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水到渠成——新乐县口头人民公社的诞生和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3
第3版()
专栏:

水到渠成
——新乐县口头人民公社的诞生和发展
本报记者 金凤
从河北省新乐县西境群山环抱的山沟里,一股股细小的清澈的泉水在跳跃、在奔迸;它变成粗大的水柱,活泼欢快地奔跑着,撞击着,急急忙忙冲出山口,倾泻成一片浩荡的急流,在山谷中发出隆隆的回响。这就是郜河。它弯弯曲曲流过新乐县境,流入沙河,流入潴龙河,流入大清河,流入海河,一直奔流到浩瀚无边的大海中去!
在它的发源地,在这南北长五十里、东西宽五十三里的深山区里,疏疏落落地散布着一百五十五个村庄。在这些小小的山村里所发生的故事,也正汇集到去年在中国广阔的地面上所发生的巨大的变革中去,汇集奔流到历史的浩荡的激流中去!
水在奔流
在这统称口头山区的地方,1952年就开始成立初级社,1955年底全区建立了七十九个高级社,人民贫困的生活初步得到改善。但在这一百多万亩的地面上,只有六万一千多亩耕地(90%还是山坡梯田和河岸沙滩田),居住着六千六百多户人家。面对着几百个光秃荒凉的山头和几百道深沟,面对着每年的春旱、秋涝和水土流失,这七十九个小集体的力量还是显得单薄!1957年冬和1958年春,这里和全国各地一样,吹响了大跃进的号角。山区人民英勇顽强地治山治水,发展多种经济,向群山发起了全面的攻势。就在这一场和自然的大规模的搏斗中,他们分明地感到那几十户、几百户的小集体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远远不足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一百四十四户的西黄安高级社和九十六户的丁家庄高级社毗邻而居,土地交错。1957年冬、1958年春大兴水利的时候,西黄安要修一个二十亩水面大,能蓄一万方水的水库。按技术员设计的高度修坝,水库要淹没丁家庄的两亩地。照西黄安的想法;“大兴水利嘛,就占你们一、两亩地,还不能通融通融!”丁家庄的说法是:“修水库是你们得利,干吗要白占俺庄两亩地?”没办法,西黄安的水库大坝只好修改设计,比原来的标准低了两米。这一来,淹不到丁家庄的地了,可是水库容的水也就少了。1958年2月,西黄安的水库修好,接着要修渠道,不巧渠道又要占丁庄家的两亩地。丁家庄还是不同意。没奈何,西黄安的渠道只好不修。就这样,本来能浇七八十亩的水库,只能浇二十多亩。西黄安高级社的主任赵继清不胜懊丧地说:“咱们的家业还是小点。家业再要大点,一规划就办成啦。看如今这作难!”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把社往大处办的愿望。
这样的纠纷并不仅仅在西黄安和丁家庄发生。
两岭口高级社和桑叶沟高级社隔着一道山岭,两村的人各在山的一边放羊、割草。一天,两岭口的羊吃了桑叶沟的“禁山”(禁止牧放、封山育林的地方),桑叶沟就把两岭口羊群领队的头羊扣留了。两边的人吵了起来。结果,两岭口罚了九百斤大米,羊在桑叶沟扣了三个月,花了三元钱才赎回。
在高级社的时代,各有各的山头,各有各的牧场和林带,矛盾就是如此尖锐,挡住了生产大发展的道路!
生活在前进着,在大声要求着自己的权利。山区正在向前发展的生产力,处处感到这小则一、二十户,多则二、三百户的小集体的束缚。它急于想踢开这些绊脚石,痛痛快快地从深山奔流到大海中去……
水到渠成
人多力量大,群众早就有这体会。早在1956年,这里就有两个联村社。秦台、南北岗底、霍家庄是一个。他们又搞农业,又搞副业,生产发展得快。秦台在1955年粮食亩产九十斤,是缺粮村,国家要供应粮食三万斤。1956年转为联村社以后,粮食每亩增到一百四十斤,自给有余。1957年亩产一百五十四斤,卖余粮七万一千斤(而在全区,这一年还要国家供应二百三十六万多斤!)。在山区的七十多个高级社中,这个联村社最早(在1957年)置买了锅驼机和胶轮车。周围村子的社员们以怎样羡慕的眼光来看着联村社的锅驼机都都都往上抽水,来打量联村社的大骡子大马拉着胶轮车在大道上飞奔!另一个联村社——两岭口、范家庄和高家峪、草泊头,他们的生产也发展得很快。他们的羊群有二千多头,在这山区数得上头一份。范家庄的柿子多,往年常常来不及收摘,很多烂在地里。成立联村社后,一到收柿子,两岭口、高家峪和草泊头的劳力都去支援他们,很快就收了。
丁家庄的枣树也很多。一到收枣,人手不够,很多枣子白白烂在地上。丁家庄的支部副书记丁福鸣不由得羡慕地说:“俺们要成立大社,收入保证能增加。”因修水库和渠道不断和丁家庄闹矛盾的西黄安支部书记杨振宽,也不断和丁家庄支部书记丁善继唠哆:“咱们干脆成立联村社吧。”
社要往大里办,看来这不仅仅是干部的要求,一般社员们的心思也都很明确了。8月份,人们从报纸上看到河南成立人民公社的消息,又看到敬爱的毛主席说“人民公社好!”这样一来,他们在这半年来暗中摸索、日夜找寻着的一条路,如今豁然开朗,亮堂堂地出现在面前。对,成立人民公社!七十九个高级社的社员,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到乡里、县里申请去了。
这就是口头山区的社员经历着自己的道路,找到了他们迫切需要的公社的经过。难道它的产生不正是合乎天理,顺乎人情,大势所趋吗?这也正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啊!
