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以新思想战胜旧思想 用新技术代替旧技术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生产效率猛增七倍多 大连造船厂铜工车间克服劳力不足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4
第1版()
专栏:

以新思想战胜旧思想
用新技术代替旧技术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生产效率猛增七倍多
大连造船厂铜工车间克服劳力不足困难
本报哈尔滨3日电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在技术革命当中,把六台不同的现代化机床,根据生产手用丝锥的机械加工过程,经过改造连成了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生产自动线。这条生产自动线每一台机床加工出来的部件,由履带式的传送机构自动把它送到第二台机床上去,经过六道工序丝锥的机械加工过程就全部完成了。原来需要七个工人,现在两个工人就行了;原来需要七台现代化机床,现在六台就行了;在产量上由原来年产三十三万件猛增到二百七十万件,生产效率提高了七倍多。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在创造生产自动线的过程中,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小厂、旧厂的事,现代化的大工厂,不必也不能再搞什么名堂。工厂党委把思想革命作为技术革命的前提,首先在干部中展开了思想教育,扫清了思想障碍,使参加设计和制造的人员增强了信心。
这条自动线的设计和制造,自始至终采取了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三结合的办法。在创造过程中,工具研究所有二十多名技术人员搬到了工厂,同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这样就使理论与实际、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的更紧,加快了设计和创造的进度。原来设计的切断和冲压是两道工序,经过“三结合”研究以后,改成了一道工序,可比原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九至二十倍,节省了一台机床。
这个自动线的出现,在现代化大型企业里,仅是技术革命的开始。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现在正加紧制造这个手用丝锥的第二期热处理等四道工序的生产自动线,明年第一季度可以投入试生产,进而实现全部自动化。
本报旅大3日电 大连造船厂铜工车间,坚持发动群众,向“七化”进军,迅速地改变了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技术面貌,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了11.1%,解决了继续跃进中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铜工车间原来机械化生产程度很低,手工劳动占车间全部生产的70%,劳动效率提高得很慢。今年铜工车间的生产任务繁重,必须增加七十三名技术工人,才能实现全年的增产节约计划。为了克服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党支部根据解决当前的生产关键和长远技术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七化”——管子喂弯机械化;辅助工种加工机械化、胎具化;劳动组织流水作业化;附件制造标准化;配套产品订货成批化;运输车子胶轮化;安全、卫生制度化,动员全体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接着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就展开了。
过去,这个车间管子大部分由人工热弯,工序繁多,效率低,质量差,劳动条件也非常不好。这次工人自己制造了六台喂管机,最大的可喂六吋大型管子,操作简便,去掉了加热、装砂两道工序,一个人就能操作,效率提高了十五倍。同时群众制作了十多台土设备和几百种胎具,实现了辅助工种加工机械化、胎具化。白铁工人制作了折边机、滚边机和对口焊,在整个工艺生产过程中,机械全部代替了手工;钳工的主要任务是阀门上套和研磨,他们现在制造成功了上套机和正在制作研磨机,效率提高了四倍到五倍;旧物翻新小组过去翻新旧螺丝全用手工加工,大搞机械化以后,白手起家制造了四台土机床,从炊锈到绞丝,全实现了机械化。这样,全车间的机械加工范围由原来只占车间全部生产30%扩大到70%以上,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