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从“祖国万岁”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1
第8版()
专栏:听乐札记

从“祖国万岁”谈起
李凌
最近听了好些新创作的大合唱曲,从我个人来说,比较喜欢“祖国万岁”(时乐蒙作)。这不完全由于它描写了近百年来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问题在于它所选取的是什么样的音乐语言,怎样创造音乐形象,和采用怎样的手法。
选择新鲜的适合表现题材的音乐语言是很重要的。生根于群众音乐和民间音乐之中,并不是群众歌曲的仿制,或民间歌曲的重复,单求顺口,不注意特点特色的陈词滥调,很难获得更好的效果。历来大多数音乐家,都是从民间音乐宝库中吸取滋养,并且是善于选择,和消化这些宝贵的养料,通过自己的心灵,创作出新异的有生命的东西。
按理说,“祖国万岁”的第一乐章的词意,概括了六七十年的重大革命事件,从鸦片战争起到辛亥革命,都顺序地提了一下,这在音乐形象的处理上会碰到许多困难。作者不去按句按节用音,而把它以大轮廓的叙事体来歌唱是比较好的。同时,作者选取了带悲剧性的,亲切而又有特色的陕西民歌风的碗碗腔的音乐语言作为基调,来表现人民在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统治下的痛苦生活,并且把它深化,发展这些音调,使它具有深沉的抗击力量来刻划对各次革命的怀念,因而全章虽长,听起来还是比较亲切、协调、连贯。其中太平军起义一段,情感特别深厚。
关于连贯性和统一性问题,在音乐上说来特别重要。诗人作词,通过文字,这一小段描写这个,那一小段刻绘那个,说起来虽然也不够理想,但还是能够了解的,而在音乐中,四句一换,三句一转,音调和节奏就不能不随着发生变化,在一段乐曲中,过多地应用这种短暂转变的手法,就容易损害了它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近来有些新作的大合唱,对这些问题注意得不够;好些歌曲,每每随词换歌,这两句写的是这个意思,那两句表现的又是另一个意思,主题过杂,头绪纷繁。这不仅如刘勰在“熔裁”篇中所指出:“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容易零碎不统一,而且影响到歌情的深入和充分发挥。听觉艺术是时间艺术,一闪就过去了,除非经过安排,而对比特别强烈,要是变换过多,印象很难深刻。我想,如果碰到词意复杂,诗句的段落又多的情形时,倒不如集中几个意趣,把它铺宽(歌词重复,音乐拉开),像冼星海的“保卫黄河”、贝多芬的“欢乐颂”,或亨德尔的“哈里路亚”那样,把情感唱尽会更好一些。
听众对第二乐章慢乐段的“青格朗朗的流水哟蓝格英英的天”特别喜爱,歌声一出现,立刻就把人带到作品的意境里面去了。这段音乐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效果,一方面恐怕是在这个乐章的前面,响亮急激的乐段不少,其中插入一节抒情深厚的曲调,显得特别清新亲切,而同时,作者采用老牧人的侧面回忆,有情有景,细致地诉述对党对毛主席的敬爱,要比正面歌颂易于取胜。
本来时乐蒙同志是善于采用优美的音乐语言来雕刻各种音乐形象的,即使在最急剧雄壮的歌曲中,如“英雄战胜大渡河”中的“万里风雪盖高原”和“二郎山”等,也能处理得很好,可惜在这部大合唱中这样诗情词句的安排不多,而削弱了它的表现力和对比性。
第三乐章的胜利气息,和人民的欢快的心情,是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的。特别是“舞曲”后面的乐段,宽阔、壮丽、颂歌的气势磅礴,相当感人。这主要是由于作者亲身经历了无数艰巨伟大的战斗生活,以及对革命建设有着坚定的信心,从而发出如此深厚、雄浑、乐观的心声。
对于“祖国万岁”的第三乐章,如果再进一步要求的话,我觉得音乐的安排、情调的对比还有可以研究的地方。作曲者对这一乐章的安排和处理是费过心思的,在“万岁,万岁”之后就转入三拍子的“舞曲”,它的优点是通俗,活泼,流畅,作为一首群众性的舞曲,来表现天安门前广大人民的欢腾鼓舞的心情是很好的。但是还略嫌不够鲜明,情趣不如前一乐章的“牧歌”那么新颖。并且完全运用合唱,重复多次(原来作者是想采用领唱,我相信这样会好一些),就有些显得沉长、拖沓。
其次,这首舞曲本身也是比较热烈、欢腾、明亮的,虽然经过转调,曲调和拍子都作了变化,但前后的对比还不够突出,反而和后面的壮丽、雄伟的音乐连成一片,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小小的弱点。我想经过了最近的整理,一定会使这些弱点克服过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