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沿着由土到洋的道路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4
第3版()
专栏:

沿着由土到洋的道路前进
中共济源县漭河钢铁厂委员会
我们济源县漭河钢铁厂的全体职工,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认真执行了“土洋并举”“由土到洋”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大抓技术革命,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9个半月来,月月突破指标,日日记录添码,产量、质量双双跃进。截至9月30日,共产生铁一万四千多吨,提前三个月,完成了国家分配的全年产铁一万二千五百吨计划的112%。其中92%都合乎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目前正在生产的三十五座土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是一立方米容积一昼夜产铁一点七吨,真个是:“炉炉日产超一吨,块块生铁都优质。”成本在六百元的基础上已下降到目前的一百九十元,九个月来已获净利四十多万元。通过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既炼了铁,也炼了人;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发展了地方工业,还推动了农业生产,巩固了人民公社。大办钢铁以前,济源机械厂因缺乏钢材设备只能生产和修配小件农具;大办钢铁以后,仅在夏收夏种季节里,就供应农民镰刀、锄头和修配各种农具达十三万件,已经出厂的锅驼机、水轮机、离心式水泵、小钢磨等产品,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这些事实,充分驳倒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所谓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是“得不偿失”、“小土群失败了”等谬论。
认真执行“土洋并举”“由土到洋”方针,是漭河钢铁厂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早在去年的今天,党发出“全民办钢铁”伟大号召,那时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就摇着头,指手划脚的说:“嘿!农民会炼铁,怪事!”不久,铁的事实,回击了他们,农民不仅会炼铁,而且赚了钱。当然不是没有困难,而是看你对待困难的态度。就从炉型的革新说起吧!漭河钢铁厂当时仅有的一些高炉,还是早在五百年以前人们用来烧铸犁面的古老炉型,容积只有零点三立方米。这种炉出铁水时须用人力扛抬倾斜炉体,费劳力,不安全。于是,厂党委提出了“大搞炉型革新,保证高产优质”的号召。冶炼车间炉前工王明升首先积极响应。但是,当他和别的技术员研究时,对方却给予失望的回答:“犁炉火性歹,能学不能改”,一些抱老皇历的人更趁此说起风凉话:“炼铁铸犁面,技术不简单,除过郑、史、段(三个炼铁老师),都是门外汉。”据此情况,厂党委一方面加强了对广大职工的政治思想领导,并以“犁面炉能否自动流铁水”为题,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鸣放辩论。通过辩论,统一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犁面炉的秘密终于揭破了。他们用比例增减的办法,把炉墙加厚到五尺,炉肚直径放大为三尺二寸。头天建炉,二天点火,三天头上一炉通红的铁水直倾而出,产量由四百斤骤增至一千斤,两千斤,三千斤……,最后竟突破了万斤大关。这一喜讯轰动了全厂各个角落,原来那些认为“犁炉火性歹、能学不能改”的人,在铁的事实面前,也不得不低头赞许:“肚大吃多产量高,墙厚保温出好铁,建炉容易不花钱,技术简单寿命长。”
随着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和炉型革新的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广大职工的信心,他们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两条腿走路”“土洋并举”方针的重要性。但对如何由土到洋认识仍不一致,一种人主张,要由土到洋就该扔掉“小土群”大搞“大洋群”。另一种人则认为“大”和“小”,“土”和“洋”,是比较出来的。他们说:“犁面炉和大肚炉比,大肚炉是大的;大肚炉若再与十三立方米小高炉比,显然又成小的了;可是十三立方米小高炉再与几百立方米高炉比也就显得小了。”因而他们主张不能隔断历史看问题,必须是“由小到大,由土到洋,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在现有技术设备水平上由“土”变“洋”,否则会造成“洋”不成、“土”不就。厂党委大大支持了后一种认识和作法,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炉型的号召。终于在3月份,二车间首先吹响了由土变洋的号角,在大肚炉基础上,把土高炉建炉容易产量高和洋高炉设备完善质量好的优点,巧妙的揉合在一起,又建成了日产合格铁平均三吨以上半土半洋的炉子。从此延续五百年历史的古老犁面炉,历经五步十二改,济源式土洋结合的简易高炉诞生了。
全面的大搞群众性的技术革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也是漭河钢铁厂取得上述成就的一条重要原因。随着省委钢铁工业会议布局定点指示的贯彻实施,为了支援农业生产,漭河钢铁厂先后动员了几千名劳力转到农业战线上去,人员大减,设备未增。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信心不足。当时,厂党委认真坚持了政治挂帅,加强了对广大职工的思想领导,从党内到党外,由干部到群众,通过从正面讲解技术革命的重要意义,扭转了部分人所认为的“人员减少应添设备,设备不增应减任务”的消极情绪。并提出“向漭水要动力,向漭水要钢铁”的口号,把广大职工实干、苦干的精神引导到巧干上来。一号高炉炉长史德莲说:“不怕人员少,只怕干劲小,技术大革命,一人顶十人”。原一车间技术股长苗思会说:“漭水能浇地、能发电、能磨面、轧花,为什么不能帮助我们炼铁呢?”他决心立奇功,解决炼铁的动力问题。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制成了一个木制水轮机,见水即毁。这时一些抱“老皇历”的人又说起了风凉话:“黄鼠狼要能拉磨谁还买驴,苗思会要能制成水轮机,那天津、上海的水轮机工厂可该关门哩!”苗思会虽然很生气,但他并没有灰心,相反,他那不屈不挠的斗志更加坚强,终于经过三个不眠之夜,六次试验,一个可顶两个十马力锅驼机的水轮机制成了。一年来全厂有三分之一的高炉是用水力鼓风,不仅克服了动力不足的困难,而且节约了十几部锅驼机,一千二百吨煤炭,几千斤机油和一千二百多个劳力,总值五万多元。一年的时间,全厂共改制创造各种工具一百二十多种,四千八百多件,工效普遍提高一至五倍,有80%以上的职工都参加了这一伟大的技术革命运动。从而使全厂迅速地实现了开矿爆破、高空索道运矿、运输车子、车子轨道胶轮、鼓风水力电气、拣炭筛子、粉碎半机械、炉型大肚、操作技术、炊具半机械等十化。这些都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多产铁,产好铁,降低成本起着巨大作用。
与此同时,厂党委始终坚持了对广大职工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增产节约、勤俭办厂的教育。采取以机定炉、以炉定产、以产定消耗、超产奖励的办法。以炉组、矿坑为单位建立生产技术、成本核算、料物保管等九大员,使工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工厂管理;干部采取了以轮流下放、跟班生产办法参加劳动,使广大职工始终保持了精神愉快,工作积极,情绪高涨,干劲冲天。一年来他们就利用工隙时间在炼过铁矿渣中拣焦炭一千八百吨,拾碎铁二百六十吨,交回旧工具四千多件,总值二十二万多元,群众高兴的说:“拣炭拾铁,增产节约,瓜儿不离秧,工人厂是家”。通过长期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远景规划的教育,使每个工人都开阔了眼界,认清了前途,从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上起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工人都在住室周围栽了果树,绿化环境,喂猪养鸡,种菜,粉刷墙壁,以备将来采果乘凉,改善生活。职工们都满意的说:“我们在厂干到白头到老也不想回家了”。
漭河钢铁厂的全体职工,近日又学习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文献,人人克服右倾,个个再鼓干劲,9月份铁的产量比8月份提高了40%多,他们决心为超产四千吨完成全年产铁计划,继续遵循着“土洋并举”“由土到洋”的康庄大道乘胜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