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云南高举小高炉生产低成本红旗 生铁成本降低三分之二 九月份全省平均每吨生铁为一百七十八元八角六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3
第3版()
专栏:

云南高举小高炉生产低成本红旗
生铁成本降低三分之二
九月份全省平均每吨生铁为一百七十八元八角六分
本报昆明2日电 记者黄昌禄报道:云南省小高炉炼铁成本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已经降低到国家规定每吨二百元的指标以下,9月份更降低到平均每吨一百七十八元八角六分,比去年生铁的成本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二,成为全国小高炉大面积降低成本的一面红旗。
云南省的小高炉大部分是在全民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去年10月群众性大炼钢铁的同时,中共云南省委根据土洋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就抓紧建设机械化生产的小高炉。省委组织了有厂长、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炉型造型团,到各炼铁现场选择和确定了适合云南特点的炉型。同时根据各地资源、交通、电力和技术力量等情况,对小高炉的建设地点作了合理的布局,随即组织全省机械工业为小高炉的设备进行配套。由于省委对小高炉的建设抓得早,抓得紧,到今年2月,全省建设的一百多座小高炉都正式投入了生产。
最初由于设备不够完善,技术不熟练,缺乏管理经验等原因,成本是比较高的,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吨生铁成本达二百三十多元。云南各级党委和工业领导部门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降低生铁成本,首先是对小高炉分批进行了技术改造,普遍用卷扬机代替了人工上料,采用鼓风机并联的办法,加大了风量,保全风快料。改进了热风炉和风管的装置,使热风温度稳定在五百度以上。易门铁厂对厂内运输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后,今年节约了两万八千个工,节约工资三万元,使每吨生铁的成本降低了八元。
云南小高炉上的工人绝大部分是去年全民炼钢铁时才走进工人阶级队伍的,他们虽学到一些土法炼铁的技术,但对小高炉却完全陌生。今年年初,云南省委从老的钢铁厂抽调了一批技术力量组成一支高炉开炉队,巡回各地帮助检查开炉前的生产准备,指导上料点火开炉,使开炉就能正常生产。省冶金工业厅和各炼铁厂都开办了短期的技术训练班,并经常组织各炼铁厂互相参观交流经验,制订操作规程,帮助新工人迅速掌握了生产技术,事故逐渐减少,焦比一再降低。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小高炉平均焦比为一点二一三,到9月份已降低到零点九七八,个别小高炉更降低到零点七五二。与此同时,利用系数大大提高,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小高炉平均利用系数为零点七八八,到9月份已提高到一点零一二,个别铁厂高达一点六八。
在建炉不满一年的时间内,各炼铁单位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由于加强了原料的管理,进行了选矿和矿石焙烧,使原矿品位显著提高。昆明第二钢铁厂经过选矿后,原矿品位由57.87%提高到67%。各炼铁单位都吸收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建立了生产、统计和会计的原始纪录,制订了原材料消耗定额,还陆续推行了车间和班组的经济核算,结果大大降低了企业管理费用和原材料的消耗。易门铁厂采取各种措施把焦炭的损耗率降低到10%,仅这一项,可使每吨生铁的成本降低十元。
由于以上的措施,云南全省小高炉炼铁成本逐季逐月降低。到今年第二季度,每吨铁成本已由第一季度的二百三十多元降到一百九十五元八角一分,第三季度降到一百九十五元三角九分,其中9月份为一百七十八元八角六分,已接近全国大、中高炉的生产成本。
小高炉在云南今年钢铁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9月底,全省已提前完成了全年生铁的国家计划,其中小高炉生产的生铁就占71%。生铁质量也很好,10月上半月的合格率达97%以上,昆明第一钢铁厂和易门铁厂的生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因此,云南今年钢产计划,也已提前六十五天完成。从这些事实中,我们看到了去年大跃进中,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产生了何等深远的结果,看到了党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而制订的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的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具有多么磅礴的生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