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争取创造六十万公里无大修新纪录 苏长福决心再跃进 汽车部队司机纷纷学习苏长福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2
第2版()
专栏:

争取创造六十万公里无大修新纪录
苏长福决心再跃进
汽车部队司机纷纷学习苏长福经验
据新华社20日讯 创造行车五十万公里无大修全国最高纪录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汽车驾驶员苏长福,在“群英会”前夕表示,响应党的增产节约号召,跃进再跃进,争取到1960年安全、节约六十万公里无大修。
苏长福从1951年7月驾驶吉斯——一五零型汽车起,行驶了五十多万公里,既没有发生事故,也没有经过大修。八年来,他完成了一百六十八万多吨公里的运输任务,并节约轮胎二十三套,汽油五千八百多公斤,上缴利润十八万元。他多次出席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并获得兵团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和“特级劳动模范”的称号。1958年,苏联里哈乔夫汽车制造厂,为了表彰他创造吉斯——一五零型汽车延长大修间隔里程的新纪录,授给他荣誉证书和奖品。
苏长福能够创造出这样优异成绩,是他在党的教育下,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了热情。他常说:“不爱护车,不仅不能发挥它的效能,而且会使它损坏以至缩短寿命,这对国家是一个损失。”他八年如一日,每天都坚持保养制度,不仅做到出车、停车或回队检查,途中每隔三、五十里都检查一次。他的两耳随时都注意机件的响声,遇有音障,不论在雪地上或戈壁滩,都要爬到车底检查,那怕是一个螺丝松了也要拧紧再走。他说:“车子如衣服,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他在空车行驶时,用绳子将车箱与大梁捆紧,防止车箱震动。载重车停下时,他用木棒将车子后部顶起。装车时,他一向在旁照应,指导工人把货装匀。车子修理时,他都跟着车子和修理工一起干,熟悉机件,便于保养。因此他驾驶的汽车车身至今油漆如新,发动机和底盘两大系的机器都很好,随车工具完整无缺,全车连一个小螺丝也不缺。
苏长福非常遵守交通规则。他每次出车,都像战士上战场一样,时时刻刻警惕事故,在驾驶室里他随时注意行人、车马,从不开“迷糊车”,自己觉得有些疲倦赶快停下来,休息一下再走。他说,事故的发生常常是因为疏忽大意,违犯了交通规则。路上他还总是“宁停一分,不抢一秒”,主动让车,从不抢先。八年来他没有发生大小事故。有人说:“常在河边站,那会不湿鞋”,他批判了这些人的看法,他说:车辆和物资是人民的财产,人民交给自己是信任自己,自己要负责到底,决不能因疏忽大意而造成损失。
在工作中,苏长福是一个接受任务从不讲价钱、遇到困难以身作则的人。去年大炼钢铁时,他在天山山区运矿石、焦炭,经常是早晨四时起床,翻越四千米高的冰坡陡壁,深夜才回来,看到帐篷住满了人,自己宁愿睡在露天。他所运的物资都完好无损,从未发生过遗失和损伤。
据新华社20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许多汽车运输部队,纷纷学习苏长福的先进经验,延长汽车大修间隔里程,节约油料、轮胎,保证安全行车,力争提前和超额完成今年的运输任务。
北京地区某汽车部队最近掀起了一个学苏长福、赶苏长福、力争新成绩的热潮。驾驶员们以苏长福为榜样订出跃进计划,加强了车辆的保养工作。过去干部动手少,现在干部带头修车,每次出车也都亲自检查。有些过去只管开车,不注意保养的驾驶员,也都一有空就检修。许多车辆做到了铁无锈、木无泥,杜绝了事故,大大延长了车辆使用年限,并在提前完成三万四千多公里的运输任务中,节约油料六百多公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