不知道这些字的用处,后来他想了一个分类的识字方法,一学一大串。他看到日用生活用品时,就把衣服、鞋子、牙刷、牙膏、被子、帐子……等一气学完。在吃饭时,就学碗、盘、盆、菜之类的字。吃饭用嘴,他就练习写牙齿、嚼、吞、咽等字。在劳动的时候,他就学习扫地、插秧、耘草等字,做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学了一个时候以后,他学会了不少字,在这个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把字音相同的字放在一块学,如成、呈、陈、沉……,不但学会认,并且还弄清它的意思和用法。
王元林学算术,比学语文还要困难,在学小数点时,他经常把位置弄错,怎样弄懂这个道理?他用各种方法比划着。有一次他把两只手合在一起,然后又把两手错开,几次以后,他若有所悟地说,道理原来在这里。大拇指和大拇指合在一起,就等于两个大拇指,如果大拇指和食指合在一起,就不等于两个大拇指了,只能等于一个大拇指和一个食指。从此,他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
三年学习,要求王元林能达到高中毕业水平,去考大学。除了学习,他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还兼任班长。这么多的功课和这么多的工作,他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有时候,他感到一个个向他冲过来的困难,简直像大山一样,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基础差,工作忙,王元林只有少休息少睡觉,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学习。每天熄灯很久以后,王元林才进宿舍;早晨天还没亮,他又起来了,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曾经问过自己:“这样多的困难,我能学好吗?”但他听到工厂里隆隆响动的马达声时,他又很快地对自己说:社会主义建设在等待着我们,我一定要学好。他把难以对付的公式经常写在手心里,一有空就念几遍。宿舍熄灯了,王元林在床上还在背功课,遇有记不得的地方,他就偷偷地到厕所里的电灯光下去看书。
在工农速成中学的三年,近似文盲的王元林学完了一般学生学习十二年的功课,最后他以平均三分以上的成绩告别了速成中学。
王元林从速中毕业后,考进了高等文化学府——南京农学院,第一个选择了畜牧兽医系。
王元林做大学生的第一天,困难就紧紧地跟着他,高等物理、有机化学……都是那样“玄”的东西,尤其是学习拉丁文一场大风浪,差点儿没把王元林打晕掉;但做一个兽医,一定要学会拉丁文。
第一次上拉丁文课的时候,同学们读得一条声,王元林却连嘴巴也不知该怎样动。先生讲的,王元林连头也摸不到,什么二合音、音量、动词变化等等,从来就没听过。他紧张得有些晕眩,台上讲课的先生好像成了外国人。两节课讲了二十个小标题,先生问“懂不懂?”“懂!”“快不快?”“不快!”下边答成一条声。同学们那种轻松的神情,更加使王元林害怕。王元林没有上过敌人的法庭,但他老在想:“在敌人法庭上也许不会比现在更难受!”这天还是穿棉袄的寒天,王元林在课堂上却把内衣汗湿了。一个疑问老在纠缠着他:“我能学好拉丁文?”
自习时,王元林想了很多。他想到总支书记经常勉励他的话:“共产党员是硬骨头,共产党员永远也不怕困难!”他还想起在对敌斗争时期,那样困难,对胜利也没失掉信心……“真不像话!”王元林开始责备自己了。“在生死关头都没被敌人吓倒过,拉丁文又不吃人,怎么就害怕起来呢!要学不好拉丁文,党不是白培养我这么多年吗!”他拿起书本就去找助教。
助教是个小青年。他笑嘻嘻地对王元林说:“我正想去找你。听说你学拉丁文特别费劲,领导上刚才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帮助你学好拉丁文。”于是王元林就在助教个别辅导下从头学起。这一天,两人都出了一身汗,助教喉咙教哑了,王元林也学哑了。从那以后,王元林除正课时间以外,走路念,上厕所也念,睡在床上还想着拉丁文。同宿舍的人常问他:“你睡着了嘴里怎么还在叽叽咕咕的?”原来王元林在梦中还在读生字呢!经过四十天突击,王元林战胜了拉丁文:考试时得了最优秀的成绩:“五分”!
