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归宁的京剧之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0-28
第8版()
专栏:

归宁的京剧之花
梅兰芳
有人认为北京人听戏,爱听京戏,尤其偏爱北京的京戏,我看是不尽然的。国庆日,我在北京日报上写过一篇短文,曾谈到北京观众爱好戏曲,从元朝到现在几百年中,各种形式的戏曲,都在这里得到很高的评价,凡是赏心悦耳的好戏,北京观众是一视同仁,无不欢迎的。当然,京戏是综合各种地方戏,在北京成长发展起来的,因此观众对京戏更热爱些,更关心些,而要求也更严格些,那也是有的。外地的京剧团到首都来,就好像出嫁的姑娘回娘家一样,观众与演员之间,别有一种亲切的滋味。云南省京剧演出团旅京演出,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云南省京剧演出团,据说是几个剧团里选拔出来的尖子,文武昆乱俱备,还包括各种流派,其中大部分演员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曾经和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密切合作过,这个团是在尖锐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当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旧雨新知,衔杯畅叙,无怪乎大家都喜上眉梢,分外高兴。
在一次招待文艺界的晚会中,他们演出了五个精采节目,我因为先参加另一个宴会,入场时,戏已演过一半,隔座的同志告诉我,前面金素秋演的“醉酒”,腰腿功夫好,扮相美。“醉韦”是战宛城中的一节,裘世戎去典韦,工架、气度都不逊于乃兄裘盛戎,可见家学渊源。关鹔鹴的“盗仙草”,是照田汉同志写的“白蛇传”演的,高拨子唱得响亮痛快,出手眼明手快,干净利落。我听了这些话,后悔来迟一步。我现在谈谈看到的“伯牙碎琴”“水淹七军”。
“伯牙碎琴”又名“马鞍山”,是传统剧目。徐敏初饰俞伯牙,他是言派老生,能够继承菊朋先生的艺术特点,在出字、收音、行腔、换气方面都从大处落墨,不沾沾于一腔一调的侧媚纤巧;散板更妙。谭学专家陈彦衡先生曾经有几句名言:“慢板难于紧,快板难于稳,散板难于准。”徐敏初的散板称得起准而不“散”。另外,可以看出这个剧本是当年菊朋整理过的,无论在文字上、音节上都能刻划出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知音难再的深厚感情。
关戏是徽班的优秀传统,讲究工架、神威。当年米喜子、程长庚诸前辈都在这里显过身手,至今戏曲同行还津津乐道。这晚刘奎官演的“水淹七军”,也宗的是徽派,手、眼、身法、步都有准地方,这类关戏的创造,是和庙宇塑像、绘画有密切关系的,刘奎官的亮相就使人有雕塑感。他和我都是甲午年生人,同年同月,今天能够在首都聚首一堂,并且彼此都还不老,都还能登台演戏,真是幸福,我想借用“打渔杀家”中倪荣对萧恩的一句话:“老英雄”送给他。我记得当年看他演“通天犀”的青面虎,那种矫健腾跃的功夫,现在还历历如在目前。听说他的“通天犀”是向著名武二花范宝亭先生学习的,不但扎实灵活,并且准确美观,可见一个演员,既要有深厚的功底,还要有很好的师承,在这种基础上创造发展,才能蒸蒸日上,与年俱进。
云南京剧演出团里青年演员的功夫都不错,这和老先生们的艺术指导是分不开的。但我希望团内的青年同志们,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与北京戏曲界交流一些经验,这样会更有助于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