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面貌一新的波兰西部地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1
第5版()
专栏:

面貌一新的波兰西部地区
波兰 兹·维切萨尼 斯·马尔科夫斯基
1945年,西部边界濒临奥得河和尼斯河的那些地区回到波兰怀抱。这片土地过去属于波兰,但是曾被德意志帝国所占领。只是由于希特勒匪帮的崩溃以及苏军和波兰军队1945年解放了这些地区,这些地区才得以同波兰其余领土合并。
这些地区的面积约近十万一千平方公里,包括下列各省:奥尔兹丁省、科沙林省、什切青省、兹洛纳—格拉省、弗罗茨瓦夫省和奥波尔省。这些地方的总称叫做西部地区或是收复地区。这个名称在目前仅只具有地理意义和历史意义,因为西部地区已经同波兰其余部分组成一个牢固的巨大的经济整体,很难找出而且有时甚至不可能找出过去的边界线。在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下,西部地区同波兰其余领土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牢牢地结合成一个机体。波兰人民认为,这是以往十五年中他们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建立了新的工业体系
西德复仇主义者(修改边界主义者)违背事实,硬说波兰政权不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他们要求把奥得河和尼斯河以东的土地同波兰分开,他们的这种企图得到美国帝国主义集团的暗中支持。
由于经济的恢复,西部地区今天在生产和人口方面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在这些地区里,建立了与波兰社会主义和平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工业体系。下面列举的事实就可以证明这个工业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意义。
西部地区1958年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32%,煤炭开采量占29%,褐煤开采量占96%,焦炭产量占51%,硫酸产量占52%。农产品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粮食——29.5%,甜菜——36.2%。猪和牲畜头数分别占总头数的25%和26%。
西部地区现有人口七百五十万以上(占波兰总人口25.5%以上)。
在战争结束时期,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是十分悲惨的。例如,在战争时期,平均有45%的城市建筑遭到破坏(某些城市甚至有80%到90%的建筑遭到破坏)。农村建筑物大约有20%到30%遭到破坏。工业建筑物的损失达40%。在西部地区的土地上,猪只剩下战前总数的4%,牛只剩下8%,马只剩下10%。
尽管受到很大的破坏,波兰仍决定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发展西部地区的计划。这个计划提出了这些地区主要经济发展的前景,改变了它们在欧洲经济中的作用。
如果说这些地区在德意志帝国的经济中只起着次要的作用,那么现在它们正在成长为拥有日益发展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地区。
工业生产比战前增80%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不仅要恢复现有的工厂,此外,还要从根本上改造旧有企业,大规模建设新企业。
这里可以举出许多新建的巨大的化学工厂,例如,维祖夫的硫酸工厂、肯杰仁的氮工厂和兹洛纳—格拉的人造纤维工厂。关于机器制造工业方面,在腊戚博日建立了金属加工车床工厂,在尼斯建立了汽车车厢工厂。只是在战后几年才开始在下西里西亚发展铜的开采和加工工业,那里建立了新的矿井和铜厂。
应该强调指出波兰地质工作者巨大的成就。在战后时期,他们不仅找到了战时失落的、关于以前曾发现的矿藏的文件,而且还发现了许多德国统治时期不曾知道的地下宝藏。在图罗朔夫,地质勘察工作所发现的褐煤蕴藏量超过十一亿吨,在兹洛纳—格拉省也发现了巨大的褐煤产地。在格洛古夫城郊发现了产量很大的新铜矿。除铜以外,在这些矿中还有许多伴生金属,特别是银。
目前,西部地区的发电量大约比战前增加二倍。
冶金和机器制造工业部门生产的大多数产品在数量上都超过了战前水平。此外,在这个地区还建立了一些崭新的生产部门,如收音机生产部门。现在,西部地区的钢产量比战前增加了50%。金属加工机床和木材加工机床比战前增加了七倍,铁路车厢增加到二十倍以上。
西部地区的化学工业是在地方原料(矿产和炼焦厂的煤炭半成品)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后这里生产了许多新产品。
总的说来,现在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比战前约增加80%。
如果把现在和战前主要产品生产水平按西部地区人口平均加以比较,那么工业的成就还要显著。下表可表明按人口平均计算工业增长的情形:
名称 计算单位 产量 增长百分比
1936年 1957年
煤 公斤 2930 3750 127.9
电力 度 438 890 203.2
钢 公斤 50.6 158 312.2