这几年的学习生活,王元林练出了许多克服困难的本领,不论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出一套对付的方法。大学生听课,要自己记笔记,王元林急得直冒汗,还是记不下来。他才写好一个大题目,教师又讲了一大段。晚上要复习功课,王元林翻开笔记本,上面只有几个断断续续地不成意思的句子。他开始克服这个困难时,一有空就请同学读报、念书,他在旁边练习记录。后来他想,大家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经常麻烦别人总不是长久之计。有一次他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播音器在传送天气预报,他丢掉了烦恼,迅速拿出纸和笔就记录起来,每天如此。开始时,他练习记录广播两次的预报,记得一字不差以后,他又要求自己记录广播一次的预报。天气预报能够全文记录以后,他又练习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新闻。半个多月以后,王元林的手练熟了,教师讲到那里,他就记到那里。王元林对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就到实际中间求解决。教师讲“横卧倒马法”,讲了许多时,王元林跑到牲口旁边摸摸看看,五分钟就弄懂了。教师讲人工授精讲了二十多个钟头,学生们还不知如何操作,王元林自己参加做一次,再听老师讲课,理解很快。课堂上讲了什么器官在什么位置,什么骨头什么形状,课后他就到解剖室去,照着挂图解剖死马死猪。他还常到兽医院去看病畜,分析病历。这样既增加了实际知识,又便于理解和记忆书本知识。
在学习上,王元林不知道闯过了多少关,遇到了多少困难,从他的学业成绩看,他是一位在困难面前的常胜将军。在大学的四年里,王元林的学习成绩是逐步上升的。第一年有些功课不及格,第二年消灭了不及格,第三年全部良好,第四年更上升到优良,成为全班公认的优秀毕业生。
王元林去年从大学毕业,但这并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起点。来到兽医院的这一年,王元林自己紧自己,过得比读大学时还紧张。他常说:“我们党提出十五年内赶过英国不正是为了自己紧自己吗?”一切工作除外,每天他还挤出三个小时来学习。早操、睡觉、甚至连吃饭、洗脸,他都有计划地规定了“时间指标”,不使每一寸宝贵的光阴从身边轻轻溜掉。
人们钦佩王元林的学习精神。也有些人为王元林着急,“连周末礼拜也啃书,太无味了!”个别同志甚至戏谑的叫他“大书包”。
其实,王元林有自己的爱好,他在一天门诊以后,总有一些问题在脑子里盘旋:诊断得对不对?给实习的同学讲错了没有?书上讲的那些东西有哪些当时自己没想到?有些什么东西书上说得不确切或是没说到,需要修正或是补充上去……这种对工作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科学的钻研精神,使王元林感到看书比逛玄武湖、比看电影、比打扑克更迫切需要,更有兴趣。
在兽医院内他还结合生产劳动,结合门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经研究成功的项目有:羊传染性角膜炎,乳牛泰氏焦虫病,羊坏死干菌口炎,快速肥猪法,油剂青霉素及鱼肝油和对深部化浓疮的治疗等。他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为生产服务、为教学服务。哪里家畜生病,他就睡在哪里治疗,科学研究题目也是从生产中提出来的。南京市尧化门人民公社里有一百六十头奶羊发生传染性角膜炎,威胁到生产和羊群安全。就这个问题他就研究羊传染性角膜炎。
他在兽医院内组织了调查组、治疗组、病状观察记录组、细菌培养组、病毒分离组、组织切片等。在研究期间,王元林查看了五十多本有关羊眼病的书籍。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尧化公社的羊病全部治好,他们的研究工作也出色地完成任务。王元林在兽医院由于门诊病畜头次看得多,发现了书本上从未有过的病状与治疗方法,大大充实了书本知识。
在人民公社化后,各地积极开展生猪肥育试验的工作中,王元林进行了十四种猪的肥育试验,推动生猪快速肥育工作。他首先切除甲状腺作肥猪试验,一连进行八十多次,终于成功了,试验猪每天增重二斤,最高增重十二斤。但是他并不满足,他继续进行了切尾、切耳、用牛奶、鱼肝油、鸡蛋白注射甲状腺,颔下腺,腮腺,用多种药粉喂猪进行肥育试验共十四种。其中除耳下腺效果不好外,其他各种都有每天增重二斤及六斤以上的效果。最近各地机关、农场、人民公社、学校等单位以及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先后纷纷来信,要王元林介绍他的肥猪方法。
王元林不但钻研业务,而且也爱学习政治。他读党史时,脑子里马上就映现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壮丽情景,忆起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读了“平凡人的伟大创造”一书后,知道了我国巧匠鲁班、神医华佗、天文学家张衡的动人事迹,也了解了罗蒙诺索夫、米丘林、爱迪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从书本里,王元林的眼界开阔了,知识丰富了,看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有趣故事,并且得到了不少有益的教训。
王元林这样勤奋的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五年内使自己成为一个又红又专的优秀兽医专家,他要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也像他攻克文化堡垒那样迈步前进。(附图片)
苗地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