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力争上游——时代的特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3
第2版()
专栏:

力争上游——时代的特征
本报记者 连云山
以我国伟大的工人阶级和它的先锋队为前导,以美好的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六亿多人民正迈开雄壮的步伐,高速度向前进。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的特征,每一个历史时代都产生无数先进和英雄人物。现在是社会主义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产生了更多更多的英雄人物。
这几天,在首都宏伟的人民大会堂里,来自全国的六千五百多位英雄报告着他们的事迹,讲述着他们的思想风格,表示着他们的决心。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十年冠军,九居高峰;大连造船厂车工詹水晶在制造精密度极高的机件中,十二年来一直优质高产,无一废品;天津化工厂车间主任刘宝忠十年来连续提出了重大革新建议六十项,给国家创造了财富近千万元,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市和全国劳动模范;本溪阜新露天煤矿青年掘进队,连续五十三个月超额高产,保持了满堂红。……每一个先进生产者的事迹都可以写成一本内容充实生动感人的书,因此,要想把他们的事迹一一列举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特征,这就是力争上游,永无止境。这是群英会的特征,也是我们时代的特征。
在群英会上六千多位代表中间,我碰到了吉林四平街的一位工人,他是保持着全国油脂工业先进生产者红旗的“李川江榨油法”创始人李川江同志,他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他在油脂生产上力争上游的精神。过去每百斤大豆只能出油八斤左右,这是古老相传的标准,从来没有人超过。李川江从小在油坊工作,练出了一套准确测量大豆水分和含油量的本领。解放后,随着阶级觉悟的提高,李川江便把这个技术教给大伙,出油普遍上升到十斤,追上了机械化生产的标准。1950年全国展开学习赵国有,创造新纪录运动时,李川江琢磨出一个“隔行不隔理”的意思来,他下决心在榨油上也来创造新纪录,他研究了天暖出油多,天冷出油少的原因,使用了搭火炕暖豆子的方法,出油率再增至十二斤。听说李川江创造了榨油新纪录,大连的一家现代机械榨油厂便带了全套技术人员和仪器来学习。他们采用了李川江的经验,结果每天多出油一万六千斤。1954年李川江出席了全国油脂工业会议,他的榨油法被命名为李川江榨油法在全国推广,成了全国油脂生产中的红旗。李川江榨油法在各地推广后,许多人到吉林来学习,李川江也到外地推广他的经验。在这中间,李川江特别注意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逐步提高出油率。开始提高到十七斤,以后改进了工厂设备,又提高到十九斤。可是他们力争上游是无止境的,现正研究更好利用野生植物榨油的办法。
英雄的李川江,英雄的李川江车间工友们,他们就是这样力争上游,从一个高峰攀登到又一个高峰。然而这仅仅是群英会上大海中之一滴。而且,现实生活是这样:一人先进,大家赶上。先进在被人赶,同时也在赶人。一浪高过一浪,到处在力争上游,这也是我们时代的特征。
在胸前佩着各种奖章的六千多位英雄中,人人都以他从一个顶峰到又一个顶峰的英雄事迹、闪耀着我们时代力争上游的鲜明特征。他们是最勇敢,最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们每攀登一个高度,都是经过踏踏实实的劳动,从而发现了事物的奥秘,创造了英雄业迹。十年来始终保持了先进生产者红旗的齐齐哈尔机床工厂马恒昌小组的事例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小组十年来年年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他们做完了十四年的工作量。从1958年到现在,他们又做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活,现在正加工1970年的东西了。这个小组的代表王连贵同志说:1953年他们组的老工人加工一个中型机器轴,最快速度需要十一个小时。他们学习了苏联高速切削法,把这个活的工作量缩短为八个小时。在操作过程中,工人们发现每一个拨眼,挑扣,开槽等都得停车换刀,浪费时间很多。全组经过了许多努力,帮助关景福创造成功了联合车刀,再不需要每次换刀了,把加工时间又从八个小时缩短到三个半小时,并且利用机械使精密度更高了。现在他们又经过许多改革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两小时五十分钟。十年来,他们一直的踏踏实实,以分秒必计的劳动精神,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十年来,他们创制和革新了四百多种设备,每人都平均学会二十种先进操作法,这才使工时一再缩短,一再提前,永远居于上游。
十年来,马恒昌小组变化很大。原来的组员都已陆续调走,有的成了工厂领导者,有的成为技术领导干部,只有现任组长王连贵同志是唯一同马恒昌一起工作过的人,其他都是新工人。但是,十年来他们小组一直坚持政治学习,坚持了每天开生活检讨会,检查工作态度,互相评比帮助,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应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但他们坚持着做到了。马恒昌当年创造的先进纪录现在看来只等于一个徒工水平,但是因为他们始终高举着马恒昌举起的坚持政治挂帅的红旗,因此尽管过了十年,经历了多少变化,但他们仍然高高地举起先进生产者的红旗,并且色彩更加鲜艳了。
人们要问,是什么东西使他们能够始终力争上游,从一个高峰登向又一个高峰呢?用他们的一句共同语言来回答,这就是:“听党的话,听党的教导”。这是句很普通的话,可是在他们却有着特殊深刻的内容,这就是他们能永远力争上游的思想基础。
然而,像这样的英雄,岂止是出席群英会的六千多位代表,岂止是他们代表着的三十多万个集体和三百六十多万先进生产者,而是有着更多更多的人。这种永远力争上游是伟大的工人阶级的特征,是我们民族蒸蒸日上的特征,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特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