硫酸 公斤 8.8 35.9 407.9
水泥 公斤 166 191 289.3
由于西部地区工业的恢复和扩大,现在,工业和手工业工人在每一千居民中所占的比例比战前增加了26%。在德国统治时期,工厂规模小和手工业性质是这些地区工业的特点。波兰使这个地区发生了真正的变化,生产集中了,大工厂显著地增加了。
十二年粮食增三倍半
在这里也要指出农业方面的重大成就。不错,农业成就不如工业成就,但是必须看到,从1945年以来,这里开垦了大约三百八十万公顷荒地。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排干了维斯杜拉河三角洲朱拉夫地区的十二万公顷土地的积水,这片土地曾被撤退的希特勒军队放水淹没而荒芜起来。
1958年同1946年比较,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倍半,马铃薯增加了一倍半,菜籽增加了十倍。牲畜头数增加得还要快:1958年同1945年比较,牛增加了将近六倍,猪增加了十四倍左右,羊增加到四十倍左右。
虽然在波兰的总面积中,西北部的七个省只占33.9%,但是今天它们在农业生产的某些部门已起着先进的作用,特别是在最贵重的作物——小麦和甜菜生产方面。现在,西部地区小麦作物的面积比战前增加了50%。每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年年都有增加,最近三年增加得更快。
西部地区大多数农产品的商品生产要比波兰其他地区高。尽管西部地区在农业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为30.6%,但是1958年西部地区在收购粮食方面所占的比重为40%。
战前,奥得—尼斯河以东地区的农产品找不到路途很近的商品销售市场。现在情况不同了,西部地区的农业同波兰其他地区的经济结成了一个整体。西部地区多余的农产品在波兰中部的工业中心和城市中心找到了就近的直接消费者。
在研究波兰这一地区的成就时,不能忽视海运事业的发展。波兰的港口:格丁琴尼亚、格但斯克和什切青的吞吐量在战后时期一直在增长。1957年,格但斯克载运了六百万吨以上,什切青载运了将近七百五十万吨。
造船工业原先毫无根基,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三个大的造船厂——格但斯克造船厂、格丁琴尼亚“巴黎公社”造船厂、什切青“瓦尔斯基”造船厂正在建造现代化的远洋船只。我们造船厂的生产水平在1958年为十四万六千总登记吨数,这使波兰居世界第十二位。波兰造船厂制造的船只输给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阿联、印度尼西亚、巴西、阿尔巴尼亚、土耳其和其他国家。
广阔的发展前途
由于西部地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恢复,以及工业生产的增长,现在有可能拨出越来越多的资金来发展至今还很不发达的部门。
以住房建设为例,1957—1958年这一期间共建造十二万间以上的住房,而1950—1955年平均每年只建造三万五千至三万七千间房。
西部地区的高等学校得到了飞跃的发展。1939年西部地区只有两所高等学校,而1958年已增至二十一所,其中有五所医科大学、四所综合技术学校、三所高等经济学校、两所高等农业学校和两所高等师范学校。单是在弗罗茨瓦夫就有八所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为一万五千人,而1939年还不到三千人。
1961—1965年的五年计划的初步指示,规定进一步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规定在西部地区要有将近七十个工业企业投入生产,要修建五十万间住房,现在的五年计划规定建造二十七万七千间住房。
必须指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取得成就,是有两个基本因素的。第一、西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改变,西部地区从德意志帝国的一个外省而变成复兴的波兰国家的组成部分,同波兰的中部地区密无间隙地联系起来。
第二、党和人民国家的计划工作集中大笔资金复兴和开展西部地区,为西部地区创造比在德国资本家和地主统治时期要广阔得多的发展前途。
波兰不可分割的领土
波兰西部地区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国际意义。现在,波兰西部地区是世界公众的注意中心。苏联提出缔结对德和约问题和围绕德国统一问题的辩论,使得波兰的奥得—尼斯河分界线成为重要问题之一。西德修改边界主义集团倾其全力加紧宣传,想破坏波兰对西部地区的权利。但是,波兰对西部地区的权利是有历史根据的,此外,波兰人民战后在西部地区所进行的一切工作,也证实了波兰对西部地区的权利。
承认奥得—尼斯河边界是举世迫切的事情。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阵营所有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采取坚定的立场,捍卫我们的土地,反对修改疆界,并且在国际会议讨论中主张承认波兰的奥得、尼斯和波罗的海的疆界,认为这是和平的疆界。基于这种观点,波兰才得以开发这些土地,完成西部地区同波兰其他部分的完全合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