初放曙光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口头人民公社成立一年来的事实,也正是显示出千千万万公社的优越性。
公社统一调整了各个队(原农业社)之间的插花地。西黄安给了丁家庄三亩多地,换了丁家庄那四亩靠近水库和渠道的水浇地。丁家庄支部书记丁善继再不斤斤计较了,笑呵呵地说:“如今都成了一家子了,怎么也好办。”渠道也修通了,可以扩浇七八十亩地。今年春天,西黄安又动工把水库上那原先不够设计标准的大坝加高两米,丁家庄还派来了二十名劳力,协作修了两天,如今水库内的水盛得满满的,西黄安原来用井水浇的五百亩地也都自流灌溉了。
公社又统一安排了劳力和资源。在霍家庄引起争吵的云母矿如今由西口头、秦台等五个村联合开采。就在过去人们互相推来挤去的坑洞内,如今五个村的社员一起出工,一起开采。全公社今年1至8月开采了云母、重晶、蛭石、石英等五千九百七十三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1%。
在山坡上,在泉水傍,再也看不到各村的羊工在互相争吵了。公社全面规划了牧区、林带和羊道,采取轮流禁山的办法。一年来羊群发展到二万四千九百零二只,比去年增加68%。造林六万七千亩,等于公社化前1957年造林的七倍。
公社又统一组织社员,在崇山峻岭间修了六条简易公路,总长一百三十五里。口头直通县城、长八十多里的公路铺了石碴,加宽三尺,每天有客车和货车来回。寺背沟的社员初次见到大卡车到他们那深山沟来拉矿石,高兴地说:“没有公社,咱一辈子也见不到汽车!”
摆脱了小集体束缚的公社,就如脱缰之马,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纵情飞奔,有谁能衡量它那无穷无尽的青春的力量呢?这个山区历史上是缺粮区,一直到1957年国家每年要供应这里二、三百万斤粮食。去年大跃进,又成立了公社,粮食总产量从1957年的九百三十五万多斤跃增到1958年的一千三百七十八万斤,一年增产47%。从此不仅不要国家供应,去年给国家交公粮售余粮一百九十五万多斤。社员还储备了二十三万斤粮食。今年虽则遭了雹灾,粮食总产量仍能达到一千八百多万斤,比去年增产40%左右。
多种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今年1至8月共发展了六百一十三项,总产值三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比公社化前的1957年全区农副业总产值增加一倍多。目前公社范围内共有三百二十八个畜牧群,二百六十八个养猪场,十一个千兔村,五个千羊队,还有万鸡山、良种试养场和鱼苗场等。平均每户有三头猪、四只羊、八只鸡、九只兔、十棵葡萄、一百二十棵果树。走进这个公社,只见碧绿的山坡上牛马羊成群,家家肥猪满栏,小白兔到处奔跑,清清的池塘和水库内鱼群在嬉戏追逐,真是一番丰盛景色。一年来,公社和各个生产队用多种经济的收入,购买了十四台锅驼机、五台煤气机、一台云母粉碎机、一百十八辆胶轮大车、一百七十多匹骡马。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员的生活,也起了极大变化。拿社员个人存款来说,今年1至8月即存了五十四万九千五百零四元,比去年一年的存款还增加了80%,比公社化前的1957年存款增加十倍多。从公社供销部所销售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看,也可以看出社员生活的变化!
公社化后一年(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共销售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二百十三万元,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加了20%,等于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量的一倍多。其中生活资料公社化后一年销售一百三十万元,也等于1957年的一倍。
有几种比较高级的消费品的供应量的变化更大,列举如下:
公社化后一年内:棉、线毯销售三千六百六十五条;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一百八十五条;
毛、绒衣裤销售九千零八十四件;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四百九十二件;
自行车销售六十辆;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二十八辆;
酒销售一千五百一十七担;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四百八十三担;
糖销售二百七十七担;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一百七十九担;
烟销售四万三千零七十条;公社化前1957年销售二万八千七百四十三条。
秦台贫农张满屯1955年前糠菜半年粮,1956年粮食自给,1957年头一年卖了余粮,先买了双胶鞋,又买上顶蚊帐,冬天头一次生上煤火,秋后还存了一百元。1958年公社化后,他日子过得更红火,五十二岁的张老汉置上了小皮袄,还花二十元镶了镶牙。如今,他家里养着两头大母猪,光繁殖小猪就收入一百多元。再加上社的工分,一家生活富足有余。像这样的社员,口头公社多得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